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教育B证笔记
(3)学习适应性测验(AAT),学习动力因素测验(KKT)
(4)学习社会因素测验(FAT)
5心理档案的内容有:
(1)学生的基本情况:个人简介、家庭生活、学校学习情况、重大生活事件
(2)智力状况及建议
(3)个性特征分析及建议
(4)心理健康状况及辅导对策
(5)学习心理情况
(6)职业能力倾向类型
(7)反馈及干预记录
心理健康教育B证笔记(五)
1巴纳姆效应:
人们常常认为一种笼统的、一般性的人格描述十分准确地揭示了自己的特点。
2韦伯定律对于人际关系的启发:好要一点一点地给。
3要成功先发疯,头脑简单往前冲。
4要钱的和尚不是好和尚,不要钱的和尚才是好和尚。——分辨真假和尚的方法
5锚定效应:
人们对以最初的信息为参照来调整对事件的估计。(和首因效应有些相似)
9、如果高中生不会早恋,那么你把学生教傻了。
10好学生有好学生的优势,差学生有差学生的强项。
11当你开放自我时,学生会接受真实的你。
心理健康教育B证笔记(三)
一、班主任建立威信的方法:
1、有一定的管理能力。
2、有让学生钦佩的才华。
3、品德高尚。
4、有爱心。
二、我厌我师之25条戏说:
三、做事的境界:
无心无意的境界
6买东西不要先亮出自己的底线。
7可得性效应的举例:常看犯罪新闻的人,常常不敢一个人去逛街。
8我们可以用购物行为来测试心情。
心理健康教育B证笔记(六)
1诸葛亮的观人七法:
问之以是非而观其志——志向
穷之以辞而观其变——反应快慢
咨之计谋而观其识——胆识谋略
告之以祸难而观其勇——勇气
醉之以酒而观其性——本性
(3)注重过去就是逃避体验现在。
(4)人能有效处理自己的生活问题,特别是如果他们能全面觉察发生在自己周围的情况。
5以己度人的人以自我为中心。
6为自己的感觉负责,因为你感觉到的是你的选择,所以你必须负责。
7造成你困扰的原因不是发生在你周遭的事件,而是你对这些事件的看法。
8当事人情绪和行为困扰的根源是他们主观反映现象并理解现象所致。
3知识渊博的老师是好老师吗?——错。
4认真工作的老师是好老师吗?——错。
5真正的好老师不在于知识渊博、工作认真,而在于能保持学生愉快的体验。
6好老师能让学生在课堂上感到快乐。
7好老师在教学时感到学习的快乐。
开放性:对同伴开放
闭锁性:对成人闭锁
3青少年时期是心理疾病发病的高峰期和意外发生的高峰期。
4青少年时期亲子关系的改变:
A情感上脱离父母。
B行为的独立性提高。
C在思想上与父母有分歧。
心理健康教育B证笔记(九)
1学习的压力是客观的,强大的,任何人所无法逃逸。
2现在的学生上学感觉如同坐牢,总在算着还有多少年出来?
冠心病、原发性高血压、消化性溃病疡、紧张性头痛、偏头痛
C、教师所面对的社会现实:
人际圈小;学生难教;家长难处;成就难得;
结果:自我是无能的,他人是无情的,社会是残酷的。
D、影响教师心理健康的因素:
1、工作压力。4、环境压力。
2、家庭压力。5、人格因素的压力。
3、社会压力。
心理健康教育B证笔记(四)
1许多心理问题与情绪困扰源于不合理的认知。
三心二意的境界
半心半意的境界
一心一意的境界
舍身忘我的境界
一、送给老师们的一段话:
无论身外的天幕是多么的阴暗,那几把染满加州的阳光之美的晴雨伞却更是亭亭伫立,它们从来都在竭力为自己喝彩。
二、A、教师的心理问题:
1、职业适应问题。
2、情绪问题。
3、人际交往问题。
4、人格障碍与人格缺陷。
5、心身疾病。
B、教师常见的心身疾病有:
5偏畸习癖:咬指甲、口吃、偏食、尿床、各种上瘾症状
6问题行为的成因:
A个人因素:生理的不平衡发育、性格发展与环境不适应、遗传和天赋、性格上的冲突
B家庭因素:破碎家庭的影响、父母失和、生活不正常、对子女失于管教
C学校因素:竞争激烈、课外活动能力不强、师生冲突、师生关系、同伴的影响
7我们在培养仇视自己国度的人。
8问题行为的辅导原则:
A了解行为背后的真实原因
B学生在意的是什么,回避的是什么
C行为问题的处理要有先后顺序。
D用更有效的行为来替代。
E处理策略必须符合正常化和最少限制的原则。
9亲其师,方才信其道。
10用给家长发短信的方式来表扬学生。
11将简洁易懂的教育类文章打印出来,装在信封,让学生带给家长,以此来改变家长的一些观念。
临之以利而观其廉——廉洁
期之以事而观其信——信用
2酒喝多了的人乱来,说明其本性有问题。
3心理评定量表:
(1)SCL-90症状自评量表,适用于高中生以上的人
(2)抑郁自评量表
(3)焦虑自评量表
4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常用的量表:
(1)学生团体智力测验(CCT)
(2)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适用于小学四年级——高中三年级
心理健康教育B证笔记
3、树立班主任应有的威信。
4、尊重他人就是善待自己。
5、作为老师,对待工作要:有敬心、有钻心、有进心、有恒心。
6、作为老师,对待学生要:有爱心、有严心、有耐心、有净心。
有净心:干干净净做事。
7、马卡连柯的话:
学生可以原谅教师的严厉、刻薄,甚至吹毛求疵,但不能原谅他的不学无术。
8、你越监视学生,学生的反监视能力越强。
心理健康教育B证笔记(七)
1当着学生的面批改学生的作业,学生的学习效果会更好。
2量表的发展远比现实要落后的多。
3问题行为的分类:
A外向型问题行为:逃学、离家出走、不合作、反抗、不守规矩、打架、破坏、伤害、偷
B内向型问题行为:畏缩、消极、过分依赖、自杀、做白日梦
4学业适应问题:作弊、不做功课、偷懒、注意力不集中、低成就
2不合理的认知具有无意识性和自动性。
3行为疗法的理论假设:
(1)一切行为都是后天学习来的。
(2)行为本身无善恶之分。
(3)行为的改变是依据行为的后果而来。
(4)行为本身就是要处理的对象。
4格式塔疗法的观点:
(1)人有顿悟力、向自我发展的能力,只要给予一定的环境条件即可。
(2)只有现在才是真正的存在。
12话是看谁说,事是看谁办。
心理健康教育B证笔记(八)
1青少年:11、12岁——18、19岁
少年:11、12岁——17、18岁
青年初期:14、15岁——17、18岁
2青少年心理发展的特点:过渡性、矛盾动荡性、两极性
过渡性:儿童和成人之间的边缘人
矛盾动荡性:情绪不稳定、易激怒、行为冲动、喜欢冒险
两极性:易感动,充满激情,遇挫极易愤怒或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