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信息安全、网络安全、网络空间安全
摘要:大数据时代下的信息往往也具备了经济价值,这更加使得很多不法分子
热衷于破坏信息安全、网络安全以及网路空间安全的相关事宜。
本文所探讨的相
关问题也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提出的。
面对当前的外部环境与背景,本文先探讨
了信息安全、网络安全以及网络空间安全之间的联系。
之后对于如何提升信息安全、网络安全以及网络空间安全的安全系数提出了合理化建议。
旨在通过本文的
研究能够让人们更为重视信息时代下信息安全及网络、网络空间安全的相关事宜。
关键词:信息安全安全系数防范
一、三者各自的相关定义
信息安全涉及计算机科学、网络技术、信息安全技术等许多方面。
信息安全
包括的范围很大,从国家政治机密到商业机密和个人信息的安全都属于信息安全
的范畴。
在网络环境下的信息安全包括计算机安全操作系统、安全协议和安全机
制到安全系统,这其中任何一个方面的安全出现漏洞都可以威胁到整个全局。
网络安全概括来讲就是一个系统保护信息和系统资源相应的机密性和完整性
的能力,它使得网络系统的硬件和软件及其系统中的数据受到保障,不被破坏、
更改和泄露,信息系统不中断,保证系统可以连续正常的运行。
网络安全的覆盖
面非常广,从设备、网络结构到硬盘、程序以及其他信息都需要网络安全的保障。
他需要保证信息的真实性、保密性、完整性和安全性。
计算机具有存贮、交互的特性,网络空间安全体现于以电子形式存在再计算
机中的一个虚拟世界,这个虚拟世界影响着我们的现实世界。
二、信息安全、网络安全和网络空间安全之间的联系
2.1网络安全与信息化发展
习总书记指出:安全是发展的前提,发展则是安全的保障,安全和发展要同
步推进。
网络安全和信息安全是一体之两翼,驱动之双轮,必须要统一谋划,统
一推进、统一实施。
这很经典地概括了网络安全和信息安全发展的辩证关系。
目前,在国际上已经发生了多起因网络安全没有同步跟进信息安全而导致重大危害
实践的发生,甚至导致一个政府的垮台。
比如在2007年4月至5月期间,爱沙
尼亚遭受到了全国性的网络攻击,包括爱沙尼亚总统和会议网站、各级政府部门、各级执政党和六大新闻机构中的三家机构、最大的两家银行和多家通讯公司等,
大量网站被迫关闭,造成全国性的恐慌;2010年伊朗核设施遭受“震网”病毒攻击,导致1000多台离心机瘫痪,“震网”病毒攻击物理设施,引起了世界震动;在
2011年社交网络催化的西亚北非“街头革命”,导致多国政府垮塌;2015年12月,乌克兰电力基础设施遭受到恶意代码攻击,导致大面积地区数小时的额电事,造
成社会恐慌。
这些惨痛的教训告诉人们,如果网络安全防护工作没有同步跟进信
息安全,小到企业和个人,大到国家政府主权、国家基础设施和社会生活都将面
临极大的网络风险。
2.2网络空间安全和信息安全
伴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世界范围内侵害个人隐私、侵害产权知识等违法犯罪
经常发生。
网络监听、网络攻击、网络渗透、网络恐怖主义等行为对国家安全构
成了严重的危害,已经成为影响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利益的重大战略问题。
据公安机关相关负责人称,2016年以来,仅涉网的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的案件,已
经多达1800起,涉及犯罪嫌疑人达4200多人。
因此,在2016年12月国办发布
了《国家网络空间安全战略》,提出依法办网,依法治网,使互联网在法治轨道
上健康运行,保护网络空间依法有序流动,保护个人隐私和知识产权不被非法侵犯。
同时,在战略中提到的有关建立实施网络安全审查制度,提高产品服务的安
全性和可控性任务,目的在于在开放的环境下为用户提供安全放心的产品。
网络
空间安全强调公民遵循合法、正当、务必的重要原则,公开收集信息的使用规则、使用信息的目的、范围及方式,这一原则和信息安全的核心内容相互依赖,相互
融合。
三、对信息安全、网络安全、网络空间安全进行保护的对策建议
