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劳动经济学B答案

劳动经济学B答案

绝密★启用前
华南师范大学自学考试本科教育与高职高专教育相沟通2013年7月
委考课程《劳动经济学》试卷
(课程代码:03323)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1.B
2.C
3.C
4.A
5.A
6.C
7.B
8.A
9.A 10.B 11.C l2.A l3.C l4.C l5.A 16.C l7.C
l8.C l9.A 20.A 2l.B 22.C 23.A 24.A 25.B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26.ABCD 27.ABCDE 28.ABC 29.ABD 30.CDE
3l.ACE 32.ABCDE 33.ABCDE 34.ABC 35.ABCDE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
36. 劳动时间:劳动时间又称工作时间,是指劳动者从事有酬性社会劳动所花费的时间。

37. 相对工资:工资水平决定于维持工人自身及其家属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总价值或价格。

38. 货币政策:货币政策是指政府以控制货币供应量为手段,通过利率来调节总需求水平,以促进充分就业、稳定物价和经济增长的一种宏观经济管理对策。

39. 洛伦茨曲线:为了描述社会收入分配差异状况,美国统计学家M·洛伦茨提出了判断分配均等程度的方法,以发明者命名,称为洛伦茨曲线。

40. 周期性失业:又称为需求不足失业,是指由于经济运行总是处于周期性的循环状态,从而对就业需求产生周期性波动而形成的失业。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41、企业长期劳动力需求有哪些特点?
长期劳动力需求则是指在企业的一切生产要素,不论是资本、技术,还是劳动力要素都是可变的,即任何条件都可能变化时对劳动力的需求。

长期劳动力需求曲线比短期劳动需求曲线平缓,这也意味着长期劳动力需求比短期劳动需求弹性大。

当工资率提高时,长期和短期比较,劳动力需求下降得更多;反之,工资率下降时,长期与短期比较,劳动力需求增加得更多。

42、左右当事者做出就业与否、转换工作与否、退休与否的经济性动机是什么?
人们在选择就业单位时,除了要考虑自己的工作兴趣之外,就是工资、劳动时间、劳保福利等雇用(劳动)条件。

此时考虑的劳动条件不仅是当时的状态,还包括未来是什么样子,即准备去就业的企业将来会怎么样,自己升职、升薪的可能性等。

43.人力资本的特点是什么?
1、人力资本是寓寄在劳动者身上的一种生产能力。

人力资本通常是以劳动者所具有的知识、技能、资历和工作经验与熟练程度表现出来的,即表现为劳动者的生产能力。

2、人力资本的所有权不具备转让或继承的属性。

44.劳动力市场制度结构包括哪些要素?
(一)最低劳动标准。

(1)最低工资标准。

1、最低工资标准。

2、最长劳动时间标准。

3、其他劳动条件标准。

(二)最低社会保障。

(三)工会。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45.劳动参与率的含义是什么?哪些因素影响劳动力参与率的变化?
劳动力参与率是研究劳动就业状态的重要指标,反映一定范围内的认可参与市场性劳动的程度。

劳动力参与率只是测度和反映人口参与劳动程度的指标,其本身并不是影响人口参与劳动的因素,而是社会的、家庭的经济因素影响劳动参与的选择和决策,再通过劳动力参与率的变化影响劳动力供给。

影响劳动力参与率的因素包括以下几方面:
(一)教育制度与教育供给规模:劳动者受教育时间的长短对劳动力参与率有直接的影响。

(受教育时间短,劳动参与率高。


(二)工资政策及工资关系:按劳分配规律的一个很重要内容是,以社会劳动为尺度,按照劳动者提供的劳动数量和质量分配个人消费品。

(青少年延长学习年限,推迟就业,使劳动力参与率下降或缓慢增长。


(三)工资水平:工资水平是调节劳动力供给与劳动力需求的经济杠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工资水平直接影响劳动力的供给。

(工资水平越高,劳动参与率越高)
(四)个人非劳动收入(非劳动收入上升,劳动参与率下降)
(五)居民家庭生产率的变化(家庭生产率提高,劳动参与率下降)
(六)社会保障制度(普及型社会保障制度会降低劳动参与率,就业相关社会保障制度刺激劳动参与率的提高)
(七)宏观经济状况(经济衰退时,劳动参与率下降)
(八)其他因素(社会文化,风俗习惯等)
46.影响劳动力流动的因素有哪些?
影响劳动力流动的因素有很多,有社会历史因素,也有文化因素,但是对劳动力市场中劳动力的流动影响最大的因不比还是经济因素。

经济因素通过以下各种因素发挥作用的。

(一)年龄。

1、年龄越大者收回投资的年限越短。

2、年龄较大的人往往拥有较多的人力资本。

3、年龄较大者流动成本高于年轻人。

(1)年轻人自身财物较少,携带方便,流动比较容易。

而年长者往往携带家什较多,搬家费用高,流动不易。

(2)年轻人的工作年限和收入水平通常低于年长者,所以养老金对其的吸引力往往较小。

而对年长者而言,这类机会成本则较大。

(3)年轻人流动的心理成本低于年长者。

(二)家庭。

劳动力流动成本会随家庭规模的扩大而成倍增加。

(1)未婚比已婚更易流动;(2)妻子就业阻碍着流动;(3)妻子就业时间越长,家庭越不易流动;(4)有学龄儿童的家庭不易流动。

(三)教育。

教育是同一年龄群体内部影响流动性大小的重要因素。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学历越高,越有可能流动。

(四)流动的距离。

1、距离越远,可能流动的劳动力获得工作机会的住处越有限。

2、流动的实际距离越远,流动费用及流动后探望亲友和家属的交通费、流动的心理成本都会越多。

(五)失业率。

1、有失业者存在的家庭比其他家庭更有可能流动。

2、地区的失业率与劳动力流出成正相关关系。

(六)职业许可制度。

(七)国家和地方政策影响劳动力的流动。

(八)国际环境。

(九)工会。

(十)流入地的环境质量和气象状况。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