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东城区期末语文试卷

东城区期末语文试卷


9. 分析下图,提取关于中国流行文化的主要信息,并用一句话概括它的影响力。
( 4 分)
初三语文试卷 第 2 页(共 7 页)
“外国人眼中的中国”调查
摘自人民网上海 2012.1.30 电
主要信息:
影响力:
10. 2010 年以来,东城区以建设“首都文化中心区”为目标,逐步推进文化建设。阅读下列
材料,概括东城区文化建设的四个特色。 ( 4 分)
钱,没有定规……收成又坏。种出东西来,挑去卖,总要捐几回钱,折了本
; 不去卖,又只
能烂掉……”
○23 他只是摇头;脸上虽然刻着许多皱纹,却全然不动,仿佛石像一般。他大约只是觉得
苦,却又形容不出,沉默了片时,便拿起烟管来默默的吸烟了。
15. 当闰土见到分别二十年的“我”时,他的神情经历了一个变化过程,这个过程反映了他
阴晦.( huì) 汲.取( xī) 愕.然(è)
拮.据( ji é) 忐.忑( tǎn) 亵.渎( xi è)
吹毛求疵.( cǐ) 孜.孜不倦 (zī) 强聒.不舍( guō)
D . 佝偻.( lóu)
滞.碍( zhì)
狡黠.( ji é) 恪.尽职守( kè)
2. 对横线处选填汉字的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
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
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12. 解释下列 词语中加点词的意 思 。( 2 分)
( 1) 开.张.圣听
开张:
( 2)陟罚臧.否.
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的刺去,那猹却将身一扭,反从他的胯下逃走了。
……
⑤ 一日是天气很冷的午后, 我吃过午饭, 坐着喝茶, 觉得外面有人进来了, 便回头去看。
我看时,不由的非常 吃 惊,慌忙站起身,迎着走去。
⑥ 这来的便是闰土。 虽然我一见便知道是闰土, 但又不是我这记忆上的闰土了。 他身材
增加了一倍 ; 先前的紫色的圆脸, 已经变作灰黄, 而且加上了很深的皱纹 ; 眼睛也像他父亲一
样,周围都肿得通红,这我知道,在海边种地的人,终日吹着海风,大抵是这样的。他头上
是一顶破毡帽,身上只一件极薄的棉衣,浑身瑟索着
; 手里提着一个纸包和一支长烟管,那
手也不是我所记得的红活圆实的手,却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
⑦ 我这时很兴奋,但不知道怎么说才好,只是说:
⑧“ 阿! 闰土哥,——你来了 ?……”
【材料一】
为了把东城区建设成名符其实的 “首都文化中心区” ,东城区力求融合多种文化元素,
如戏剧、体育、中医等,形成多元文化的汇聚地。为了打造北京市最重要的“文化名片”

东城区还在全市率先颁布二十年总体发展规划,
制定了 “十二五” 期间东城区文化发展的
主要任务。
【材料二】
2012 年,中轴线申遗工作正式启动, 2013 年将冲击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目前正加快
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 侍郎郭攸之、 费 祎 、董允等, 此皆良实, 志虑忠纯, 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 性行淑均, 晓畅军事, 试用于昔日, 先帝称之曰能, 是以众议举宠为督。
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把一种想法紧锁在心头,
哪怕把它倾吐给一座雕像,也比闷在心里好。
A .由于 却 与其 倒不如
B .由于 却 除非 否则
C.即使 也 除非 否则
D .即使 也 与其 倒不如 4. 下列句子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 . 作家莫言的散文集《会唱歌的墙》 ,早在 1998 年就由《人民日报出版社》发行出版。
中轴线沿线环境的修缮整治,复建中轴线沿线“十大保护项目”
,形成古都风貌集中展示
区。另外,着力保护修缮“国子监 - 雍和宫”、 “王府井 - 东单”等七大片区,展现历史文
化名城的独特魅力。
【材料三】
“东雍创业谷” 园区重点发展文化创意产业, 特别是优先发展数字内容的动漫产业和
版权交易产业;东方文化大厦、红桥市场、方家胡同
( 2)
,西北望,射天狼。 (苏轼 《江城子·密州出猎》 )(1 分)
( 3)浊酒一杯家万里,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 1 分)
( 4)辛弃疾在《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从形与声两方面描写战斗激烈场
面的词句是:

