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真●童心●童趣
——《欢天喜地过新年》教学例谈儿童文化具有童真、童心、童趣等特点,我们应充分尊重儿童的自然天性,小心加以呵护、开发,促使教育者走进儿童的生活,真正认识儿童生动丰富的精神世界,使儿童的学习生活充满生命活力,充满童真、童心、童趣的课堂一定是以生为本的课堂。
一、童真课堂:以“尊重”为原则,创设想象和创造的氛围
儿童具有“童真”性,即纯真善良,是符合儿童天性的亲社会态度倾向。
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助于激发学生高昂学习情绪,是形成民主平等的生本性课堂氛围的直接因素。
而生本课堂应以尊重儿童为原则,尊重儿童认知规律,尊重儿童独特感受,尊重儿童经验想法,从而创设充满想象和创造的生本课堂。
1.尊重儿童的生活经验
教师要实现自身角色的多重转变,将价值引导建立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情绪体验上,成为学生的“同龄人”走进儿童的心灵世界,让学生始终敢表真心、敢演真我。
因此教师要用心靠近他们,寻找亲近点,我们才能领略到学生的真心真意。
【教学片段一】视频演示,引领感知过年习俗
师:小朋友,老师让大家看一段录像(播放过年视频)
师:看了这段录像,你想到了什么?
生:我想到了过年。
师:(举起自己的手)我也想到了过年,还有谁也想到了?
所有的手都举起来了。
师:在刚才的画面中你看到了什么?
生1:我看到舞龙灯。
生2:我看到大家在唱歌、跳舞。
……
【分析】在上述教学片段中,我让学生看了过年时的一段视频,学生很喜欢,从心理上迅速拉近了和学生的距离,从而让学生回忆起画面,学生很快投入到课堂学习中来。
因为在这里我创设了一个让学生喜欢的教学氛围,创设充满了想象和创造氛围的生本课堂,在这样的氛围中的孩子必然是充满“童真”的。
2.尊重儿童的自主选择
波利亚说:“学习任何知识最佳途径都是自己发现。
”只有自己的选择才是最能激发学生动力的,如果我们的教学能向此靠拢,那么我们的教学也势必会更成功。
【教学片段二】准备过年饰品
师:小朋友,我们接下去就要过年了,你准备了什么?
生:我们要把家里装扮一下。
师:你准备怎么装扮呢?
生1:我带了春联。
生2:我带了中国结。
生3:我带了红辣椒。
【分析】这些都是在课前让学生回去问长辈时准备的过年饰品,笔者充分尊重学生的选择,让他们自己从各种渠道获得这些饰品,再让他们交流,因此很多学生都有话可说,并积极投入到课堂的学习中来,这种民主的氛围也正是生本课堂努力追寻的,在这样的课堂中的孩子必然是充满“童真”的。
二、童心课堂,以“生成”为目标,追求热情和纯真的洋溢
儿童文化具有“童心性”的特点,张扬童心的学习活动要求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乐于探究,主动参与、动手实践。
在教学中,教师要通过多样的学习活动方式,以“生成”为目标,追求洋溢热情和纯真的生本课堂。
1.选择合适教学方法
每位儿童有自己的个性,有适合自己学习的环境,有自己喜欢的活动方式,有自己的活动伙伴群体,有自己的情感倾向。
在自己喜欢的活动中教育是无痕的,却又是永恒的。
因此教师要根据学习的需要,儿童自身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教学
方法,让学生积极投入到课堂中来,从而让课堂热情洋溢。
【教学片段三】巧妙区别元旦和春节
师:你知道今年是什么年吗?
生:虎年
出示:小虎安安和康康的图片
师:小虎安安和康康向小朋友问好了,他们问小朋友一个问题:
过年又叫什么?
生1:元旦
生2:春节
师:小虎安安告诉我们什么?
出示:元旦公历的新年是元旦。
元旦是一年开始的第一天。
师:康康又告诉我们什么?
