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胶砂流动度法检测需水量比和减水率试验详解(苍松书屋)

胶砂流动度法检测需水量比和减水率试验详解(苍松书屋)

胶砂流动度法
检测煤灰需水量比和减水剂减水率试验详解
粉煤灰需水量比,外加剂减水率比是混凝土质量稳定性影响较大的两个因子,因此我们将探讨粉煤灰需水量比及外加剂减水率比进场验收试验方法。

现在深圳市大部分搅拌站对这两个试验都采用水泥净浆流动度的方法进行,由于净浆流动度的大小直接取决于净浆中游离水含量的比例,而胶砂流动度法的结果不单取决于游离水的比例还取决于浆体粘性、浆体表面张力、骨料和浆体之间的切应力等因素。

依此相比净浆,胶砂更能接近混凝土的真实状态,若能采用胶砂流动度来作为进场验收的试验方法,对混凝土质量控制更有帮助。

下面我们将探讨这两种试验的区别。

一、净浆流动度试验试验方法及结果判定。

1,原理:采用老规范中外加剂匀质性检测中,对外加减水率判定,试验方法。

2,材料(1)水泥:实际生产过程中材料留样水泥,每次同时留样三桶,用留样桶密封留存。

3,仪器设备(1)天平,(1)天平,最小分度值不大于0.1g 。

(2)胶砂搅拌机,(3)玻璃板。

4,试验步骤
(1)净浆配比
水泥/g 粉煤灰/g 减水剂/g 水/g 减水率试验净浆300 - 6 87
需水量比试验胶砂210 90 6 87
新版标准中已经取消了此项标准,标准委员会说明为此标准因为所采用水泥瓶中的不同,以及水泥新鲜度的不同误差较大。

5,结果处理。

当试验净浆流动度大于200mm,表示此次试验的减水剂的减水率符合验收要求;当试验净浆流动度大于180mm,表示此次试验的粉煤灰的需水量比符合验收要求,否则则不符合验收要求,做退货处理并做好详细记录。

二:胶砂流动度试验方法及结果判定。

1,原理:参照GB/ T2419,测定试验胶砂和对比胶砂的流动度,以二者流动度达到160mm-165mm时的加水量之比来测定减水剂的减水率或粉煤灰的需水量比。

2,材料(1)水泥:实际生产过程中材料留样水泥,每次同时留样三桶,
用留样桶密封留存。

(2)ISO 标准砂。

3,仪器设备(1) 天平,(1) 天平,最小分度值不大于0.1g 。

(2) 胶砂搅拌机,(3) 流动度跳桌 。

4, 试验步骤 (1)胶砂配比
国标方法
改良后的方法
取完后须放置24小时以上,温度须低于35℃。

每次试验均采用同一批水泥。

(2)空白试验方法,搅拌后的试验胶砂按GB/T2419测定流动度,当流动度在160mm-165mm 范围内,记录此时对比胶砂的加水量L1和流动度,对比胶砂用水量每次水泥有变动时需重新试验一次,每次空白试验24小时内有效。

(3)减水剂减水率试验按合同约定减水率进行试验,如未约定则按照18%的市场常规减水率进行合格性检测,胶砂用水量采用对比胶砂用水量的82%,即0.82*L1;粉煤灰需水量比试验胶砂用水量采用对比胶砂用水量的100%,即1.00*L1。

水泥/g 砂/g 粉煤灰/g 减水剂/g 水/g 流动度mm 对比胶砂(空白试验)
250
750 - - L1 130-140 煤灰需水量比试验胶

175
750 75 - L 130-140 对比胶砂(空白试验) 450 1350 - - M 0 175-185 减水率试验胶砂
450
1350
-
9(2%)
M 1
175-185
水泥/g
砂/g 粉煤灰/g 减水剂/g
水/g
流动度
对比胶砂(空白试验) 250 750 - - L1 160-165(H 1) 减水率试验胶砂 250 750 - 6 0.82L1 ≥ H 1-5 需水量比试验胶砂
175
750
75
-
1.00L1
≥ H 1-5
5,结果处理。

