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六讲 陵墓类旅游资源

第六讲 陵墓类旅游资源


清东陵平面图
(二)纪念性陵墓 1、三皇五帝、尧舜禹陵 2、圣贤墓地 3、政治思想家墓 4、名人墓
(三)崖墓与悬棺墓 1、崖墓 崖墓是在山崖处人工凿成洞,当地人称“蛮子洞”, 最深达90米, 小的6米。宽10米 左右,高2.8米, 由墓门、享堂、墓 道和棺组成。
2、悬棺墓 在悬崖高处凿孔,安 设木桩,然后将棺木 放在桩上。我国主要 分布在三处:宜宾地 区兴文和珙县、三峡、 武夷山九曲溪。

5、明十三陵 是中国明朝皇帝的墓葬群,坐落在北京西北郊昌平 区境内的燕山山麓的天寿山。这里自永乐七年 (1409)五月始作长陵,到明朝最后一帝崇祯葬入 思陵止,其间230多年,先后修建了十三座皇帝陵 墓、七座妃子墓、一座太监墓。1992年,十三陵被 北京旅游世界之最评选委员会评为“是世界上保存 完整埋葬皇帝最多的墓葬群。”
古代陵墓类旅 游资源
一、概述
(一)陵墓旅游资源的特点 1、雄伟的建筑 2、珍贵的文物 3、优美的自然环境 4、名人的魅力
(二)陵墓的结构和历史演变 1、封土(起源于商末周初,形状如山丘) ①方上 是早期墓上封土坟头的一种形式,在墓坑上 用土层夯筑,形成上小下大的方锥体。其上 部是一小方形平顶,如椎体截去顶部,故名 “方上”。秦始皇陵、汉代帝王陵都是这种 类型的坟头。
3、唐乾陵 乾陵位于陕西咸阳市乾县城北6公里的梁山上, 陵区仿京师长安城建制。是中国乃至世界上 独一无二的一座两朝帝王、一对夫妻皇帝合 葬陵。里面埋葬着唐王朝第三位皇帝高宗李 治和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是全 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建于公元684年,历时 23年才修建完成。
4、北宋陵 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河南省巩义市, 北宋九个皇帝,除徽、钦二帝被金兵掳去死 于五国城外,其余七个皇帝及赵弘殷(赵匡 胤之父)均葬在巩义,通称“七帝八陵”, 再加上后妃和宗室亲王、王孙及高怀德、蔡 齐、寇准、包拯、杨六郎、赵普等功臣名将 共有陵墓近千座。从公元963年开始营建宋陵, 前后经营达160余年之久,形成了一个规模庞 大、气势雄伟的皇家陵墓群,堪称为露天艺 术博物馆,是研究宋代典章制度和石刻艺术 的十分珍贵的实物资料。
2、汉茂陵 是西汉武帝刘彻的陵墓。位于西安市西北40 公里的兴平市(原兴平县)城东北南位乡茂陵村。 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公元前139年— 前87年间建成,历时53年,耗资占到当时皇 朝每年供赋的三分之一;陵高“违规超限” 达46.5米,四周边长达千米,状如覆斗,被 西方学者喻为“中国的金字塔” 。
②以山为陵 就是利用山的丘峰作为陵墓坟头,既能体现 帝王的浩大气魄,又可防盗。唐代帝王陵分 布在西安北山的14个山头上,其中李世民的 昭陵在嵕山,李治和武则天的乾陵在梁山。
③宝城宝顶 明清时期发展起来的,在地宫之上砌筑高 大的砖城,在砖城内填土,高出城墙成圆 顶状,称为宝城宝顶。宝城前一般有一个 向前提出的方形城台,台上建方形明楼, 楼内树立皇帝或皇后等谥号碑。
3、陵园建筑(祭礼性建筑) ①祭祀建筑区 主要有祭殿,两旁有配殿、廊庑等。 ②神道 通向祭殿、方城的宽广笔直的大道,两旁有阙、坊、 石像等,增强肃穆的气氛。 ③护陵监。 保护陵墓人员的住所。
二、陵墓的基本类型 (一)帝王陵 1、秦始皇陵。 位于距西安市临潼县城以东的骊山脚下。修筑时间 长达38年,工程之浩大、气魄之宏伟,创历代封建 统治者奢侈厚葬之先例。1974年被发现,这个第一 个统一中国的皇帝,在他陵墓的周围环绕着那些著 名的陶俑。那些略小于人形的陶俑形态各异,连同 他们的战马、战车和武器,成为现实主义的完美杰 作,同时也保留了极高的历史价值。
6、明显陵 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世界文化遗产, 位于湖北省钟祥市城东郊的松林山,是明世 宗嘉靖皇帝的父亲恭壑献皇帝和母亲 章圣皇太后的合葬墓, 是我国数千年历史长 河中最具特色的一座 帝王陵寝。
7、清东陵 清东陵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中国最后一个 王朝首要的帝王后妃陵墓群,也是中国现存规模最 大、体系最完整的古帝陵建筑,共建有皇陵五座— 顺治帝的孝陵、康熙帝的景陵、乾隆帝的裕陵、咸 丰帝的定陵、同治帝的惠陵,以及东(慈安)、西 (慈禧)太后等后陵四座、妃园五座、公主陵一座, 计埋葬14个皇后和136个妃嫔。
2、墓室(墓陵地下建筑) ①土穴墓 原始社会早期,向下开掘一个竖穴,将尸体放 在底部,周围用一些柔软的树枝、树皮或草 加以裹衬,再用土填实,地面不留任何痕迹。
②木椁墓 如生前的宫殿建筑,内分数格,正中是放棺材的地方, 周围方格称为“厢”,放置殉葬物品。 ③砖室墓 由于砖石技术的发展,逐渐取代木椁墓。地宫采用 “前朝后寝”的形式。 ④土洞地宫 黄土高原地区,利用土层厚、黏性强、质地均一和降 水少的特点,开凿成土洞地宫,壁面有精美的雕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