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上海市宝山区中考物理二模试题及答案

上海市宝山区中考物理二模试题及答案

2016学年宝山区第二学期期中考试九年级理化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物 理 部 分考生注意: 1.本试卷物理部分含五大题。

2.答题时,考生务必按答题要求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作答,在草稿纸、本试卷上答题一律无效。

一、选择题(共16分)下列各题均只有一个正确选项,请将正确选项的代号用2B 铅笔填涂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上,更改答案时,用橡皮擦去,重新填涂。

1.太阳系中属于行星的是 A .太阳。

B .地球。

C .月亮。

D .冥王星。

2.我们能分辨唢呐和排箫发出得声音,这主要是依据声音有不同的A .响度。

B .音调。

C .音色。

D . 振幅。

3.下列四种机器中,属于热机的是A .抽气机。

B. 蒸汽机。

C. 发电机。

D. 滑翔机。

4.下列能源属于可再生能源的是A .风能。

B .天然气。

C .核能。

D .石油。

5.在图1所示的E 、F 、P 、Q 四点中,与图1中A 点磁场方向一致的是 A .E 点。

B .F 点。

C .P 点。

D .Q 点。

6.下列各物理量中,表示物质特性的是A .热量。

B .比热容。

C .温度。

D .内P AEF图1能。

7.竖直向上击出的羽毛球在空中受到重力G 和空气阻力f 的作用,已知它在空中飞行时受到的空气阻力始终与它运动方向相反,且小于它受到的重力。

若毽子在上升过程所受重力和空气阻力的合力大小为F 1、下降过程所受这两力的合力大小F 2,则A . F 1的方向为竖直向上。

B .F 2的方向为竖直向上。

C . F 1一定等于F 2。

D .F 1一定大于F 2。

8. 在图2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

电键S 闭合,将变阻器滑片P 由中点位置向右移动到b 端的过程中,电路中 A .电流表A 1的示数变小。

B .电压表V 的示数变大。

C .电流表A 2示数与电流表A 1示数之差变小。

D .电压表V 示数与电流表A 1示数的乘积变大。

二、填空题(共24分)请将结果填入答题纸的相应位置。

9. 家庭电路中,节能灯与控制它工作状态的电键是______的(选填“串联”或“并联”);它工作时消耗的是_____能;1度电可供一盏额定功率为9瓦的节能灯正常工作______小时。

10. 如图3所示用镊子夹住豆子时,镊子与豆子间的摩擦属于______ (选填“静摩擦”、“滑动摩擦”或“滚动摩擦”)。

松开镊子,豆子会 在重力作用下加速下落,此现象表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_________;在此 过程中,豆子的重力势能______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11. 将一杯水放进冰箱,水温从13℃下降到3℃,水分子的______运动会减缓,这是通过________方式改变了水的内能,若这杯水的质量是千克,水放出的热量为________焦。

[c 水=×103焦/(千克·℃)]图图2P RV RSA 1 A 2ba12. 某导体两端的电压为6伏,10秒内通过该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为6库,通过该导体的电流为______安,这段时间内电流做功为_______焦;当该导体两端电压降低到0伏时,其阻值为______欧。

13. 某石块的密度为×103千克/米3,读作____________;已知它的体积为4×10-3米3,则它的质量为_______千克;将其浸没在水中,它受到的浮力大小为_______牛。

14. 同一水平路面上的甲、乙两小车同时同地同向运动,它们的s ~t 图像如图4所示。

若以甲为参照物,乙车是______的(选填“静止”或“运动”);两车运动6秒时,甲车的速度为______米/秒,甲乙两车间的距离为_______米。

15. 在图5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

当仅电键S 闭合后,发现只有一个电表的指针发生偏转,已知电路中电阻R 1、变阻器R 2中仅有一个出现了故障。

①电路中故障可能发生在______;(选填“R 1”或“R 2”) ②接着,向右移动变阻器R 2的滑片P ,只观察到一个电表的示数发生了变化,则故障的种类是________。

(选填“短路”或“断路”) 16. 学习了热传递可以改变物体内能之后,某小组同学提出一个问题——不同的单色光改变物体内能的本领是否相同为此,他们利用装有相等质量水的三个相同容器、数字式温度计和光源等进行实验。

实验中,他们在暗室里将水装入容器中,并先测取水的初温t 0(如图6(a )所示);然后他们用强度相同的红、绿、蓝单色光分别对三个容器中的水照射相同的时间,测取水的末温t 甲、t 乙和t 丙(水温升高越多,内能增加越多),测量过程如图6(b )、(c )和(d )所示。

