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必须积极借鉴人类政治文明的有益成果,又绝不能照搬照抄别国的政治发展模式中国,这个具有5000年悠久历史的东方文明古国,在其辉煌的历史进程中曾多次出现过至治盛世;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中国遭遇到了千年未有之变局。
积贫积弱、灾难深重的中国该向何处去?各个阶级、各个阶层、各种社会势力围绕在中国建立什么样的政治制度和政权组织形式,展开了长期争论和激烈斗争。
以向西人学技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不触动封建统治根本的“洋务运动”失败了;以向日本学习,试图改变中国的政治制度,实行君主立宪制,依靠光绪皇帝推行新政,制定宪法,建立议会的“戊戌变法”失败了;辛亥革命胜利后,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全盘把西方的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三权分立”的政治制度移植到中国,试图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制度,最后也以晚清旧官僚袁世凯的帝制复辟宣告失败;从此中国开始陷入“革命过后政治总是一片混乱”的局面,参议院成为北洋军阀的玩偶和道具,北洋军阀搞伪宪闹剧,各地军阀割据,混战不休;抗战胜利后,国民党政府为了欺骗人民,召开了“国民大会”,制定了所谓“宪法”,可实际上却彻底地暴露出蒋介石集团假民主、真独裁的真面目,把中国人民推入全面内战的血雨腥风之中。
中国该走向何方?无数仁人志士依然思索着这个沉重的历史问题。
早在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前,包括毛泽东、邓小平在内的我们党的许多早期革命家,目睹国难当头、民不聊生的惨状,在他们头脑中首先产生的是救国救民的意识。
最初他们并不是共产主义者,而是真诚的爱国主义者。
他们接触、研究过各种各样的主义,最后认定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够救中国。
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在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下,领导全国人民进行了长期的、艰苦卓绝的努力与斗争,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在中国的统治,否定了政治生活中少数人对于多数人的统治,广大劳动群众翻身得解放,消灭了剥削和压迫,建立了新中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
这是中国社会变革和历史进步的巨大飞跃。
然而,建国之初,对于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我们的认识并不深刻,由此导致了“左倾”错误特别是“文化大革命”的错误。
1982年9月1日邓小平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词》中提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
”作为我国改革开放总设计师的邓小平, 提出社会主义可以而且应该有多种模式, 我们应该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改革开放30年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我国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中华民族以前所未有的雄姿巍然屹立在世界东方。
政治体制改革也一直是同整个改革进程相一致,扎实地向前推进的。
但无论是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任务相比,还是同满足广大人民日益增长的政治参与的新期待新要求相比,我国政治体制都还有不少亟待加强和改进的环节。
党的十七大报告,深刻阐明了政治体制改革与全面改革的内在关系以及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的实践要求和社会基础,明确提出:“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
”“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必须坚持正确政治方向,以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为根本,以增强党和国家活力、调动人民积极性为目标,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胡锦涛同志指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有机组成部分。
要坚持从中国的国情出发,紧密结合新的实际,坚持走中国特色的政治发展道路,坚定不移地把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不断推向前进。
胡锦涛同志强调,我们要借鉴人类政治文明的有益成果,但绝不能照搬西方政治制度的模式。
纵观全球发展历史尤其是近现代史,人类文明的走向从线性的、排他的发展观已转向系统的、兼容的全球视角和多元文明视角。
今天,历史已成为“世界历史”,文明的脚步已经踏遍地球的每一个角落,社会主义离不开世界文明发展的大道。
政治文明意味着是一种得以产生并具有持续生命力的政治形态。
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说有资本主义的政治文明,也有社会主义的政治文明,当然也有人类共同的政治文明。
资本主义文明的优秀成果无疑包括政治文明的成果。
源起于英国1215年的“大宪章”运动的以民主政权为核心的现代政治文明,到今天已经有近800年历史了,现代政治生活中的许多制度安排和技术设计,已达到了相当完备成熟的程度。
如:树立了人民主权的政治理念,创造了代议制的政治形式,确立了三权分立制衡的根本原则,开创了世界政党政治的新时代,形成了参与、监督、竞争、法治等一系列比较完善的政治运行机制等等。
事实证明,通过大胆借鉴和吸收资本主义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是加快发展的一条必由之路。
在政治文明建设的探索中,要有马克思主义宽广的眼界,从世界的角度看问题,通过比较、借鉴,广纳博学,外为中用,获取对我们有益的经验,发挥我们的优势。
然而,一个国家实行什么样的政治制度,归根结底是由这个国家的国情和性质决定的。
我们在借鉴人类政治文明的有益成果时,绝不能照搬西方政治制度的模式。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经过长期探索和实践而开辟出来的政治文明的光明大道,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实际有机结合的产物,是一条充分体现全国各族人民根本意愿和根本利益的政治发展道路。
