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无偿献血小知识

无偿献血小知识

无偿献血知识一、无偿献血科普知识一、何为自愿无偿献血者出于自愿提供自身的血液或血液成分而不收任何报酬的人,称为自愿无偿献血者。

血液一直被视为活力与健康之源,输血更是现代医学治病救人的重要手段。

外伤性失血、产后大出血、严重烧伤、各种血液病和施行大型手术都离不开输血治疗。

在科学技术还不能制造出人造血液的今天,临床用血只能采自健康人体。

献血是以利他主义为基础,由健康人献出少量血液,去挽救他人生命的一种高尚行为,也是人与人之间爱心的交流、相互扶助的文明体现。

二、献血有什么好处对于献血,很多人存在错误观念,认为献血会伤元气,然而实事并非如此。

医学研究发现,一个健康人的总血量约占体重的8%,一个成年人的总血量约为4000~5000毫升。

平时80%的血液在心脏和血管里循环流动着,维持正常生理功能;另外,20%的血液储存在肝、脾等脏器内,一旦失血或剧烈运动时,这些血液就会进入血液循环系统。

一个人1次献血200~400毫升只占总血量的5%~10%,献血后储存的血液马上会补充上来,不会减少循环血容量。

献血后失去的水分和无机物,1到2个小时就会补上;血浆蛋白质,由肝脏合成,一两天内就能得到补充;血小板、白细胞和红细胞也很快就恢复到原来水平。

人体的血液在不断新陈代谢,每时每刻都有许多血细胞衰老、死亡,同时又有大量新生细胞生成,以维持人体新陈代谢的平衡。

献血后,由于造血功能加强,失去的血细胞很快得到补充。

对于一个健康的人来说,定期适量献血对身体不会产生任何影响,而正是给自己了一个“除旧迎新”的机会。

三、健康适龄者坚持科学、适量献血好处有:·其骨髓造血系统不断受到激发,使之保持旺盛的新陈代谢,不断生成新的血细胞,增强免疫力,达到延年益寿的效果。

·可使血液粘稠度明显降低,缓解或预防高粘血症,从而使血液流速加快,脑血流量也随之提高,使人感到身体轻松,头脑清醒,精力充沛。

·能降低血铁含量,减少附在血管壁上的沉积物形成,降低高血压和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

