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减消元——解二元一次方程组》说课稿
白沙中学严锦强
一、把握课标说教材
1.1教材地位及作用
本节课内容节选自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八章第二节第二课时。
是在学生学习了代入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基础上,继续学习的另一种消元方法。
它是学生系统学习二元一次方程组知识的前提和基础。
教材的编写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学习加减消元法充分体会“化未知为已知”的转化过程。
理解并掌握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基本方法,为以后函数等知识的学习打下基础。
1.2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会用加减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理解加减消元法的基本思想,体会化未知为已知的化归思想
(2)过程与方法
通过经历加减消元法解方程组,体会消元思想的运用,经过引导、讨论和交流让学生理解用加减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一般步骤。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交流、合作、讨论获取成功的体验,感受加减消元法的应用价值,同时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认识到数学的价值。
1.3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用加减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2)教学难点
同一未知数系数绝对值不相等时的变形过程
二、以学定教说学情
从知识体系上来说,学生上学期已经学习了整式的加减和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方法。
这学期通过代入消元法的学习,对消元思想已经有了初步认识,具备了学习本节课的必要条件。
三、深究教材说教法
本着新课标“以人为本”的基本思想,结合教材的编写思路。
本节课采取了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方法。
四、因材施教说学法
七年级学生思维比较活跃,喜欢发表自己的见解而且具备小组合作学习的经验。
根据这些特征,本节课采取了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法。
保证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动手操作,动脑思考,在学习知识的同时获得成功的体验。
五、综合设计说过程
5.1 导入新课
(1)上节课利用了什么方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代入消元法)
(2)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基本思想是什么?(消元)
导入新课这一环节设计的2个问题,目的是帮助学生回忆上节课所学的主要知识和重要思想。
5.2 探索规律
认真看课本(P94例2—— P95例3)
想一想:
思考P94的例题中,“②-①”的作用是什么?
看例3时,重点看第一步,理解“①×3,②×2”的目的是什么? P94—P95“思考”和 “云图”中的问题。
“探索规律”中设计的3个问题,目的是为学生在自学本节课的知识点和把握重、难点内容时起引导作用。
5.3 任务实施
学生按照老师提出的要求自主探究、合作学习。
对于问题,分组交流,相互补充。
教师参与小组讨论,解答疑问。
5.3.1 自我检测
(1) 本题中y 的系数互为相反数,用加法消元。
(2) 本题中x 的系数相等,用减法消元。
⎩⎨⎧=-=+5
74973y x y x ⎩⎨⎧=-=+2343553y x y x
(3) 本题中x 、y 的系数既不互为相反数,又不相等,所以要先将原方程组变形,使同一个未知数的系数互为相反数或者相等,再用加减法消元。
目的:既检测了学生通过自学对加减消元法的掌握程度,同时也可以锻炼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5.3.2 合作探究
在教师引导下,学生分小组讨论,通过共同探究的方式来完成。
探究问题如下:
第(1)、(2)题分别是用什么方法消元的?为什么用这种方法消元? 第(3)题比(1)、(2) 题多了哪一步?为什么要多这一步?
归纳用加减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骤
通过第(3)题的解题过程与第(1)、(2)解题过程的比较,引导学生进一步掌握加减消元的思想,突破本节课的难点内容。
目的:不仅让学生了解了加减消元法解方程组的过程,同时也提高了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和分析事物的能力。
课堂实录(2)
5.3.3 归纳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归纳出两点内容:
加减消元法的概念
用加减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一般步骤
目的:加深学生对本节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培养他们归纳、概括能力。
5.4 当堂训练
(一)必做题(5'×2=10分)
1.用加减消元法解方程组⎩
⎨⎧=-=+1123332y x y x 时,有以下四种变形,正确的是( ) A.⎩⎨⎧=-=+1169364y x y x B.⎩⎨⎧=-=+22
26936y x y x C.⎩⎨⎧=-=+3369664y x y x D.⎩⎨⎧=-=+1146396y x y x
2.已知⎩⎨⎧=+=+13
321723y x y x ,则=+y x
3.解下列方程组(10'×2=20分)
⎩⎨⎧=+=+17
431232y x y x
(1) ⎩⎨⎧=+=+17431232y x y x (2)⎪⎩
⎪⎨⎧+=+-=-21376565y x y x (二)选做题(10分)
4.甲、乙两人同求方程7=-by ax 的整数解,甲正确的求出一个解为⎩
⎨⎧-==11y x ,乙把7=-by ax 看成1=-by ax ,求得另一个解⎩⎨⎧==2
1y x ,求b a ,的值。
(三)思考题(10分)
5.解方程组⎩
⎨⎧=+=+200620042005200320052004y x y x “当堂测试”设有必做题、选做题和思考题共5题。
其中必做题 3道,选做题 1道,思考题1道。
目的是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需求,体现分层教学。
5.5 板书设计
8.2 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加减消元法
一、加减消元法的概念
二、例题及解题过程
例1 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一般步骤:
解:①×3,得: 变形
②×2,得:
③-④,得: 加减
将y=2代入①,得: 求解
所以方程组的解是 写解 ① ② ⎩⎨⎧=+=+17431232y x y x ③ 3696=+y x 3486=+y x ④ 2=y 12
232=⨯+x 62=x 3
=x ⎩⎨⎧==2
3y x
六、针对实效说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从新课标的要求出发,充分体现了课堂上真正的主人是学生。
整个课堂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和总结方法。
从“当堂训练”的效果来看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完成较好。
学生基本掌握了用加减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但是仍有一些不足之处:
对于二元一次方程组中同一未知数系数的绝对值不相等时的变形,有部分学生还是不熟练。
运用等式性质对方程组进行变形时,常数项忘记同时乘以最小公倍数。
所以,这也提醒我在以后的教学上,不仅要重视新知识的学习,同时也要重视对旧知的巩固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