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作者个人工作计划社会工作者工作计划和目标(10篇)社会工个人工作计划社会工工作计划和目标篇一问题一:工作如何开展关键词:过程技巧工作过程接案与建立专业关系。
当案主前来社会工作服务机构求助,并已经使用社会工作服务时,即成为“现有案主”。
当案主并没有要求求助,但可能需要个案工的协助,或者是虽然还没有求助但妨碍他人或社会系统功能的正常发挥时,他即成为“潜在案主”。
社会工的任务不仅是要与“现有案主”工作,同时还要与“潜在案主”建立联系,使其了解接受社会工作服务对他的意义,使“潜在案主”也成为“现有案主”。
评估案例负责人的需求和问题。
包括收集案主的相关个人和家庭信息,然后对他们的问题进行评估,以决定帮助的干预点。
需要了解的案主个人性的资料包括个人资料、身体状况、心理情况、价值观以及处理问题的能力,等等。
案主所处环境方面的资料包括家庭环境和延伸的环境系统,如案主的朋辈环境、社区环境、工作环境等,以及案主与环境的交互作用。
制订计划、介入干预与总结检讨。
在制定帮助案主的目标和工作计划时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包括:工作目标要与社会工的专长以及案主解决问题的能力一致,防止目标不切实际,动摇案主解决问题的信心。
目标应与机构的功能一致,以便取得机构资源对社会工的配合,更好的服务案主。
目标应是案主和社会工共同协商的结果,最大限度的调动案主的积极性。
目标制定后,社会工要与案主订立工作契约,确认双方所认可的目标和计划,促使双方承担各自的责任,以便达到最终目标。
案件工作的过程是一个循环的过程,每一步都包括对案主和工作过程的不断评估和总结。
社会工作者要根据对案主动态的发现、案主的进展和社会资源的实际情况,不断调整工作和帮助策略,以维护案主的最大利益。
工作技巧沟通技巧。
在社会工作过程中,社会工无时不与案主沟通,这需要熟练掌握沟通技巧。
语言符号的运用:社会工在与案主进行交流的过程中,要力求把话说得悦耳、清楚、准确、恰当、巧妙。
身体符号的使用:将眼神、面部表情、身体姿势、动作及仪表等与语言搭配使用。
环境符号的运用:包括时间观念、交流中的说话时机、沟通场所、交流时身体距离的把握等。
人际关系技巧。
这是社会个案工作帮助他人的核心意义。
如果社工不能与案主建立信任关系,就不可能帮助他。
这种技巧包括真诚回应和感同身受的技巧,表现出温暖和关怀的技巧,以及表现出对案件主人尊重的技巧。
过程技巧。
包括接案和约定技巧、评估技巧、签订契约技巧、介入技巧和检讨及终结技巧等。
问题二:个案工作理论模式关键词:五种模式危机干预模式。
当涉及到危机时,引起危机的事件或原因是具体而明确的。
在危机干预中,工作者的角色是提供信息和建议,必要时可以主动、积极、直接、系统地进行干预。
干预应该有时间限制,应该鼓励案件所有人面对未来。
而且社工要在特定阶段给案主做榜样,让案主知道如何有效解决问题。
任务中心模式。
任务中心模式主要适用于八类问题,即人际冲突、不满意的社会关系、正式组织中的问题、角色困难、社会转型中的问题、情绪问题、资源不足和行为问题。
这种模式的好处是,在问题探索、协议和任务确定阶段,任务不仅是针对案例所有者的,也是与案例所有者相关的。
问题不仅来自案主本人,还有外部因素。
社会工作者的角色是资源顾问。
这种模式的对象可以是个人、夫妻或家庭。
任务中心模式强调案例负责人的优点和优势,以及其网络资源的重要性。
以任务为中心的模式把社会工作者和个案所有者放在同样重要的位置,而不是从个案所有者到社会工作者的单向对话。
社会-心理模式。
这是一种将案主的心理状态、心理过程,同他生活的社会环境结合起来考虑并进行工作的方法。
它帮助社会工整体地去了解、认识案主,从而既提供增加案主自我认识的服务,又针对案主所处的社会环境开展工作。
该模式将有关意识、潜意识、人格功能、人类行为、情绪的知识结合在一起,帮助社会工制定个别化的“诊断与治疗计划”。
它的主要措施是通过认识和理解人及其心理的发展过程,来认识案主问题的根源,以对症下药,帮助案主解决问题和个人成长。
行为治疗模式。
该模型基于行为主义理论,认为人的行为主要取决于外部环境。
行为治疗模式由四种学习模式指导:反应性学习、操作性学习、观察性学习和认知性学习。
在社工的指导下,让案主重复预期行为,逐步消除问题行为,为案主树立学习正确行为模式的榜样,从而解决案主的问题。
该模型主要用于恐惧症、焦虑、抑郁、社交困难和问题行为。
叙事治疗模式。
也称为叙说治疗。
它以日常对话为基础,从多向价值视角出发,重新审视社会工作辅导过程以及由此带来的在辅导关系和辅导技巧上的一些变化。
它透过“故事叙说”“外化"“解构”使人变得更自主、更有动力。
与传统个人工作模式相比,叙事治疗不仅是一套治疗“工具”或“技术”,更重要的是能令社会工和案主反思、调整对生命的态度,明确生命的抉择,重写生命故事。
社会工个人工作计划社会工工作计划和目标篇二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是动员全社会和各部门的力量,营造健康环境,传播健康相关信息,提高人们健康意识和自我保健能力,倡导健康行为和方式,促进全民健康素质的活动。
一年来,在卫生局的正确领导下,在有关部门和单位的支持和共同努力下,我社区卫生服务站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大力推进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积极开展了以预防高血压为重点的预防艾滋病、结核病、血吸虫病、病毒性肝炎和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系列宣传活动。
学校、医院和社区(居委会)公共场所的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工作取得较大进展,健康教育网络和工作机制得到发展。
但是,我们应该清醒地看到:这项工作目前在我站辖区内发展还不平衡,各社区(居委会)之间还存在较大差异,社区人群的健康知识知晓率和健康行为的形成率还较低,普及卫生知识,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仍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为进一步推动这项工作向纵深方向发展,提高我站辖区内的健康意识和健康素质,特制定本计划与实施方案。
