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某办公楼设计任务书

某办公楼设计任务书

金融城项目功能设计任务书[终稿]4.1电梯初步要求4.8.1需要布置垂直交通系统,用作办公设备、生活用品、器材、职员等在楼层间的交通和运输。

服务性的专用货梯应与客梯分离,同时用作消防用梯。

客梯将进行装修,并配合智能卡控制出入。

电梯的容量,布置与尺寸应争取运输的最大效率,并具有灵活性,满足所有楼层中一个或多个用户的使用需要。

4.8.2应根据有效办公面积和居住密度确定合理的电梯分布方案,确认合适的电梯有效服务方式、数量和运行速度。

人口密度估算基本标准可根据:•金融交易空间4~6 m²使用面积/人•开放办公空间14 m²使用面积/人4.8.3服务电梯应服务于所有楼层。

建议服务电梯的载重量最少应达到1350公斤。

电梯轿箱至少要能容纳尺寸为1.95米宽x 1.75米深的货物,门宽至少为1.25米。

4.8.4客梯应服务于每个出租层。

主要载客电梯载重在运输高峰期,等候时间不应超过30秒。

4.8.5客梯轿箱应具精心设计的梯门开关控制和室内装璜,并便于维护。

轿箱有内置LCD显示楼宇信息。

4.8.6电梯应有触摸式面板并满足残疾人使用需要,建筑师应确保电梯的设计符合当地规范要求。

4.8.7考虑贵宾出入和服务地下金库的专用客梯,1350公斤载重量。

4.8.8地下停车场和首层大堂间设转换客梯,并由智能卡控制出入。

1电力系统6.1高压系统双电源供电通过联络开关进行双路互联;低压系统双电源自投自复,互为备用;6.21#后备应急发电机在双路高压系统同时停电情况下能自动投入运行(15秒),满足大厦办公区域计算机房的需要(含计算机房专用空调机组需要)。

建议发电机容量需满足以下标准:-办公楼为20伏安/平方米-交易大厅为60伏安/平方米-会议大厅为20伏安/平方米。

6.32#后备应急发电机在双路高压系统同时停电的情况下亦应于15秒内投入进行,满足消防系统供电,应急照明系统供电(办公区域应有30%的照明通过应急系统投入);6.4照度:控中心应设UPS电源设备;6.6供电容量:110W/建筑平方米6.7避雷系统:除安装防落地雷、侧击雷等避雷网/带,应设有防止感应雷的设施;2供暖、供气和空调设施要求7.1概述7.1.1空气调节系统采用风机盘管与新风系统相结合的冷/热水热交换系统,可采用四管制系统。

办公区域风机盘管采用卧式吊顶暗装方式。

7.1.2特殊部位(计算机房)应设有专用365天/年、24小时/天运转的制冷机组;建议使用风冷式水冷机组,其机组安装于顶层天面。

7.1.3目前夏季室外温度逐年升高,所以设计中应考虑夏季干球温度需大于33.2℃,具体高温情况需以气象台温度为依据;7.1.4建议室内设计参数:7.2性能与系统建议7.2.1从绿色环保角度出发,建议采用一次洁净能源作为制冷机组动力,即可选用直燃式吸收机组或电制冷机组;7.2.2因二环沿线有市政热水管线,故采暖热水可进行水交换后供给所使用的区域;7.2.3由于首层高度比标准层高,所以采暖设计时需考虑热空气比重低于冷空气,则首层大堂需考虑采用落地式风机盘管的供暖系统,解决其热循环问题。

其大堂入口处应考虑安装热风幕以隔绝冷空气的侵入。

7.2.4为今后物业管理创造条件,每个楼层的空调冷热水的循环水管进口处需安装电磁阀,由楼宇自控系统控制,以满足有超出规定供应空调时间的客户有偿服务的需要;7.2.5在独立的计算机房供冷系统中,因发热设备较多,设计冷量需大于一般办公室。

建议冷量按150大卡/平方米考虑,或在计算室内设备的总发热量后再确认其制冷冷量值。

7.2.6为节省能源,房间的回风在排至大气以前要经过一个循环盘管的热量回收系统,然后将排风送至机房、车库,利用排风余温改善此处环境,并用来提供此处作为新风;7.2.7由于本大厦将出售或出租给不同的业户,每个业户办公区域的格局均不相同,则空气调节房间较多,且每个房间要求单独调节,所以建议采用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而可在会议中心、大开间的交易中心采用变风量系统。

7.2.8制冷机组a直燃式吸收机组或电制冷机组选型比较。

•制冷机由正式生产制冷机的厂所生产,而且需要超过十套同机冷量,同类型机组生产经验,且每套冷冻机有不少于五年运行记录。

•建议选用美国产品。

b室内热负荷较大,所以设计冷量应大于90Kcal/建筑平米。

c为了不同功能的建筑物客人不同的需要,从降低能耗服务便捷角度出发,设备选型中需考虑,大中型制冷机组相结合(其中有一台200冷吨制冷机组,以满足小范围房间的特殊需要)。

d不同建筑群有独立供冷/热系统,但不同建筑物之间管道又能连通,可以互补,互为备用。

e为节约能源,冷却水塔建议选用自喷雾式冷却塔,可考虑安装于低层写字楼天面。

3给排水系统8.1生活冷水供应系统:8.1.1建议双路城市供水管8.1.2供水方案:城市供水快速过滤器生活消防合用水池紫外线消毒提升泵用水点(洗手间、茶水间、设备间、餐厅)8.1.3建议生活消防合用水池优点:•保证消防用水、生活用水与消防用水水池取水点有高差;•消防水箱与生活水箱合用,产生流动效果,消防水箱与生活水箱分别使用,消防水池内水质将变质产生臭味。

