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论嫉妒_初中生

论嫉妒_初中生

论嫉妒
嫉妒,是一种比仇恨还强烈的恶劣情绪;嫉妒,是不健康的心理状态,在某种程度上讲,嫉妒是人类身心健康的大敌。

嫉妒是一种低级趣味。

西方谚语有云:“嫉妒是纷扰的源泉。

”心怀嫉妒的人常常自寻烦恼,既損人又害己。

历史上有许多这样的事例可供借鉴。

庞涓和孙膑在军亊上都很有才能,可是,庞涓在任魏惠王将军后,嫉妒孙膑的才能,把孙膑诓到魏国,处以膑刑;李斯和韩非是同窗好友,只因李斯嫉妒韩非的才能,便寻找借口,把他投入大狱;19世纪英国化学界的权威戴维,发现自己的学生法拉第在学识和才能上超过了自己,当英国皇家学会准备吸收法拉第作会员时,作为这个学会会长的戴维坚决反对,投了唯一的一张反对票。

庞涓、李斯、戴维本是卓越的军事家、政治家、科学家,可是,因为嫉妒别人,结果弄得自己声名狼藉,受到历史的嘲笑。

嫉妒,对人对己都可能造成严重的损害。

荣获第五十七届奥斯卡金像奖的美国传记彩片《莫扎特》,塑造了—个奥地利宫廷乐师对“乐圣”莫扎特由羨慕到嫉妒,直至从精神上和身体上进行残酷折磨,致使音乐天才莫扎特在甶嫉妒和陷害编织的罗网中,穷困潦倒,悲慘死亡。

本世纪20年代,维也纳有一位动物学家在进化论研究方面很有成就。

一些持不同观点的人非常嫉妒他。

为了败坏他的名声,反对者偷偷地在他的实验标本上作了假,导致这位科学家根据假象提出了错误的论点,伪造标本一事后来被揭露并受到谴责,但这位科
学家有口难辨,羞愧不已,被迫自杀。

当然,像这样由嫉妒发展为卑劣的陷害而酿成悲剧,是罕見的。

值得注意的是,嫉贤妒能这个怪物从来就没有绝种,在不同时代,多方变换着面孔和姿态坑害善良,到处留下恶名。

嫉妒者认为,同亊、同学或朋反的成功,必然会貶低自己,于是他便竭尽全力貶低他人或他人的成就來“安慰”自己。

他们嫉妒的目标,不仅是他人的学习、工作成绩或才能,他人的职务、收入、容貌,甚至他人新添置的高档家具、漂亮衣服,都可能导致他们大为不快。

嫉妒,可能以多种形式出现,如对他人工作进行诋毁或背后中伤,千方百计给人家设置困难和障碍。

在极端嫉妒者眼里,别人的幸福是他的痛苦,别人的灾难是他的快乐,别人的才能是他的在喉之鲠,别人的成功是他的心头之恨。

这是什么?实质上是一种自我为中心的病态心理,正如诗人艾青所说:嫉妒心灵上的肿瘤。

法国大文豪巴尔扎克也说过:“嫉妒者的痛苦比任何人的痛苦更大,他自己的不幸和别人的幸福都使他痛苦万分。


心理学研究表明,善嫉妒的人不仅在生活上是苦涩的,精神上也备受折磨,而且还給自己生理達成危害,加速衰老的出现。

研究结果表明,嫉妒能造成人体内分泌紊乱,肠胃功能失调,经常腰背痛和胃痛,经常夜不成眠,易患神经衰弱症,脾气暴躁古怪,性格多疑,于是便更加嫉妒,仇視他人……形成一个恶性循坏,以致生理上、心理上深陷苦海,不能自拔。

目前,联邦德国已正式把“嫉妒”列为一种病态,患者可以接受免费治疗。

然而,“心病还须心葯医”,嫉妒者要使自己精神得拯救,应当自爱自重,正视自己的缺点和不足,把中伤他人的精力用于工作和学习。

只有这样,才能从病态的病苦中解脱出来。

要克服嫉妒心理,首先要树立虚心好学的思想。

对贤者才士不服气,不认输,并非坏亊。

不过,在別人的成绩面前,与其临渊羨鱼,不如退而结网,真正拿出点自己的东西来,用自己的成果同别人较量。

要克服嫉妒之心,还要树立以亊业为重、善当伯乐的精祌。

“三顾茅芦”的故事是世人皆知的。

但是,诸葛亮出世之功,还当首推徐庶。

徐庶被曹操伪造家书骗往许昌,临行时刘备一送再送,徐已去远,刘备仍凝目远望,徐庶为刘备的诚心实意所感动,策马而回,向刘备推荐诸葛亮。

刘备问徐庶:“此人比先生才德如何?”徐答:“以某比之,譬犹驽马并麒麟,寒鸦配鸾凤耳!”徐庶这种精神,是何等可贵和高尚啊!。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