3.1从技术方面进行保护
技术层面的保护能够最为直接的起到安全保护的作用。
信息安全技术在当前
得到了越来越多人关注,信息泄露所产生的系列问题也是极为严重的。
国内在信
息和网络技术发展的进程中忽视了信息安全的相关问题。
正因如此,在信息技术
和网络技术发展的进程中应当对于技术层面的防护进行多方位考量。
首先,当前
的各大通信运营商需要进行一定的安全技术投入,从运营商层面来加强信息和网
络的安全性能够起到明显效果,此外,当前国内的网络公司众多,很多大型生活
应用类网站,App众多,这就需要网络公司也需要对于安全技术的研发进行一定
投入。
技术层面进行保护也需要各网络公司进行通力合作,在信息安全、网络安
全以及网络空间安全的保护上达成共识。
此外,国家层面也应当对于相关安全防
护技术的研发与推广承担起应有责任。
与网路相关的安全防护技术其科学含量较高,且研发上需要进行大量的资金投入,国内众多网络公司忽视安全技术的研发
与应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这样的行为并不能为企业带来可观收益。
这也就使得国
家需要给予相关网络公司一定的安全技术研发补贴来提升其积极性。
3.2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当前信息频频泄露,网络及网络空间安全性较低都与相关法律法规的不完善
有直接关系。
个人信息买卖这种黑色产业链已经形成,个人信息在网络上被廉价
叫卖更是被诸多媒体所曝光。
这些情况的产生于当前国内相关法律法规的不完善
具有之间联系。
正因如此,对于信息安全、网络安全及网络空间安全进行保护需
要相关法律给予一定的支持与引导。
首先,国家立法部门应当对于信息安全及网
络安全等相关事宜给予充分关注,并通过国家立法的形式对于公民、企业信息的
被保护地位予以肯定。
当前国内法律体系中对于个人信息保护相当漠视,这也使
得很多进行信息倒卖的不法分子违法成本极低。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需要结合当前
国内的信息保护是网络保护实际出发,当前的网络安全问题大多是由于外部恶意
攻击所造成的,相关法律法规应当明确出具体的保护原则,保护方法,并在立法
完善之后进行积极的推广。
3.3加大信息安全、网络安全、网络空间安全的赔偿力度
信息安全、网络安全及网络空间安全问题频发的另一原因是由于当前的赔偿
力度相对较低,现行法律体制下,赔偿的主体以及权责制度都既不明确。
以个人
信息泄露为例,很多公民信息遭到泄露之后往往无法明确出自身的信息是在哪个
环节,通过什么样的渠道泄露出去的。
此外,即使公民能够确定出泄露的渠道与
泄露信息的主体,也无法运用法律武器对于自身的合法权益进行保护。
网络安全
和网络空间安全在受到威胁时也无法对于攻击的主体进行明确。
即使明确了主体,赔偿的问题在处理上也相对棘手。
正是由于非法成本相对较低,很多个体会肆无
忌惮的来对于信息安全和网络安全等进行破坏。
国家及相关部门应当对于赔偿的事宜进行重新考虑,在欧美等发达国家,泄露个人信息或威胁网络安全是一项极为严重的罪名,美国很多企业也曾因为信息泄露而不得不接受天价罚单。
高昂的违法成本使得欧美等国家的信息安全及网络、网络空间安全的安全系数较高。
国内也需要适度提高威胁信息及网络安全的赔偿力度,以此来打击、震慑不法分子威胁信息及网络安全的行为。
结语
总之,在现代社会,信息安全必须注入“网络”元素,在互联网时代的信息安全必须关注网络空间安全的新战略,要以一种全新的视野看待信息安全、网络安全和网络空间安全三者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参考文献:
[1]刘珍怡.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与防护策略[J].电子测试,2016,04:77.
[2]施月伶.论网络安全中计算机信息管理技术的应用[J].现代商贸工业,2016,17:77-78.
[3]邹德均.二次开发功能开发通风网络仿真系统及其应用[J].建井技术,2016,03:3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