请仔细观察图中的操作和测量结果,然后归纳得出初步结论。

图6(a ) (b )(c )图4 12 2 4 8 48t /6 100 图5⑴比较[(a)(b)]两图、[(a)(c)] 两图或[(a)(d)] 两图可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⑵比较[(a)(b)]两图、[(a)(c)] 两图和[(a)(d)] 两图可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三、作图题(共7分)请将图直接画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作图必须使用2B铅笔。

17.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在图7中画出物体AB在平面镜MN中成的像A′B′。

18.在图8中,画出动力F1所对应的动力臂l1。

19.在图9所示的电路中,有两根导线尚未连接,请用笔线代替导线补上。

补上后要求:闭合电键S,向A端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小灯发光,但亮度不变,电流表示数变小。

图7 图8MNAB·OF 1GSL3A BA C DP四、计算题(共25分)请将计算过程和答案写入答题纸的相应位置。

20.如图10所示, 小胡同学用30牛的水平向左的力F 推动重为200牛的超市购物车,购物车在15秒内沿水平方向匀速前进了10米。

求:⑴购物车所受的摩擦阻力f ;⑵推力F 在这过程中所做的功W ; ⑶对应的功率P 。

21.如图11所示,均匀圆柱体A 和薄壁柱形容器B 置于水平地面上,A 的质量是50千克,体积为2×10-2米3;B 的底面积为4×10-2米2,其内部盛有重为200牛的某种液体。

⑴圆柱体A 的密度ρA 。

⑵液体对容器B 底部的压强p 液。

⑶继续向B 容器内注入部分同种液体(没有液体溢出),当容器B 底部液体深度与A 的高度之比为5∶4时,发现该液体对容器B 底部压强等于A 对地面压强的二分之一。

求液体的密度ρ液。

22.在图12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为6伏恒定不变。

闭合电键S ,电流表、电压表的示数分别为安和2伏。

⑴求电阻R 1的阻值。

⑵求电阻R 2消耗的电功率P 2。

⑶选用下列五个定值电阻(R 3=10欧、R 4=15欧、R 5=20欧、R 6=30欧、R 7=50欧)中的一个替换图12中的电阻R 2,是否存在替换上的电阻所消耗的电功率与电阻R 2消耗的电功率P 2相等的可能若存在这种可能,请通过计算指出它的阻值,并求出此时通过它的电流I ′和加在它两端的电压U ′。

若不存在这种可能,请说明理由。

五、实验题(共18分)请根据要求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作答。

23.在“验证阿基米德原理”和“ _______________”实验中,都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且在测量前要在沿_____的方向上进行零点校正。

图13所示弹簧测力计的测量范围是__________,图F图R 2SAV R 图图A B它的最小分度值是___________。

24.“测定物质的密度”和“探究物质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实验需要测量的物理量_______;多次测量的意义_______。

(均选填“相同”或“不同”)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移动光屏找像时,要保持光具座上__________的位置不变,在移动过程中,眼睛要注意观察______上像,直到出现清晰的像为止。

25.为了“探究凸透镜成实像的规律”,某小组同学利用焦距分别为(f1=8厘米、f2=10厘米、f3=15厘米)的三个凸透镜、同一发光体、光屏和光具座等先后进行了三组实验,实验步骤和操作均正确,并将每次实验测得的物距u、9关系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不同的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相同,像距随焦距增加而增大。

⑶进一步分析比较各表中的数据,寻找物距、像距与成像大小的联系,归纳得出初步的结论。

①分析比较实验序号2、3、4、6、7、8、10、11、12,可归纳得出初步的结论:物体在凸透镜中成缩小的实像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②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5、9及相关条件,可归纳得出初步的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小张同学利用电源(若干节新干电池串联而成)、待测电阻R x ,电流表、电压表(只有0~3伏档完好)、滑动变阻器R ′(标有“20Ω 2A ”字样)电键及导线若干。

实验中,小张先按图14(a )正确连接电路,且将滑片移至最右端后闭合电键,两电表示数如图14(b )所示;⑴电压表示数为_____伏,电流______安。

⑵通过计算说明电源是用多少节新干电池串联而成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⑶小张向左稍稍移动滑片P ,电压表示数就达3伏。

为了利用这些元件实现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的目的,请你为他设计一个继续测量的可行方案,并说明操作的注意事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小张的实验记录 实验序号电压(伏) 电流(安) 电阻(欧)图PAV (aR R S(b⑷根据你设计的方案,小张完成三组数据的测量,记录的数据如下表所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