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炉脱硫吸收塔改造案1、工程概况华光发电有限责任公司2×600MW机组脱硫系统增容改造工程总承包为圣洁能源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3炉本次工程增容改造容有:吸收塔增容改造1座,总体抬高6m;吸收塔入口、出口烟道改造;增加喷淋层2层和循环泵2台;增加氧化风机1台,氧化风管路改造;拆除更换膏浆液泵2台;拆除更换膏旋流站1台;拆除更换灰浆液泵2台;拆除更换回收水泵1台。
吸收塔原喷淋层、除雾器等检修;原循环泵、脉冲悬浮泵入口滤网更换;增加FGD入口烟气事故喷淋降温系统;吸收塔浆液管道、工艺水管道、空气管道改造及优化布置;电梯与吸收塔衔接部分改造。
塔本体改造涉及到的其他工作,包括连接的楼梯平台、管道、阀门、防腐、保温等。
电气系统、热控系统、CEMS等的新增和改造。
土建工程基础和风机房的新增和改造。
2、编制依据2.1 《电力建设施工质量验收及评价规程》第2部分:锅炉机组DL/T 5210.2—2009)2.2 《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火力发电厂部分)DL5009.1-20022.3 《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锅炉机组篇)2.4 《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GB50205-20012.5 《火力发电厂焊接技术规程》DLT869-20042.6 《钢制焊接常压容器》JB/T4735-19972.7 《立式圆筒形钢制焊接储罐施工及验收规》GB50128-20052.8 《电力建设安全健康与环境管理工作规定》2.9 《建筑钢结构焊接技术规程》JGJ81-20022.10《火力发电厂烟风煤粉管道设计技术规程》DL/T5121-20002.11《承压设备无损检测》JB/T4730.1~4730.6-20052.12施工图纸及相关资料3、施工前准备工作3.1技术准备:3.1.1组织技术人员、施工人员认真进行图纸初审、会审,编写指导性、可操作性强的作业指导书,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安全交底。
3.1.2选择符合图纸设计意图和便现场施工操作的施工工艺。
3.1.3组织技术人员、施工人员认真学习有关规程、规、标准。
3.1.4制定本单位的质量保证体系、安全保证体系,及确保体系有效运行的相关办法。
3.2设备、材料准备:向甲提交设备供货计划,组织原材料(辅助材料)进场,及时申报检验。
并对到货设备、材料进行外观质量检查和材料跟踪记录。
3.2.1与供货沟通供货式及生产规格等,根据生产规格确定吸收塔本体排版图。
3.3 施工组织根据施工特点,以安装施工为施工管理重点,围绕其进行人力资源配备。
3.3.2施工组织成员完成#3机组脱硫系统改造项目和相关的配合项目。
3.3.3施工式;以白班作业为主、夜班作业为辅。
3.3.4现场作业人员及职责分工3.3.4.1施工总负责人:负责工程现场工作总的管理、指挥和协调工作,全面负责所属改造项目的各项安全、技术、质量管理工作,协调指挥全体施工人员并负责与甲的联系。