科学报道,体内铁质含量过高的男性,依据科学方法坚持长期献血,还可预防癌症的发生。

·献血救人,可激发人们对他人的友爱和感激之情,使他从中获得温暖,缓解在日常生活中的焦虑,促进心理健康。

四、经常献血:少得心脏病癌症高血脂 (可促进.改善心理健康.可延年益寿),医学研究发现,定期适量献血的人,心脏病发病率比没有献过血的人低86%。

国外学者曾对居住在芬兰东部的2万余名成年人做了调查统计,结果发现,与经常献血者比较,不献血者的心脏病发病率竟要高出2倍之多。

这主要与献血时体内铁质随血液流失有关,因为轻微的铁质不足能够降低心脏病的发病率。

此外,研究还发现,经常定期适量献血的人,癌症的发病率较低。

这主要是由于经常献血,体内产生了大量的年轻血细胞,这些细胞有很强的吞噬、杀灭病毒及毒素的能力,从而能起到防癌的作用。

医学专家指出,白领人士更应当提倡定期献血。

由于生活水平较高,平时运动较少,不少白领的体内堆积了越来越多的脂肪,“血稠”已经成为了他们的健康杀手。

“血稠”使得脂肪一层层的附着在人们的血管壁上,最后导致动脉硬化,血管弹性降低,形成心脑血管病。

通过献血可以减少体内部分粘稠的血液,再通过正常的饮水,补充血容量,血液就被自然稀释,血脂也会随之下降,也就减轻了动脉硬化的隐患。

五、献血不会损伤身体健康科学、适量献血无损身体健康.·从血量上看,每个成人全部血量大约在4800毫升,献血一次为200毫升至400毫升,占总血量的5%—10%。

科学测定,健康人一次失血10%以下不会引起症状。

无数献血者实践证明,健康人适量献血是不会损害健康的。

·从血循环上看:人体约有20%的血液存于肝、脾等器官内,遇有失血,这些储存的血液会迅速补充血容量,在短时间内恢复正常,不会影响正常的血液循环和血压。

·从新陈代谢上看,同任何生物一样,人的血液是不断新陈代谢的。

一般每4个月红细胞要更新一次,献血会刺激造血功能,促进新陈代谢。

六、什么人可以参加献血献血是有一定条件的,医生根据《献血者健康检查标准》来确定是否能献血。

主要条件是:·年龄在18-55周岁,男体重≥50公斤,女体重≥45公斤·血压;12~20/8-12kpa,脉压差:≥4kpa(千帕)血比重筛选;男≥1.052,女≤≥1.050·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25单位·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BbsAg):阴性·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阴性·爱滋病病毒抗体(抗-HIV):阴性·梅毒试验(抗-TP):阴性七、献血的程序和注意事项是什么健康适龄者带身份证或其它有效证件到接受献血处登记,体检初筛合格后就可献血,再次献血时还要带上献血证.注意事项有:·献血前适当休息,保证充足睡眠,清淡饮食,不要空腹献血.把手臂特别是肘部清洗干净。

