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两首词,然后答12-14题。
[甲词]《卜算子·咏梅》(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乙词]《卜算子·咏梅》(毛泽东)
读陆游咏梅词,反其意而用之。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
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
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12.下面的词句解释有误的一项是(12.C("只有香如故"是说梅花那"别有韵"的香味,永远一丝一毫也改变不了,并非是"和故乡的香气一样".)
A. 驿外断桥边:驿,古代官办的交通站。
这句是说,梅花开在驿站外面的断桥旁边。
寂寞开无主:无主,没有主人,即无人过问。
这句是说,冷冷清清,无人过问。
B. 无意苦争春:苦,竭力。
无意,没有心思,不愿。
这句是说,梅花不愿意竭力争夺春光。
一任群芳妒:一任,完全听任。
这句是说,百花要嫉妒,那就由它们去嫉妒吧。
C. 零落成泥碾作尘:零落,凋零落地。
这句是说,梅花飘零凋落,被碾成泥尘。
只有香如故:只有梅花的香气和故乡的梅花香气一样。
D. 犹有花枝俏:俏,秀丽、挺拔。
这句是说,还有梅花在傲寒盛开,挺拔秀丽。
待到山花烂漫时:烂漫,光彩夺目的样子。
这句是说,等到春到人间,百花盛开、万紫千红的时候。
13.比较两首词的相同点,不当的一项是(13.C(陆游诗中"争春"是暗喻人事,表现自己的孤高性格——不争宠邀媚。
))
A.题材相同
B.形式一样
C.都是赞美梅花不争春
D.都是托物咏怀
14.对两首词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14.C(是借梅来突出其不畏谗毁、坚贞自守的??傲骨。
))
A. 陆游的词前四句写梅花的处境和遭遇,后四句写梅花的态度和节操。
词里的梅花可以说是作者的化身,表现了作者遭受风吹雨打,无可奈何而又孤芳自赏的情绪。
B. 毛泽东的词从梅花在冰雪里的"俏"写到在花丛中的"笑",可见梅花是胜利者,词中洋溢着高昂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C. 陆游是在极力主张北伐中原,收回国土而遭到投降派排挤打击之后托物咏怀的,词中"只有香如故"并非孤芳自赏,而是表现他至死不渝的爱国精神。
D."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毛主席笔下的梅花,虽然所处环境恶劣,但梅花开放在悬崖峭壁之上,表现了梅花傲寒斗雪的坚强性格。
卜算子·咏梅毛泽东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
/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
俏也不争春,只把眷来报。
/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20.作者歌颂梅花的高尚品格,为什么要多次提到春天,下边的分析不正确的是(D(“线索”与“反衬”的说法均错误))
A.写“春归”“春到”,交代梅花开放的背景,暗示政治形势的发展变化。
B.预示“春天”就要到来,表现出诗人坚定的信念和乐观豪迈之情。
C.通过春天里的烂漫山花衬托出梅花不与群芳争春的崇高品格。
D.以春天为线索展示梅花的俏丽,以梅花的高洁反衬春天的美好。
21.诗人巧妙地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来咏梅,你认为这样写有什么表达效果?请举例说明。
[答] 21、这是一道开放性试题,举例恰当,分析具体即可。
例如“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这一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描写梅花在百花盛开时笑逐颜开的样子,表现她崇高的精神境界,体现出诗人积极乐观的精神。
22.同样是写梅花,毛泽东的《卜算子咏梅》和陆游的《卜算子咏梅》有着明显的不同,“专题·荷”中写荷的诗文也是多姿多彩的。
请你举例说说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
[答]22、这些诗文视角不同、立意不同,作者的经历不同、情感不同、反映的价值观不同,作品也就不相同。
如,同是咏梅,同是借物抒情,毛泽东笔下的梅花是积极乐观的,“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和“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表现了诗人乐观豪迈之情;陆游笔下的梅花则是寂寞凄凉的,抒发的是孤傲清高之情。
同是写荷,《爱莲说》借莲言志,赞美坚贞刚正的气节和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芙蕖》则强调莲的实用价值:可鼻、可口、可用。
(举例时讲出其中的一点,或举出另外的作品均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