3.3.4.2工程技术负责人:白根主要负责改造过程的工作安排、进度控制、质量监督、安全技术措施的实施,保证各项目依照标准化作业程序完成,完成改造文件包的各项记录和程序的关闭工作;负责组织施工前的现场查勘,施工过程中的,施工工器具、设备、材料的准备工作;协调施工中的各个环节,始终在现场对工作人员的工作进行监护和监督;负责设备历史资料的收集,作出改造案;负责施工过程中各道工序的技术和质量把关,监督项目实施过程中各项工作格按照技术措施、工艺标准进行;协助项目负责人完成改造各项记录和程序的关闭工作;协调、解决现场工作所遇到的技术性问题,组织施工人员按施工进度进行每日工作安排,保证按期、高质量完成改造工作。
3.3.4.3工程安全负责人:负责监督作业人员按安全规程作业,纠正违规;对违规人员进行安全思想教育;检查和监督现场安全措施是否完善、安全设施是否到位;3.3.4.4安装负责人:办理工作票,正确和安全的组织工作成员进行安装工作,对工作中的安全、技术和质量负直接责任。
3.3.4.4建筑负责人:办理工作票,正确和安全的组织工作成员进行安装工作,对工作中的安全、技术和质量负直接责任。
3.3.5施工成员:~服从工作负责人正确安排的工作任务,熟悉工作容、工作流程,掌握安全措施,明确工作中的危险点,并履行确认手续;格遵守安全规章制度、技术规程和劳动纪律,对自己在工作中的行为负责,互相关心工作安全,并监督本规程的执行和现场安全措施的实施;正确使用安全工器具和劳动防护用品。
3.3.5.1对工作人员作好思想教育工作让工作人员了解该工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
3.3.5.2改造工作要格执行甲保证安全的管理制度:工作票制度;工作可制度;工作监护制度;工作间断、试运和终结制度;动火工作票制度;操作票制度。
3.3.5.3工作结束后及时做好相应资料报告的收集,整理上报,经有关部门验收合格后可投运。
3.3.5.4认真熟悉设备说明书、施工图纸等技术文件及规程的相关容。
3.3.6施工进度控制根据工程要求编制施工进度计划表,施工工期进度表:4.力能布置4.1主吊机械选用280T履带吊、25T汽车吊。
用280T履带吊进行设备、半成品件倒场运输。
4.2吸收塔附近配置两只电源配电箱,负荷以满足15台电焊机、液压千斤顶、10台角磨机及照明同时使用。
4.3脱硫吸收塔塔体的提升采用40台液压顶升装置,顶升装置额定工作顶升力为20吨/台。
顶升力计算。
5.施工主要流程6.施工案6.1吸收塔改造顺序及法如下: 6.1.1塔清理6.1.2塔脚手架搭设;6.1.3塔安装平台搭设,安装顶升装置 6.1.4塔、外管道拆除; 6.1.5塔外平台、楼梯隔断6.1.6吸收塔顶部净烟道与吸收塔间膨胀节拆除; 6.1.7吸收塔下部原烟道与吸收塔间膨胀节拆除;6.1.8割开吸收塔3.2m 层壁板,然后使用液压顶升装置顶升上部吸收塔,顶升重量500T ,顶升高度2m 后将拼接焊接好的弧板与吸收塔相焊接; 6.1.9采用相同的法顶升安装吸收塔第二圈壁板,共计顶升4m ; 6.1.10吸收塔顶部顶升装置安装6.1.11割开吸收塔壁板,顶升喷淋层壁板2m ;6.1.12安装喷淋层支撑梁、塔外平台、短管等附件;并拆除吸收塔顶升临时装置并打磨; 6.1.13吸收塔氧化风管固定件安装; 6.1.14吸收塔打磨、防腐、修复; 6.1.15喷淋管及喷嘴安装;6.1.16除雾器安装6.1.17将相关管道连接,平台爬梯相连接6.2吸收塔增容改造部分,吸收塔增容改造,作业点主要在3.2m及27.8m处6.2.1 浆池处的施工法,吸收塔顶升装置布置吸收塔顶升装置布置:在标高3.4m处的壁板上安装1个胀圈(加此胀圈作用:作为塔体加强,避免提升时切割口外错口变形,同时也是塔体提升的支撑点),并焊好固定,胀圈用槽钢[32a,煨制成外径Ф16.5m的圆环,根据槽钢长度分为6节。
每节之间按右图所示做成如图示接头,槽钢与槽钢之间用32T千斤顶顶紧,并用钢板割制板卡固定牢固,防止受力后滑脱。
