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件有限空间及重点作业的组织措施和技术措施一、定义有限空间是指封闭或者部分封闭,与外界相对隔离,出入口较为狭窄,自然通风不良,易发生中毒、窒息、淹溺、灼烫伤、触电、坍塌、火灾、爆炸等事故的空间。
重点作业是指除有限空间作业外,其它风险较大,易发生高空坠落、落物伤害、机械损伤、人身触电、高压伤害等的生产作业。
二、有限空间及重点作业分类(一)有限空间作业包括:机舱、轮毂、叶片、电缆沟、化粪池的内部作业,出机舱作业,叶片、塔筒使用吊篮的作业。
(二)重点作业包括:更换发电机、齿轮箱、叶轮的起重吊装作业、转动系统、液压系统作业。
三、有限空间及重点作业分级根据风险度,有限空间及重点作业分三级进行管理。
(一)一级作业:叶片内部作业,叶片、塔筒使用吊篮的作业。
(二)二级作业:出机舱作业,更换发电机、齿轮箱、叶轮的起重吊装作业,化粪池内部作业。
(三)三级作业:机舱、轮毂、电缆沟内部作业,转动、液压系统的作业。
四、有限空间及重点作业组织措施(一)组织机构各单位、专业机构成立以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为组长、生产副总经理(总工程师)为副组长、安全生产职能部门和场站管理人员为成员的组织机构,负责有限空间及重点作业的审批、监护和保障工作,强化《有限空间及重点作业的组织措施和技术措施》执行的检查督导。
(二)作业审批1.一级作业需总经理批准;2.二级作业需副总经理(或总工程师)批准;3.三级作业需场站长批准;4.工作负责人在作业开工、结束时,第一时间向作业批准人汇报情况。
(三)作业监护1.一、二级作业必须设立第二监护人,一级作业由安全生产职能部门管理人员担任第二监护人,二级作业由场站管理人员担任第二监护人;2.三级作业不设立第二监护人,监护人要确保作业要求的技术措施和动态风险提示落实到位。
(四)作业授权各单位、专业机构对有限空间作业人员进行技能水平和持证、健康情况的综合测评,合格者授权有限空间作业;未经授权严禁进入有限空间作业。
(五)工作票管理严肃执行工作票制度、工作许可制度、工作监护制度、工作间断转移和终结以及恢复送电制度。
1.一、二级有限空间及重点作业必须制定和使用《有限空间及重点作业安全措施票》,由第二监护人负责填写并逐项检查落实情况;2.工作票上安全措施和危险点控制措施按照《风力发电工作票使用和管理标准》要求填写。
(六)人员数量进入有限空间的作业人员数量不得超过2人。
(七)安全教育和交底作业前,必须对工作负责人、监护人和作业成员进行有针对性的安全教育和交底,内容包括:作业环境的危险特性和安全要求,作业的管理程序和注意事项,内外联络方式和工具、仪器、个人防护用品的使用方法,应急救援措施与应急救援预案,防护、自救以及急救常识等。
(八)三讲一落实工作负责人熟悉有限空间作业的措施和方案,以及整个作业过程中存在的危险因素,作业前组织工作班成员结合现场实际,开展“三讲一落实”活动。
严禁对作业内容、危险因素和安全措施不清楚的人员参加作业。
五、有限空间及重点作业技术措施(一)防止人身触电事故按照《电力安全工作规程》要求,严格执行停电、验电、装设接地线、悬挂标识牌和围栏等技术措施,避免突然来电、触电、感电造成人身伤害。
(二)防止其它人身伤害分析作业存在的危险点,针对高空坠落、高空落物、触电、机械、高压等人身伤害,制定完善的安全措施,并确保全面落实。
(三)完善动态风险分析分析作业存在的动态风险,针对气候条件、作业环境、设备状况、人员状态等做出提示,正确应对作业条件的变化,确保作业风险可控在控。
