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沟通—余世维(摘录)
沟通就是人与人的接触。
【沟通】
沟通其实不是一种本能,而是一种能力,不是生下来就具备的,而是训练出来的。
但也有可能我们具备了这种能力却被压抑住了。
沟通是训练出来的,如果我们常常训练我们自己沟通讲话,面向很多人说话,对我们将来会有很大影响。
沟通是门学问,是人跟人的相处,本来没那么困难,都是我们这文化和氛围里面常常扭曲了很多事情,弄的好像你觉的人跟人沟通很困难,其实不困难,是不正常的扭曲,把我们的想法弄弯了,如果大家都这样想,沟通就简单了。
沟通的基本问题是你的心态对不对,它的基础原理是你有没有关心别人,它的主动要求是你会不会主动支援和主动反馈。
(中国人不是不会讲话,是不太关心别人的事情。
)
沟通的方向:向上,向下,水平。
向上沟通没有胆量,向下沟通没有心情,水平沟通没有肺府,没胆识,没心情,没心胸。
沟通最好的行为是积极,最重要的就是积极的讲话。
【讲话】
讲话要有重点,一个人的注意力只有十分钟,什么事都有他的重点,一定要有一句话讲完的概括。
要善用比喻,举例子让人家听。
讲话的态度有三个,用不好就会出另外两个态度,一个叫侵略,一个叫退缩,大部分的人不愿侵略别人,也不愿意退缩,但碰到对方强势时,会有两个反作用出来,一个是我就要比你更强,吵架,斗嘴都是这样出来的,对方弱,我们就吃他,如果对方更强,我们突然间退缩了,这都是不对的。
一个人太强势的后果是1、别人对你阳奉阴违,表面上服从你。
2、老子不干,另谋高就,一个人过度强势,会引起别人的抱负,厉害的就和你对着搞。
过度侵略的人,别人会处处小心你,会处处提防你,弄的你处处没有朋友。
(中国人喜欢两极化,怕起事来什么都怕,一凶起来就什么事都不怕,都是不对的,中国人缺少一种中庸之道。
)
不是每个人讲话都讲的很清楚,听话的人要很会问。
【听与问】
一个人做事情要比较成功,注意听别人讲话是非常重要的习惯,一个人要擅于思考他人的话,再从他话里找漏洞,然后再和他去辩解。
倾听在前面,问题在后面,一个人在访问的时候要一直问,该听的时候要不断的听。
不断的问,才能把问题搞清楚,不断的听,才知道问题的症结在哪里,一个人在听话和问话的时候,很快就会把问题找到答案。
【公司&其他】
开会时,总经理的话要后讲,多听人家讲话,总经理的话要少讲,最重要的是做结论。
集中精神,下属与你讲话,不要弄别的事,跟部下聊天时放下一切,你的部下一定会认为你是个很好的主管,在用心听他讲话。
做主管不要常常说这是我的经验,应说过去我碰到这样的事情时,我有这种想法,现在说出来给你做个参考,因为经验不见的是正确的。
太安静的公司他的生产力不好,没有意见的公司永远不会有很好的点子,要鼓励冲突,鼓励议见,做主管的要常常站起来说话:各位大家安静了,冲一下,
冲一下。
孩子有议见就应该要讲,没什么是绝对的,要容忍他们,要承认那是一种人性,不要压制别人。
允许手下冒险,给别人尝试的机会这是一种鼓励。
和外国人做生意有句话千万不要讲:我做这件事是不赚钱的,我是为了你,这样说这单就没有了,他们会认为你一定偷工减料,怎么可能不赚钱,你要告诉他,这批货本来我的毛利率是7%,那么为我们以后的想法,我想这次我自动的把他降到3%,我们的净利率是1.2%维护一个基本的开销,我想也就可以了。
【信息过滤】信息有两种过滤,一种是从上向下过滤,一种是从下向上过滤。
上边的信息在过滤后员工只能讲出20%主管才知道30%,这样老总要找副总骂一通,说我讲的是100%,而他们知道的不全,明天我再抽查,这是有人故意过滤信息,认为无所谓。
同时,员工意见100%要到董事长和总经理的耳朵里,但有时只有20%。
信息从下面下去过滤掉了是因为权利,从底下上来也被过滤掉了是因为危机。
公司发生危机时,都是最底下的人知道的,不知为什么,最后一个知道的才是总经理,应常常去客户那看看。
自动报告工作进度,让上司知道。
笑容与答案是两回事情。
一个人电脑打的再快,没有用,重要的是打了些什么东西。
天天上网没有用,重要的是抓了多少有用的信息。
电脑不会代替人的思考,更不会让我们在电脑中找到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