吸收塔顶升重量根据计算为550T。
单个千斤顶最大顶升重量为20T,按40台千斤顶布置,最大顶升重量为800T。
千斤顶负载率为68.75%,满足千斤顶的使用要求。
沿吸收塔壁均匀布置千斤顶,每个千斤顶间距为1295mm,如下图所示,在槽钢胀圈受力点位置处,间距为95mm布置3块310*85沿焊接250*330钢板1块,(图中#3、#4件)在槽钢胀钢圈千斤顶受力点正上,于塔壁上焊接200*120三角板1块(图中#1件)块,共计80块。
在每个胀圈受力点两侧各150mm件)用以卡住胀圈槽钢,胀圈尺寸见右图,为增强胀圈受力点,在每个受力点中间再安装1块胀卡,共安装90块胀卡。
胀卡与胀圈间用[20槽钢割制成的胀塞卡死,并点焊,防止滑脱。
焊接时,为增加焊缝强度,胀卡焊接时,焊材采用E5015焊条,焊前进行烘烤。
所有加加筋板均采用δ=20mm钢板,材质Q235B。
受力筋板支撑加强板加强板槽钢制成胀塞型胀卡所有焊脚高度不低于10mm,在吸收塔壁板3.0m处用δ=20mm宽300mm的钢板煨成外径Ф16.5m的圆环,焊在塔壁板上做为临时加强环,沿临时加强环圆分布40个支撑点,每个支撑点用520*480*20的钢板焊在临时加强环上,每个支撑点520*480*20钢板下面由2根H250*150 H型钢(长度2m,间距200mm)与临时加强环及塔壁分段焊接(见右图),再用I20做斜牛腿加固,在千手顶正下直立1根Ф159钢管,作为液压千斤顶的支撑结构,起到稳固支撑作用。
并在顶升支架下部钢板与支撑架钢板四满焊,焊脚高度不低于母材最薄的厚度,40个支撑点设置好后用[32槽钢把各个支点顶升装置连成一圈,并焊牢固。
6.2.2顶升过程中防倾斜措施在吸收塔顶升部位的侧用I20安装8道限位槽,每根4m,做为限位支架,以保证顶升过程中吸收塔顶升部分不会移位。
液压千斤顶花篮螺栓液压千斤顶支撑结构6.2.3液压顶升装置拉绳布置液压顶升装置布置好后,再用Φ20钢筋与对拉螺栓连接将顶升支架上部对角组成X字状以增强整体性及稳定性。
松紧度用对拉螺栓调整。
(见上图)6.2.4提升装置吊耳及筒体对接口的固定提升装置吊耳及筒体对接口的固定位置。
用吊车将壁板,吊到塔壁外侧临时牛腿支架上,用倒链临时固定好,并倒运在所需安装位置,其余壁板依次围好并将立缝接口组对好,留一道焊口不进行组对,用倒链锁紧。
塔壁顶升前需在下部塔壁上口的外侧交错焊上定位块,用2个倒链吊住新增壁板进行对口,用双头螺杆调整间隙,用楔形角钢找平上下壁板。
6.2.5吸收塔下部顶升把胀圈安装在吸收塔顶升处下部位置,在每个支撑点对应位置沿胀圈设置卡板,用液压顶升装置预顶紧,让液压装置受力,进行切割,使上下塔体分离,启动液压泵,将吸收塔上部慢慢提升到200mm用I300mm工字钢垫在上下塔壁之间,用于修口、打坡口、磨口,待口磨完后,再将吸收塔上部慢慢提升到位,对上下壁板用20#工字钢4点临时均匀固定。
6.2.6新增层壁板安装a格按照图纸要求,切割处打磨出坡口,沿着切割环焊好一圈定位块。
b用汽车吊配合,用单块壁板靠定位块沿吸收塔新增层外侧围板,每2块壁板对接后,将纵焊缝和环焊缝点焊固定。
c在壁板上先焊接T字形限位板,调节液压顶升器顶升向,将吸收塔上部下放,与新增层壁板上口对接整齐,间断点焊后,完成环向焊接工作。
d吸收塔浆池共增加壁板4m,分为两层顶升,每层2m。
6.3 27.8m处的施工法吸收塔喷淋区域提升装置布置,根据计算27.8m层顶升重量约150T,液压顶升装置布置16台,每台千斤顶承重为9.375T,(为增加吸收塔顶升过程中的稳定性,各支撑点受力均匀,故千斤顶数量设为16台)施工法同浆池3.2m层施工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