献血前几天如有发烧,感冒、腹泻等服药的应暂缓献血。

·献血中不要紧张,密切配合医务人员工作。

·献血后压迫针眼数分钟,1-2天内针眼保持清洁,不要做剧烈运动.如针眼周围有些青紫现象,只要热敷几次便可消遁。

可适当增加一些营养,但切勿暴饮暴食,以免影响肠胃功能。

八、成分血的概念及意义1、什么是成分输血?成分输血就是把采集的全血或血浆用不同的方法制成纯度和浓度较高的血液制品,根据病人的临床需要,缺什么成分就补充什么成分。

2、成分输血有哪些好处?﹙1﹚针对病情合理选择,缺什么输什么,提高治疗效果。

如:贫血输红细胞,血小板减少输浓缩血小板、烧伤患者输血浆等。

﹙2﹚减少输血不良反应,提高输血安全性。

因为输入不需要的血液成分不仅是浪费,而且可引发输血不良反应。

﹙3﹚便于保存,使用方便。

不同的血液成分可有不同的保存方式。

长期的新鲜冰冻病毒灭活血浆、冷沉淀可以保存1年;短期的如血小板在22℃震荡箱内保存5天随时可用。

﹙4﹚一血多用,节省血源。

血液来自健康人的无私奉献,是宝贵的资源,将一袋血分成各种成分就可派多种用途,治疗多个患者。

﹙5﹚减少输血传染病:由于血液中一些致病因子多藏在白细胞、冷沉淀和凝血因子等制品中,而不少输血患者并不需要这些成分。

3、成份输血有哪些优点?﹙1﹚浓度高、纯度大、见效快。

﹙2﹚针对性强、不良反应少。

因为只输患者缺乏的成份,从而避免了输入不需要成份所带来的副作用。

﹙3﹚价格低廉。

因为一袋全血可以分出多种成分,供多人使用,做到“一血多用”;另一方面,把多袋血中的同一种成份集中合并,浓度高,疗效好。

做到“多血一用”。

这就使得要输用某一成份时,为达到同一治疗效果,其费用比全血低廉。

4、为什么提倡成分输血?成分血的浓度和纯度高;疗效好,副作用少;可以一血多用节省血液资源。

有些病人,并不是因为全血的缺乏而需要输血,只是缺乏血液中的某种成分。

例如,血小板减少的病人,只需输用血小板就行了,而不需要其他成分。

如输用全血,不仅会造成浪费,有时还很难达到满意的疗效。

反复输用全血,易出现输血反应。

5、什么是机采血小板?就是用血细胞分离机从健康献血者血液循环中一次单纯采集血小板,献血者的其他成分如红细胞、血浆等同时还输给本人的过程。

捐献机采血小板同捐献全血一样,对身体没有影响,而且恢复更快。

健康人体内血小板数量充裕,一般一周左右就再生一次。

机采血小板就是用血细胞分离机从健康献血者血液循环中一次单纯采集血小板,献血者的其他成分如红细胞、血浆等同时还输给本人的过程。

捐献机采血小板同捐献全血一样,对身体没有影响,而且恢复更快。

健康人体内血小板数量充裕,一般一周左右就再生一次。

九、稀有血型的知识1、稀有血型在人群中分布情况?ABO型包括A、B、AB和O型,在汉族的分布比率为3:3:1:3,其中O型很常见。

在中国人群中,苗族是Rh-阴性血比例最多的民族,达百分之十三,新疆维吾尔等少数民族Rh(-)的分布为百分之五;蒙古族人百分之一;汉族人所占的比例极少,仅占千分之三。

如果同时考虑ABO和Rh血型系统,在汉族人群中寻找AB型Rh(-)同型人的机会不到万分之三,十分罕见。

RH血型包括阴性和阳性(凡是人体血液红细胞上有Rh凝集原者,为Rh阳性,反之为阴性)。

其中汉族人阴性占约0.3-0.4%,其余均为RH阳性,因此我们把RH阴性称之为稀有血型(熊猫血)。

2、为什么要检查Rh血型?Rh血型检查在临床上的重要性,仅次于ABO系统而处于第二位。

因为Rh血型不合的输血者有可能危及病人的生命;母子Rh血型不合的妊娠,有可能发生死胎、早产、新生儿溶血症,也就是说Rh阴性妇女怀孕Rh阳性胎儿时,胎儿的红细胞借机会进入母体,也可刺激母体产生Rh抗体,即使第一次输血,也可引起溶血性输血反应。

3、Rh( - )者如何自我保护?那我们这些熊猫血要如何自我保护呢?对于每一个人来说知道他们自己是否是稀有血型这是很重要的。

稀有血型患者必须输注与他们完全一样稀有血型,请您记住这条原则:血液只能同型输注,即A型Rh(-)患者只能输A型Rh(-)血,B型的只能输B型Rh(-)血,假如您生病或手术需要输血时,您一定要将您是Rh(-)血型的情况告知医生,以便医生及早和中心血站联系,组织您所需要的Rh(-)血。

二、无偿献血小常识1、血液是在血管和心脏中不断流动的红色液体。

在正常情况下,一个人体内的血液总量大约为体重的百分之八。

体重五十公斤的成年人,全身大约有4000毫升血液。

2、血液是由有形成分和血浆组成。

其中有形成分有三种,它们分别是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

3、经科学家测定,人体血液中的红细胞寿命约为120天。

4、到1995年,全世界共发现23个红细胞血型系统,其中与输血关系最大的是ABO血型系统。

世界卫生组织1921年把ABO血型系统正式向全世界统一命名为A、B、AB、O四种血型5、《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的开始实施时间是1998年10月1日。

6、《献血法》对献血者的体重有明确规定,其中男性公民体重要达到50公斤,女性公民要达到45公斤。

7、公民献血可献全血或成分血,其中献全血的间隔时间要达到6个月,献成分血(指献血小板)的间隔时间要达到1个月。

8、公民献血时要经过严格的健康检查,包括体格检查和血液检验,只有经过健康检查合格的公民才能献血。

9、最早发现血型的人是奥地利医学家卡尔?兰德斯坦纳。

他的这一发现为输血打开了安全之门,使全世界上亿人的生命获得了新生。

“世界献血者日”就是用他的生日6月14日来确定的。

10、“世界献血者日”是2004年由世界卫生组织、红十字会与红新月会国际联合会、国际献血组织联合会和国际输血协会共同确定的。

11、血液对人体具有四大功能:(1)运输功能,把氧、水分和各种营养物质运送到全身各部分的组织细胞;(2)保持身体酸碱度相对恒定;(3)调节体温;(4)抵御有害物质对人体的侵袭。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