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本质特征。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制度框架,也是民主在当代中国的主要实现形式。
我们必须坚持,决不能有丝毫动摇。
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而不能搞民主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与中国具体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社会主义,是扎根于当代中国的科学社会主义。
“中国特色”,就是鲜明的实践特色、民族特色和时代特色。
30年来,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使中华民族走向现代化、走向世界、走向未来,成功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历史转折,中华大地面貌焕然一新;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使13亿中国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潮流,稳定地走上了富裕安康的广阔道路,确保了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国家长治久安。
30年的实践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使社会主义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旗帜。
只要我们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一定能够胜利实现我们党所确立的宏伟蓝图和奋斗目标。
必须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而不能搞“三权分立”。
在我国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们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伟大创造,是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长期奋斗的重要成果,反映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利益和共同愿望。
近代中国的政治发展道路一再见证,在封建专制制度解体过程中,君主立宪制在中国行不通;在封建专制制度解体之后,“三权分立”的资产阶级共和制在中国也破了产,建立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尝试屡遭失败。
中国共产党深刻总结近代中国政治发展的历程和建立新型人民民主政权的实践,得出了一个重要的历史性结论,这就是: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建立的政权,只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同这一国体相适应的政权组织形式,只能是民主集中制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符合中国国情、体现中国社会主义国家性质、能够保证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制度。
新中国成立60多年特别是改革开放30几年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不断巩固和发展,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和巨大的优越性。
事实证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人民当家作主创建了最好的组织形式。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彻底否定了中国历史上社会政治生活中少数剥削阶级对人民大众的政治压迫,否定了延续几千年的少数剥削阶级的特权,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建立起人民大众管理国家、管理社会的国家体制,实现了人民当家作主。
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而不能搞西方的多党制。
政党是当代世界绝大多数国家的政治发动机,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采用适合国情、国家性质和社会发展状况的政党制度,是一个国家发展进步的重要条件。
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坚持从中国国情出发,既没有照搬照抄西方国家的两党制和多党制,也没有效仿包括当时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实行的一党制,而是与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一起,创立和发展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这一新型政党制度形式,成为世界政党制度发展中的伟大独创。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的形成和发展,是历史的必然选择,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总结中国人民智慧的结晶,体现了中华民族和而不同、兼容并蓄的优秀文化传统,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
在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有着相辅相成的作用。
选举民主与协商民主相结合,拓展了社会主义民主的深度和广度。
经过充分的政治协商,既尊重了多数人的意愿,又照顾了少数人的合理要求,保障最大限度地实现人民民主,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总而言之,世界上根本不存在惟一的、绝对的、普遍适用的政治制度和民主模式,也根本没有一种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政治发展道路。
世界上许多国家的历史告诉我们,发展民主只能走自己的道路,脱离本国实际,脱离国情,脱离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盲目照搬别国模式,不但实现不了人民发展民主的愿望,反而会给人民利益和经济社会发展造成损失甚至灾难。
我们要积极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文明成果包括政治文明的有益成果,但绝不照搬西方那一套,绝不搞多党轮流执政、“三权分立”、两院制。
要认清资产阶级民主固有的弊端和虚伪性,认清社会主义民主与资本主义民主的本质区别,切不可照搬照抄外国政治制度的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