建立和完善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工作网络,围绕我站辖区重点公共卫生问题,对重点场所、重点人群,以社区为基础,开展多种形式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活动。
力争到20xx年底,全市各社区居民健康知识知晓率达80%,健康行为形成率达70%,健康教育覆盖率达90%,满意率达80%。
社区居民健康素质有较大提高。
(1)慢性病社区防治:向社区居民普及慢性病防治知识,倡导健康生活方式,控制行为危险因素,防治高血压、冠心病、脑血管病、癌症、糖尿病等慢性病。
(2)重大传染病:针对人群集中的高校,对新旧传染病(如艾滋病、结核病、各种病毒性肝炎、性病、非典型肺炎、人禽流感、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行性感冒等)的传染源、传播途径、预防措施等进行宣传教育。
)应该加强。
(三)家庭饮食卫生与营养:包括合理营养,暴饮暴食、偏食、酗酒对健康的影响,碘盐的保管与使用,食品保藏、食具消毒、食物中毒的预防知识等。
(4)预防意外伤害:如交通事故、工伤、溺水、煤气中毒、自杀等死亡伤残事件,教育居民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加强安全防范,防止意外发生。
(五)生殖健康教育:包括计划生育、优生优育优教、妇幼保健、性生活知识等。
(六)家庭心理教育:包括独生子女教育,家庭关系和人际关系的正确处理,防止和消除社会心理紧张刺激,促进家庭心理健康。
(1)加强领导,明确责任和目标。
1、xx街道办事处、xx区卫生局社区卫生服务领导办公室、xx 社区卫生服务站、社区居委会要建立健全健康教育领导小组,确定主管领导和专职工作人员,健全社区健教网络,制定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20xx年工作规划、年度计划和实施方案,促进社区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工作扎实开展。
2、辖区内各中小学校要认真贯彻《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健康教育开课率达100%,力争使学生健康知识知晓率达80%,健康行为形成率达70%。
3、辖区内医疗单位要坚持开展对医务人员健康教育培训,培训率达90%,加强对患者的健康知识宣传,力争患者相关知识知晓率达80%。
4、辖区内各公共场所经营单位要认真贯彻《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开展对从业人员健康知识培训、培训率达70%以上,并积极参与创建无吸烟先进单位活动。
(二)统一部署,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活动。
1.社区卫生服务站应将社区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纳入目标管理,完善网络和工作机制,采用分类指导原则,探索新的工作方法并全力推广,促进工作的全面开展。
2、要充分发挥社区卫生服务站医务工在健康教育、疾病控制、妇幼保健、慢病防治等方面的优势作用,加强对健康教育骨干的健康教育理论和技能培训,每年至少培训一次,并争取纳入继续教育管理中。
3、结全双创对辖区各单位的要求,我站要将健康教育与爱国卫生、除害防病等工作结合起来,采取多种形式开展基层健康教育活动。
社区卫生服务站每月至少对居民开展健康教育讲座一次;卫生宣传栏每季更换。
4、做好健康教育档案建设。
每一项健康教育活动都要有计划、有通知、有参与者签到、有宣传、有拍照,并对活动效果进行评估。
海报和黑板报要有背景信息或者图片信息。
通过门诊咨询、电话等方式开展健康咨询并做好记录,健康教育处方资料应完整。
(三)搞好培训,加强能力建设。
1、通过培训、继续教育加强社区卫生服务健康教育队伍建设,配备素质好、业务好的医务人员从事健康教育工作,稳定健康教育队伍。
健康教育工作者之间应加强交流与合作,促进共同发展。
2、考核评估。
根据创建社区卫生服务评估体系健康教育相关要求,对我站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实地进行年终考核评估。
查缺补漏,在下一年度改进并提高。
社会工个人工作计划社会工工作计划和目标篇三在即将过去的xx年,社区成果累累、荣誉多多,给xx年工作带来高起点、再发展的难度,很多同志感觉累,认为社区面临村诸多棘手问题再也难以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这观点看似有理,然而,街道领导不可能认可,社区老百姓也不可能认可,当今社区建设和发展的时代要求更不能认可!这就逼得我们必须在村诸多棘手问题中找“突围”。
村诸多棘手问题主要归纳有二:一是车库出租住人所引发的众多保洁、治安、计生、健康问题,二是物业与业主的不良关系所引发的一系列管理问题。
目前为止,居委会除了呼吁村改造的实事工程以外,还暂时找不到解决这两类问题的有效办法。
怎么办?社区二届六次议事会强调,“幸福”不是“富裕”的代词,现代化社区更不是高档住宅区的专利!我们社区拥有人际关系祥和,生活态度快乐、认知思维健康、互动氛围浓烈的独特软环境,我们完全可以“突围”村的共性矛盾,做强、做大、做实中国现代化的一流社区!根据二届六次议事会精神,特制定社区xx年工作计划1、继续强化班子学习氛围,提增社区工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继续强化班子快乐氛围;让每个社区工在工作成效中体验自身价值的愉悦;继续倡导弹性工作机制,使社区工的每天8小时发挥最佳的能量,从而有效维系社区每天开门13个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