8.1.4建议茶水间饮用水方案:提升水泵过滤软化反渗透茶水间饮用水(冷饮用水或安装电开水器)废水空调制冷系统补水8.2生活热水供应系统:•为节省能源,办公区域洗手间建议安装电加热器;•吸收制冷/供热机/城市外网热源供给职工浴室、餐厅用热水。

8.3排水系统:•污水及粪便污水经化粪池后排放至市政污水系统•餐厅污水、洗车水经隔油池排放至市政污水系统•雨水排至市政雨水管8.4天然气8.4.1通过天然气公司调压站提供8.4.2天然气供给:•餐厅•专用锅炉-加湿8.5卫生间布局8.5.1为将办公区域、公共部分、人员行走提供最方便的捷径、男女洗手间对称布置;8.5.2女洗手间座便数量应适当多于男洗手间,厕格及小便器应隐蔽於正门视线;8.5.3首层和会议中心应设置残疾人洗手间;8.5.4还要考虑高层管理人员专用洗手间,并配淋浴设备,其专用洗手间可安装于核心筒位置。

8.6废弃物处理系统8.6.1办公区域:设分类垃圾箱,建议分为三类:纸张、可再生物及对环境有污染物8.6.2餐厅区域:•湿物垃圾间应做防渗措施•湿物垃圾间夏季应有降温措施8.6.3餐厅、厨房和垃圾间废气在屋顶排至大气,其室内形成负压,通过大门上格栅进入室外新风。

8.7中水处理系统回收洗手间的洗手废水,通过毛发过滤、砂滤、爆汽、微生物处理、活性碳过滤、加消毒剂处理和经紫外线杀菌后用于灌溉、洗车和冲洗座便器。

4通讯设施的初步要求(通信自动化CA系统)9.1有线通讯系统9.1.1通过公网路由、光纤直接接驳大厦;9.1.2大厦内设立独立支局,局内设施由电信局负责,总架构由二级网络构成,固定电话使用数量为:每10平方米使用面积设2~4个电话端口,交易大厅每10平方米使用面积设3~5个电话端口。

9.1.3通过光端机设数据通讯端口;9.2卫星通讯系统向使用者提供远距离图象、数据通信功能,至少两个卫星接收站,或设置一套多波束卫星接收站及一套卫星收发站。

提供多用户规程和信令处理。

支持双向数据、语音、图象及其他综合信息业务。

9.3会议系统设置大厦内会议中心计算机网络系统,实现会议电视系统,满足客户召开不同类型电视会议需要,设置同声传译系统、会议即时发言和表决系统。

会议中心休息室、大厅设置公共电话。

9.3.1会议系统要求:•设会议电视系统,满足客户召开不同类型电视会议需要。

•具有远距离实时语音和图象的双向通信。

•建筑物内实现内部电视系统。

9.3.2会议系统功能:•电视会议系统•会议扩声系统•同声传译系统•会议即时发言系统•会议表决系统•投影系统9.4无线通信系统•设无线用户接入网(要求全覆盖,无死角)•功能要求:与公用电话网连结,与计算机局域网连结,与综合业务数据网相连,与全球移动通信网相连。

•建筑群区域内设置微小区域无绳通信(电话)系统,为通话者提供(主叫或被叫)双向信息通信,并在各楼层设置必须的收发机站。

9.5网络系统•根据功能需求,具有扩展升级空间和性能的增加。

•具有对BAS与总系统集成的信息交换支撑能力。

•作为OAS运作的支撑环境,必须充分考虑OAS功能需求。

•需确立本地网络安全性的措施。

9.6.2布线系统:综合线缆系统,传输建筑群内各智能化子系统内部及相互间信号。

•建议:采用结构化布线系统(SCS)•要求:各子系统的布线(含SCS和其它布线)的路由和维修空间统一考虑。

•根据空间电磁干扰强度、住处安全管理要求,选用合适的缆线和联结部件。

•SCS线缆、信息插座、跳线架、光缆和光纤接口都应根据所属功能子系统的要求选用并综合配套。

应考虑施工、维护和管理的方便,以及建筑美学要求,SCS信点富余量应大于20%。

9.7建筑智能化系统9.7.1楼宇自动控制:根据需要,安装多个监控点,分为温度控制、遥控报警和照明控制、水位控制。

9.7.2温度控制:•供暖系统•制冷设备•空调设备9.7.3监视遥控:a水温•冷却水:包括排污器、风机控制•冷冻水•采暖热水b气温•室外•室内c风量•变风量控制•过滤器监测•风机监测d湿度:室内湿度控制9.7.4照明控制:•外围照明•公共走廊•大堂•车库照明5保安系统初步要求:(保安监控SS系统)10.1闭路电视保安监控系统(数字化监控设备有充足的内存);10.2周边防范系统,通道控制和报警监控;10.3玻璃探测系统;10.4巡更系统;10.5停车场自动管理系统;10.6出入口监控门禁系统;10.7无线对讲系统;10.8内部通信系统。

6消防系统要求:11.1消防灭火系统•室内外消火栓,自动喷水灭火,预作用干式喷淋,低压二氧化碳气体灭火;•机械排烟系统。

11.2火灾报警系统:(消防报警和控制FAS系统)•火灾探测系统,烟、温度探测及故障自诊断系统;•烟光、温光复合探测报警,线路、短路、开路自诊断系统;•烟雾浓度探测,火情自判断系统。

声光同步报警系统。

11.3消防联动系统:•火灾时电梯迫降,消防泵强制启动,正压送风和排烟联动;•空调机组联动,防火卷帘门控制,防火电锁门释放;•背景音乐强制切换。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