(四)完善作业安全措施票各单位、专业机构要根据现场实际作业条件和风险因素,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一、二级作业,参照所列安全措施和动态风险,制定相应作业的安全措施票。
三级作业,参照所列安全措施和动态风险,填写工作票上的安全措施和危险点控制措施。
1.叶片内部作业的安全措施和动态风险提示安全措施:(1)风机控制切换到“就地”,悬挂标识牌;(2)检修作业叶片调整到水平位置;(3)锁定轮毂锁定装置,悬挂标识牌;(4)锁定叶片锁定装置,悬挂标识牌;(5)变桨控制装置停电,悬挂标识牌;(6)偏航控制装置停电,悬挂标识牌;(7)进入叶片时佩戴2条安全绳,移动时保证始终有一条安全绳固定在轮毂内部牢固位置;(8)叶片内部作业人员和外部通信畅通。
动态风险提示:(1)根据气象信息,雷雨天气不得作业;天气变化时,无论是否有雷暴,所有工作人员必须撤离风机;(2)风速超过12米/秒,不得作业;风速超过18 米/秒,所有工作人员必须撤离风机;(3)正确使用安全带、安全绳;佩戴劳动防护用品,如安全帽、工作服、防砸绝缘鞋、逃生装置等;(4)安全带、安全绳、安全帽及电气工器具合格;(5)人员持证符合要求,精神、身体状态良好;(6)照明满足要求,照明电压≤12V;使用电动工具或照明电压>12V时,应按规定安装漏电保护器;(7)根据作业环境,做好防止低温冻伤和高温中暑的措施;(8)进入叶片时要查看是否结冰并及时清理;(9)工作结束后,要及时检查工器具、更换备件等是否完整,不得遗漏。
固定叶片盖板后,方可离开。
2.叶片塔筒使用吊篮作业的安全措施和动态风险提:安全措施:(1)风机控制切换到“就地”,悬挂标识牌;(2)检修作业叶片调整到六点钟位置;(3)检修作业叶片角度调至合适位置;(4)锁定轮毂锁定装置,悬挂标识牌;(5)锁定叶片锁定装置,悬挂标识牌;(6)变桨控制装置停电,悬挂标识牌;(7)偏航控制装置停电,悬挂标识牌;(8)吊篮挂点正确,吊绳无缠绕和摩擦现象;(9)吊篮安装完毕后进行测试,吊篮运行正常;(10)地面设置地锚和风缆绳调节人员,配合位置调整和防止吊篮晃动;(11)吊篮底部固定绳缆和风缆绳与集电线路安全距离满足要求,否则线路停电,开关处悬挂标识牌;(12)其它工作人员不得在吊篮底部停留;(13)吊篮内作业人员和外部通信畅通;(14)吊篮内作业人员必须系好安全带;(15)使用的工具应装在随身的工具袋内,并系上保险绳,严禁高空抛扔传递。
动态风险提示:(1)根据气象信息,雷雨天气不得作业;天气变化时,无论是否有雷暴,所有工作人员必须撤离风机;(2)风速超过12米/秒,不得作业;风速超过18 米/秒,所有工作人员必须撤离风机;(3)正确使用安全带、安全绳;佩戴劳动防护用品,如安全帽、工作服、防砸绝缘鞋、逃生装置等;(4)吊篮、安全带、安全绳、安全帽及电气工器具符合要求;(5)人员持证符合要求,精神、身体状态良好;(6)根据作业环境,做好防止低温冻伤和高温中暑的措施。
3.出机舱作业的安全措施和动态风险提示安全措施:(1)风机控制切换到“就地”,悬挂标识牌;(2)偏航控制装置停电,悬挂标识牌;(3)出机舱作业人员佩戴2条安全绳,移动时保证始终有一条安全绳固定在牢固构件上;(4)作业人员出机舱后要关好天窗;(5)出机舱作业人员和其它工作组人员通信畅通。
动态风险提示:(1)根据气象信息,雷雨天气不得作业;天气变化时,无论是否有雷暴,所有工作人员必须撤离风机;(2)风速超过12米/秒,不得作业;风速超过18 米/秒,所有工作人员必须撤离风机;(3)正确使用安全带、安全绳;佩戴劳动防护用品,如安全帽、工作服、防砸绝缘鞋、逃生装置等;(4)安全带、安全绳、安全帽及电气工器具符合要求;(5)成员持证符合要求,精神、身体状态良好;(6)根据作业环境,做好防止低温冻伤和高温中暑的措施;(7)出机舱时要查看是否有结冰,防止跌滑;(8)工作结束后,要检查工器具、更换备件等是否完整齐备,不得遗漏。