。( 2 分)
8. 名著阅读( 3 分)
古典小说 《水浒》 善于通过激烈的矛盾冲突来刻画人物形象。 例如通过林冲与高俅父
A .端
(祥 详)
判断 :“祥”有“吉利”的意思, “详”有 “详细” 的意思,所以横线处应填“详” 。
B .妥
(帖 贴)
判断 :“帖”有“稳当”的意思, “贴”有 “粘合”的 意思,所以横线处应填“帖” 。
C .格物
知 (至 致)
判断 :“至”有“到”的意思, “致”有“获得”的意思,所以横线处应填“致” 。
赏,
。在盛开的一朵下面,垂着四个蓓蕾,继第一朵的开放与凋落之后,第二朵
也将接着开放、 凋落。接着第三朵、 第四朵……是的,它们将连续着在荒芜的谷中奉献它
初三语文试卷 第 1 页(共 7 页)
们洁白的芳香。 不管有没有人经过, 不管有没有人了解。 这需要何等的胸襟!我不由想起 孔子所说的“知其不可为而为之” ,
① “你休息一两天,去拜望亲戚本家一回,我们便可以走了。”母亲说。
② “是的。”
③ “还有闰土, 他每到我家来时,总问起你, 很想见你一回面。我已经将你到家的大约
日期通知他,他也许就要来了。”
④ 这时候,我的脑里忽然闪出一幅神异的图画来: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
下面是海边的沙地, 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 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 项带银圈,
D .重蹈
辙 (复 覆)
判断 :“复” 有“重复” 的意思,“覆” 有“歪倒, 翻倒 ”的意思, 所以横线处应填 “复”。
3. 下面语段中依次填入关联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讨论犹如砺石, 思想好比锋刃。 两相砥砺将使思想更加锐利。
没有一个能对
你提出忠告的朋友,人
可以通过语言的交流而增长见识 , 因此,对一个人来说,
臧否:
13.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 4 分)
( 1)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翻译:
( 2)此悉贞良死节之臣
翻译:
14. 作者认为怎样才能“亲贤臣,远小人”?请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
( 3 分)
答:
五、现代文阅读 (共 30 分)
(一)阅读《故乡》 (节选),完成第 15— 18 题。 (共 14 分)
初三语文试卷 第 4 页(共 7 页)
出话。
○13 他回过头去说, “水生, 给老爷磕头。”便拖出躲在背后的孩子来,这正是一个廿年
前的闰土,只是黄瘦些,颈子上没有银圈罢了。“这是第五个孩子,没有见过世面,躲躲闪
闪……”
○14 母亲和宏儿下楼来了,他们大约也听到了声音。
○15 “老太太。信是早收到了。我实在喜欢 的了不得 ,知道老爷回来……”闰土说。
心态的变化。请按要求填写下表。 (3 分)
5. 考试结束,请将答题卡和试卷一并交回。
150 分钟。
一、选择。下面各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 ..符合题意,选出答案后在答题卡上用
2B
铅笔把对应题目的选项字母涂黑涂满。 (共 12 分。每小题 2 分)
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 襁.褓 (qi ǎng) B . 嗤.笑( chī) C. 妖娆.( ráo)
C.选段中运用“它们 ,, 像 ,, ”的排比、比喻,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山雀们轻捷、活跃、 美好的生活情态。
D .选段最后运用反问,加强语气,强调了山雀们因为生长在“这片深山广林”才能快乐 自由地歌唱。
二、填空 (共 8 分)
7. 默写( 5 分)
( 1)过尽千帆皆不是,
。(温庭筠《望江南》 )( 1 分)
地,它们跳跃像一群精灵轻移。为了欢乐,它们是忙碌的。难得的是有这片深山广林,要
不,这些喜欢唱歌的精灵向何处容身 ?
A . 选段中运用拟人的手法,用 雀顽皮可爱的特点。
“撒野”、“呼朋唤友”、“吵闹”,形象地写出了山
B .选段将山雀们的歌声比喻成“散乱地、急骤地、漫天撒来”的,把人“全身淋透”的 “音乐雨”,生动地写出了雨势大而急促的特点。
子及其帮凶的矛盾冲突,刻画了林冲对待压迫先是
① ,最后被迫奋勇复仇的形象;
再如我们学过的《
② 》,作者通过刻画
③ 与众军士的矛盾冲突,表现了他粗
暴急躁的性格特点。
三、综合性学习 (共 11 分)
为进一步了解东城区建设 “首都文化中心区” 的规划,学校组织学生开展了 “文化建
设在东城”的社会实践活动。请你完成以下任务。
亮的鸣声,让人来不及凝神,只感到一阵轻快的音乐雨,散乱地、急骤地、漫天撒来,直
把你全身淋透; 而后,雨过天晴,在你阴翳的心版上引进阳光,在你灰白的生命里加上色
彩,把你浸于奔放的欢乐而又有些淡淡的悒郁里 , 不是么 ?谁,面对着山雀子这么奢侈的自
由、这么天真的喜乐能不怅然呢 ?……它们飞翔像一阵旋风卷起,它们落下像一片云彩罩
46 号等这些被称为“胡同里的创意
工厂”的集聚区,已经成为东城区文化创意集聚发展特有的“符号”

特点:⑴



11. 班委准备根据“文化建设在东城”的主题出一期黑板报。请你综合以上材料为本期黑板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