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法规与职业道德
(四)中国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的相关司法解释
1.《司法解释》的适应特征 2.关于利害关系人、执业准则和不实报告的规定 3.关于诉讼当事人的列置的规定 4.关于归责原则和举证分配的规定 5.关于会计师事务所与被审计单位的连带责任的规
定 6.关于过失责任和过失指引的规定 7.关于抗辩事由的规定 8.关于减责事由的规定 9.关于无效的免责条款的规定 10.关于赔偿顺位和最高限额的规定 11.关于会计师事务所与分所的连带责任的规定 12.关于禁止擅自追加被执行人的规定
(六)审计质量控制和责任
1.审计质量责任; 2.审计职业道德; 3.审计人力资源; 4.审计业务执行; 5.审计质量监控。
(七)附 则
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配合有关部门查处案件 、与有关部门共同办理检查事项和接受交办 或者接受委托办理不属于法定审计职责范围 的事项等工作,不适用《国家审计准则》的 规定:
四、注册会计师审计人员如何避免法 律诉讼
(一)注册会计师减少过失和防止欺 诈的措施
1.增强执业独立性 2.保持职业谨慎 3.强化执业监督
(二)注册会计师避免法律诉讼的具 体措施
1.严格遵循职业道德和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的要求 2.建立、健全会计师事务所质量控制制度 3.严格签订业务约定书 4.谨慎选择被审计单位 5.深入了解被审计单位的业务 6.提取风险基金或购买责任保险 7.聘请熟悉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的律师
地方审计机关可以根据本地实际情况, 在遵循《国家审计准则》规定的基础上制定 实施细则。《国家审计准则》由审计署负责 解释。《国家审计准则》自2011年1月1日 起施行。审计署以前发布的审计准则和规定 同时废止。
二、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
(一)中国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体系
中国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
中国注册会计师业务准则
第二节 审计准则规范
国家审计 准则
CPA审计 准则
内部审计 准则
一、政府审计准则
所谓政府审计准则(auditing standards)是由 政府审计部门或会计师职业团体制定的,用以规 定审计人员应有的素质和专业资格、规范和指导 审计人员执业行为、衡量和评价审计工作质量的 权威性标准。
(一)总 则
(2)选择和运用恰当的会计政策。 (3)做出合理的会计估计。被审计单位的
会计责任应写入审计业务约定书中,以示负 责。
(二)注册会计师审计中相关法律责 任的成因和种类
(1)错误、舞弊和违反法规行为 (2)经营失败 (3)欺诈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三)中国注册会计师的法律责任
1. 民事责任 2. 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
3.吸收内部控制理论和实践的最新成果,对现代审计中内部控 制进行科学定位和指导
4.建立了注册会计师与公司治理层信息互通机制,强化了治理 层对管理层实施监督的能力和注册会计师的独立性
5.严格审计证据要求,加大审计证据对审计意见的支撑力度 6.明确了工作记录要求,重视执业原始信息的记录,强调原 始记录的保存
会计师事务所质量控制准则用以规范会计师 事务所在执行各类业务时应当遵守的质量控 制政策和程序,是对会计师事务所质量控制 提出的制度要求。
(二)中国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的 特点
1. 引入风险导向审计的理念,系统阐述了对重大错报风险的 识别、评估和应对
2.明确注册会计师发现舞弊的责任,为注册会计师发现舞弊提 供全面指导
二、政府审计方面的法律规范
(一)关于政府审计机关设立与审计人员组成 情况的规定
(二)关于违反政府审计法规的相关单位和人 员应承担的法律责任
三、注册会计师审计中的有关法律规范
(一) 会计责任与审计责任
(1)设计、实施和维护与财务报表编制相 关的内部控制,以使财务报表不存在由于舞 弊或错误而导致的重大错报。
为了规范和指导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执行审计业务 的行为,保证审计质量,防范审计风险,发挥审计 保障国家经济和社会健康运行的"免疫系统"功能,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中华人民共和 国审计法实施条例》和其他有关法律法规,制定综 合统一的《国家审计准则》。
(二)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
《国家审计准则》要求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执 行审计业务,应当具备《国家审计准则》规 定的资格条件和职业要求。审计人员应当具 备与其从事审计业务相适应的专业知识、职 业能力和工作经验。
(三) 审计计划
1.调查审计需求,初步选择审计项目 2.对初选审计项目进行可行性研究,确定备 选审计项目及其优先顺序; 3.审计机关年度审计项目计划
(四) 审计实施
1. 审计实施方案 2.审计证据 3.审计记录 4.重大违法行为检查
(五)审计报告
1.审计报告的形式和内容 2.审计报告的编审 3. 专题报告与综合报告 4.审计结果公布 5.审计整改检查
第二章 审计法规与职业道德
本章提要
案例安然----安达信不诚信自毁前程 第一节 审计法律规范 第二节 审计准则规范 第三节 审计职业道德 关键术语 思考题 练习题
本章学习目标
1、明确审计活动中相关各方行为所涉及 到的法律规范与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 的产生原因及其构成;
2、掌握政府审计、注册会计师审计、内 部审计人员执业所必须遵循的准则或 指南;
会计事务所质量控制准则
鉴证业务准则
相关服务业务准则
中国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体系框架图
1. 鉴证业务准则
鉴证业务基本准则
审计准则
审阅准则
其他鉴证准则
中国注册会计师鉴证业务准则内容结构图
2. 相关服务准则
相关服务准则
执行商定程序
代编财务信息
管理咨询和税务咨询
中国注册会计师相关服务准则内容结构图
3. 会计师事务所质量控制准则
3、理解审计职业道德规范的内容与要求。
第一节
审计法律规范
一、关于审计独立性方面的法律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九十一条规定:“ 审计机关在国务院总理领导下,依照法律规 定独立行使审计监督权,不受其他行政机关 、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中华人民共 和国审计法》也从审计机关、经费来源及审 计人员三方面的独立性作了明确规定。我国 《注册会计师法》第六条规定:“注册会计 师和会计师事务所依法独立、公正执行业务 ,受法律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