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


(2)数学教育的作用
“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素养是现代社会 每一个公民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作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 要组成部分,数学教育既要使学生掌握现代生活和学习中所需 要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更要发挥数学在培养人的思维能力和创 新能力方面不可替代的作用。”
2.关于数学课程的“基本理念”
1.重新撰写“前言”
数学的意义与价值 数学教育的功能
数学课程的性质
数学课程的基本理念
数学课程设计思路
? “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是培养公民素 质的基础课程,具有基础性、普及性和发 展性”,“义务教育的数学课程能为学生 未来生活、工作和学习奠定重要的基础”
,进一步明确了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在 提高公民容 3 学与教的活动 4 学习评价
5 信息技术
《标准》提出:“数学课程应致力于实现义务教 育阶段的培养目标,要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 个性发展的需要。 使得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 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
《纲要》要求:“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 本要求。要关心每个学生,促进每个学生主动地、 生动活泼的发展,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 规律,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
课程目标的四个维度
知识技能
课程目标的 具体阐述
数学思考 问题解决
情感态度
数学思考:
?建立数感、符号意识和空间观念,初步形成几何 直观和运算能力,发展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
?体会统计方法的意义,发展数据分析观念,感受 随机现象。
?在参与观察、实验、猜想、证明、综合实践等数 学活动中,发展合情推理和演绎推理能力,清晰 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 同发展的过程,有效的数学教学活动是学生 学与教师教的统一。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体 ,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 者。”
3.关于数学课程目标
《标准》(2011年版)对课程目标进行 了完善,在具体表述上做了修改,更加凸显 了课程改革倡导的使学生经历数学学习过程、 学会数学思考等。
1.关于数学的意义和数学教育的作用
(1)数学的意义
“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数学与人类的 发展和社会进步息息相关,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数 学更加广泛应用于社会生产和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数学作为 对于客观现象抽象概括而逐渐形成的科学语言与工具,不仅是 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的基础,而且在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的发 展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特别是20世纪中叶以来,数学与 计算机技术的结合在许多方面直接为社会创造价值,推动者社 会生产力的发展。”
(1)“基本理念”的意义
课程理念是关于课程的目标、内容、教与学、 评价等的基本认识和观点,是统领课程的指导思想, 理解它有助于教师树立正确的数学课程观,从思想 观念的层面更好地把握课程标准。
(2)“基本理念”的内容 《标准》(2011年版)的课程理念由实
验稿的六个方面表述为五个方面:
1 课程的核心理念
概述
课程目标的结构
课程目标
总体目标
具体 阐述
能技识知 考思学数 决解题问 度态感情
段学一第 段学二第 段学三第
学段目标
总体目标
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能: 1. 获得适应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数学的
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
2. 体会数学知识之间、数学与其他学科之间、数学与 生活之间的联系,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进行思考, 增强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 能力。
描述过程目标的行为动词,包括“经历、体 验、探索”等术语。
案例增加了详细的说明和解答,使案例能更 好地发挥对课程内容含义的阐释及对教师实施过 程的指导,并对案例进行统一编号,便于查找和 使用。
二、基本理念与目标
1.关于数学的意义和数学教育的作用 2.关于数学课程的“基本理念” 3.关于数学课程目标
2.整合三个学段的“实施建议”
为了避免行文的重复、进一步突出义务教 育阶段数学教育的完整性,《标准》(2011年 版)将原来分三个学段撰写的实施建议进行了 整合,三个学段统一撰写了教学建议、评价建 议和教材编写建议,并增加了课程资源开发与 利用建议。
3.将“行为动词”和“案例”等统一放入附录
描述结果目标的行为动词,包括“了解、理 解、掌握、运用”等术语。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 (2011年版)研读
《标准》修订的原由
2001年颁布了《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 (实验稿)
十年后
2011年底经教育部批准 2012年初颁布了《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 (2011年版)
课程良性循环发展的系统
课程的研究设计
课程的确定
评价与反馈
课程的实施
修订过程
? 第一阶段(2005年5月-2006年3月):组建课标修订组 ;展开基础调研;召开研讨会确定修订原则、工作方 案和具体分工
3. 了解数学的价值,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好 数学的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具有初步的 创新意识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双基”
?基础知识 ?基本技能
“四基”
? 基础知识 ? 基本技能 ? 基本思想 ? 基本活动经验
“双基”发展为“四基”
1.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需要 2.实现三维目标的需要 3.教育要“以人为本”的需要
“四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基 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数学教学的主要载体,需要花费较多 的课堂时间;数学思想则是数学教学的精髓,是统领课堂 教学的制高点;数学活动是不可或缺的教学形式与过程。
“两个能力”
?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
“四个能力”
?发现问题 ?提出问题 ?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
? 第二阶段(2006年3月-2006年9月):初稿的整理、集 中或分散的征求意见
? 第三阶段(2006年9月-2011年12月):修订
对《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 (2011年版)的认识
一、体例与结构 二、基本理念与目标 三、若干核心概念 四、第三学段的课程内容
一、体例与结构
本次修订,在保持《标准》(实验稿)基 本体例不变的基础上,在结构上有以下调整。 1.重新撰写“前言” 2.整合三个学段的“实施建议” 3.将“行为动词”和“案例”等统一放入附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