考虑到试验误差,将胶砂流动度测量误差定为±5mm。

当试验胶砂流动度大于空白试验流动度-5mm,表示此次试验的减水剂的减水率或粉煤灰的需水量比符合验收要求;当试验胶砂流动度小于空白流动都-5mm,表示此次试验的减水剂的减水率或粉煤灰的需水量比不符合验收要求,做退货处理并做好详细记录。

三、实际试验验证
我们对以上两种试验方法,对不同批次的原材料,采用同两个批次水泥分别进行了试验,试验结果如下:
试验项目粉煤灰入厂时

外加剂入厂时

样品编

净浆流
动度
(mm)
胶砂流动度
(mm)
粉煤灰需水量比3月12日3月13日A1 190 175 3月13日3月13日A2 160 185 3月13日3月13日A3 175 175 3月12日3月13日A4 190 215 3月12日3月13日A5 175 195 3月13日3月13日A6 165 195
外加剂减水率3月10日B1 145 160 3月8日B2 165 170 3月4日B3 170 165 3月13日B4 170 140 3月5日B5 170 175 3月14日B6 170 175
备注1、基准水泥用水量113g,流动度160mm。

2、试验胶砂试验用水量,粉煤灰需水量比设定初始值为105%,外加剂减水率18%
试验项目粉煤灰入厂时

外加剂入厂时

样本编

净浆流
动度
(mm)
胶砂流动
度(mm)
粉煤灰需水量比3月12日3月13日A1 215 185 3月13日3月13日A2 200 180 3月13日3月13日A3 200 180 3月12日3月13日A4 225 215 3月12日3月13日A5 215 190 3月13日3月13日A6 165 190
备注 1、基准水泥用水量120g,流动度160mm。

2、试验胶砂试验用水量,粉煤灰需水量比设定初始值为100%,
外加剂减水率18%
四:结果分析:
1、不同批次水泥在净浆流动度试验上波动较大,砂浆较小。

两次用旧方法试验煤灰流动度结果差值最大值为A5号样本40mm,最小为A6号样本0mm,差值的平均值为27.5mm;用心方法差值的平均值为0 mm。

2、胶砂法对净浆法在不同基准水泥的情况下对煤灰不同样本的质量优劣的
水泥1号样本水泥2号样本
序号净浆流动度(mm) 样本名称净浆流动度
样本名称
(mm)
1 190 A1,A4 225 A4
2 175 A3,A5 215 A1,A5
3 165 A6 200 A2,A3
4 160 A2 16
5 A6
水泥1号样本水泥2号样本
样本名称
序号砂浆流动度(mm) 样本名称砂浆流动度
(mm)
1 215 A4 215 A4
2 195 A5,A6 190 A5,A6
3 185 A2 185 A1
4 17
5 A1,A3 180 A2,A3
样本已经不符合原有的排序位置,而采用砂浆流动度试验只有两个样本即A1和A2两个样本对换了排序位置。

(红色标注的为排序发生变化的样本)
3、胶砂法相对净浆法可扩大检测的精度,即可扩大不同样本间的检测结果
的幅度和标准差,如用一号水泥样本胶砂法结果的标准差和平均绝对偏差均高于净浆法。

4、不同的水泥样本不单影响结果的序列,还严重影响了结果的样本的精度,如二号水泥结果无论是胶砂法还是净浆法的标准差和平均绝对偏差均大于一号水泥的结果。

4、砂浆法检测外加剂减水率精度较高。

按照砂浆法做出的结果中检测出一组不合格。

(红色标注部分为不合格)。

样品编号 净浆流动度(mm) 胶砂流动度(mm)
1号水泥样 煤灰需水量比
A1 190 175 A2 160 185 A3 175 175 A4 190 215 A5 175 195 A6 165
195
标准差
12.42 15.17 平均绝对偏差 9.44
11.67
1号水泥样 外加剂减水率
B1 145 160 B2 165 170 B3 170 165 B4 170 140 B5 170 175 B6 170
175
标准差
10.00 13.20 平均绝对偏差 6.67
9.44
2号水泥样 煤灰需水量比
A1 215 185 A2 200 180 A3 200 180 A4 225 215 A5 215 190 A6 165
190
标准差
21.13 13.04 平均绝对偏差
15.00
8.33。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