关闭天窗,方可离开。
4.更换发电机、齿轮箱起重吊装作业的安全措施和动态风险提示安全措施:(1)风机控制切换到“就地”,悬挂标识牌;(2)将机舱调整至适合作业位置;(3)锁定轮毂锁定装置,悬挂标识牌;(4)偏航控制装置停电,悬挂标识牌;(5)在吊装作业现场设立安全工作警戒区;(6)吊车工作前检查起重机回转范围内无障碍物;(7)开始吊装前,吊车应先试运转,检查各机构的工作是否正常稳定,制动装制是否灵敏可靠;(8)起吊前应先进行试吊,检查各部位的受力情况,确认后方可起吊;(9)吊物的风缆绳与集电线路安全距离满足要求,否则集电线路停电,开关处悬挂标识牌;(10)工作人员不得在吊臂、起重物下及受力索具附近停留或通过;(11)风机底部及顶部作业人员通信畅通。
动态风险提示:(1)根据气象信息,雷雨天气不得作业;天气变化时,无论是否有雷暴,所有工作人员必须撤离风机;(2)风速超过10米/秒,不得作业;风速超过18 米/秒,所有工作人员必须撤离风机;(3)正确使用安全带、安全绳;佩戴劳动防护用品,如安全帽、工作服、防砸绝缘鞋、逃生装置等;(4)安全带、安全绳、安全帽及电气工器具符合要求;(5)人员持证符合要求,精神、身体状态良好;(6)照明满足要求,照明电压≤12V;使用电动工具或照明电压>12V时,应按规定安装漏电保护器;(7)起重机械及吊具良好,具有检验合格证明;(8)起重机械的操作人员资质符合要求;(9)根据作业环境,做好防止低温冻伤和高温中暑的措施;(10)工作结束后,检查工器具、更换备件等是否完整齐备,不得遗漏。
所有盖板恢复完毕,方可离开。
5.更换叶轮起重吊装作业的安全措施和动态风险提示安全措施:(1)风机控制切换到“就地”,悬挂标识牌;(2)将机舱调整到适合作业位置;(3)将一只叶片调整到六点钟位置;(4)锁定轮毂锁定装置,悬挂标识牌;(5)偏航控制装置停电,悬挂标识牌;(6)在吊装作业现场设立安全工作警戒区;(7)吊车工作前检查起重机回转范围内无障碍物;(8)开始吊装工作前,吊车应先试运转,检查各机构的工作是否正常稳定,制动装制是否灵敏可靠;(9)起吊前应先进行试吊,检查各部位的受力情况,确认后方可起吊;(10)吊物的风缆绳与集电线路安全距离满足要求,否则集电线路停电,开关处悬挂标识牌;(11)工作人员不得在风机底部、吊臂下方、起重物下及受力索具附近停留或通过;(12)风机底部及顶部作业人员通信畅通。
动态风险提示:(1)根据气象信息,雷雨天气不得作业;天气变化时,无论是否有雷暴,所有工作人员必须撤离风机;(2)风速超过8米/秒,不得作业;风速超过18米/秒,所有工作人员必须撤离风机;(3)正确使用安全带、安全绳;佩戴劳动防护用品,如安全帽、工作服、防砸绝缘鞋、逃生装置等;(4)安全带、安全绳、安全帽及电气工器具符合要求;(5)人员持证符合要求,精神、身体状态良好;(6)照明满足要求,照明电压≤12V,使用电动工具或照明电压>12V时,应按规定安装漏电保护器;(7)起重机械及吊具良好,具有检验合格证明;(8)起重机械的操作人员资质符合要求;(9)叶轮着地和起吊时起重机械的配合满足要求;(10)根据作业环境,做好防止低温冻伤和高温中暑的措施;(11)工作结束后,检查工器具、更换备件等是否完整齐备,不得遗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