出示:春节农历的新年是春节。
这是我国最隆重、最古老的一个传统节日。
师:我们一般所说的过年就是过春节。
【分析】儿童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是在各种活动中通过自身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实现的。
以上案例中要让学生区分元旦和春节是一个难点,案例中我通过小虎安安和小虎康康的图片引入,把学习的主动权真正还给了学生。
这样的课堂必然是洋溢热情,充满纯真的生本课堂。
2.巧妙运用课堂生成
生本课堂要以“生成”为目标,珍视并灵活地运用好一切生成性教学资源。
,对于教师来说,学生的回答可能并不是原先想要的答案,担心让自己下不来台,其实,如果我们能得当处理,准确评价,巧妙化解,往往化解的过程,就可以成为我们课堂教学的亮点,就可以使课堂出现精彩的瞬间,使整堂课富有生命力,达到升华的境界。
【教学片段四】把握生成,了解过年习俗
学生将带来的饰品装饰教室。
师:小朋友,我们看一下自己的教室,哇,真的像过年一样了。
大家高不高兴呀?
师:可是老师有个问题,为什么小朋友带来的饰品都是红色的呀?
生面面相觑,都说不知道。
师急中生智:那你们问问你们班主任吧。
没想到,班主任没明白我的意思,还以为是我故意卖关子,也说不知道。
这下更糟了。
我灵机一动,播放了年兽的录像,学生一边看,一边就叫起来,噢,我知道了,因为要吓跑年兽,所以用红色。
兴高采烈的神情,溢于言表。
【分析】在这一环节中当学生说不出来时,我根据学情调整了自己的教学,让他们去问班主任,而班主任也不回答,再让学生看录像,而不是直接告诉他们答案,很自然地引发了学生之间的共鸣与争论,最终达成的共识是可信、可行的。
三:童趣课堂:以“体验”为载体,强调适度的动态和开放
儿童是在真实的生活世界中感受、体验、领悟并得到各方面的发展的。
基于儿童文化“童趣性”,以“体验”为窗口,筑就适度、开放的生本课堂,有助于让儿童品德快速生长。
1、转变学生学习方式
笔者尝试在课堂中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关注社会,从而转变学生学习方式,引导自主、合作、体验、探究式学习。
同时激发了儿童好问好奇,好胜上进的“童趣性”,将儿童求知欲和探索欲升华为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学片段五】模拟过年感受过年的喜庆气氛
师:老师越来越急了,我想马上就过年了,你们是不是这样想的呀?
生:是
师:那我们一起钻进时空隧道,让时间飞也似地过去。
请大家闭上眼睛,心里想,过年了,过年了……
师:好,请大家睁开眼睛
课件出示倒计时牌(学生兴奋地大叫)
师:小朋友们,再过5分钟就要过年了,我们一起来倒计时:5 4 3 2 1 听钟声,鞭炮声,齐声叫:过年啦过年啦
【分析】体验是品德课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可以增加学生情感体验,催化学生情感养成。
在课中让学生亲身体验过年时听钟声,鞭炮声,同时让学生模拟放了个最感兴趣的鞭炮,从他们欢快的笑声里,从他们跳起来的动作里,真正感受到过年的乐趣,让学生们从学校的小课堂通向了社会的大课堂,走向了生活的大天地。
2、营造品德生长课堂
充满“童趣”的品德课堂是一个生动的、开放的、充满着文化气息和人文气息的课堂,其活动过程能营造一种激发儿童潜能、适合儿童天性的课堂学习生活,让学生在这样的课堂生活中实现自主发展,从而回归儿童生活的快乐本原。
【教学片段六】学习拜年的礼仪
出示:冬冬拜年的动画幻灯片
师:小朋友,冬冬向谁拜年了?
师:请你猜猜看,冬冬拜年说了什么?
生一边说我一边帮他们纠正站的姿势,以及说话的语气和内容。
师:小朋友们,你们是不是急着去拜年了,你想给谁拜个年?
生表演拜年。
师:过年时,除了给长辈、亲戚朋友拜年,还应该给谁拜年
生:给老师拜年。
师:谁想给你们老师拜年?
学生一起给老师拜年
【分析】儿童具有游戏的天性,顺应儿童心性开展的富有童趣的教学活动必然是
高效的。
从上述片段中,笔者将枯燥的教学拜年礼仪,通过观看冬冬拜年、猜猜冬冬说了什么、向老师拜年等体验活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以这个体验活动为载体,呈现出学生的学习是积极主动的,学生品德是逐渐生长的。
我们努力研究儿童,基于儿童文化来构建的课堂,是体现儿童童真、童心、童趣的课堂,一定会成为激扬学生生命的一方沃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