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工程概述
一、编制依据
1、业主提供资料
xxx项目公司提供的相关图纸。
2、规范、规程及标准
(1)工程测量规范(GBJ 50026-2007)(2)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 (JGJ79-2002) (3)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50007-2002) (4)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5)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6)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7)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01)(8)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9)建筑工程资料管理规程(DB11/T695-2009)二、工程概况
1、工程规模
拟建xxx项目C2地块工程共有12个楼座,需要做地基处理的楼座基础共有9个,地上建筑最低为1层,最高为18层,地下有1~2层地下室,长33.74米,宽9.64~16.29米,框架剪力墙结构,筏板基础,基础埋深4.00m~7.00m。
2、针对施工内容
本方案设计施工内容为南皋组团定向安置房项目C2地块工程CFG桩断桩处理。
第二章施工方案
一、方案选择
依据目前CFG断桩的通常处理形式为接桩,南皋组团定向安置房项目C2地块工程CFG桩断桩采用接桩的形式进行处理。
详细见下图:
CFG桩断桩接桩示意图
二、施工准备
1、组织人员认真熟悉方案,结合本工程的特点,制定详细的施工计划和技术措施,做好施工前技术交底和安全交底,搞好上岗人员的培训工作。
3、落实施工所用的混凝土等材料的供应厂家。
4、准备好施工所用的仪器。
抄测地面标高,根据标高算出实际需要成孔深度。
三、CFG桩施工
1、CFG桩施工工艺
CFG断桩处理工艺流程。
2、施工步骤
2.1、测量放线,以CFG桩中心为圆心,施放土模坑边线。
2.2、依据放线,对桩周土进行开挖,开挖至桩头露出10cm。
2.3、对桩头进行剔凿,确保平整。
2.4、对土模进行清理,最终土模底低于剔凿后桩顶标高不小于10cm,且土模内无虚土存在。
2.5、对清理完毕的桩头分批次报验,验收完毕后立即浇筑混凝土。
第三章质量保证体系及措施
一、质量保证体系
1、严格按照质量体系文件进行施工过程管理,建立本项目的质量保证体系,树立以质量为核心的指导思想。
2、质量保证体系中各级管理部门逐级负责,责权分明。
各级质量管理人员对工程质量验收实行自检、交接检和专职质检员检查三检制。
做到无计划、无设计不安排施工,没有达到质量标准不交接,没有质量签字不结算承包合同。
质检员、技术主管、监理、甲方四级检查把关。
3、质量保证体系见下图
质量保证体系图
二、质量保证措施
1、质量策划
1.1、本工程实施施工项目目标控制。
1.2、本项目目标控制的主要内容有进度控制、质量控制、成本控制等。
1.3、本工程项目目标控制的任务与方法
工程项目目标控制示意图
2、质量活动
2.1、质量控制程序
工程质量总体控制程序图
2.2、健全质量保证体系,完善质量管理模式,落实岗位质量责任制和质量否决制。
为了保证质量目标的实现,必须有健全的质量保证体系和符合项目特点的质量管理模式。
为使严格的质量管理贯穿于不断变化的施工全过程,我们根据本单位的质量手册,按照ISO9002系列标准建立起了一套有效的质量保证体系,并制定了相应的技术、质量管理制度,最大限度地发挥每个部门、每个岗位和每个人的作用,确保质量保证体系的正常运行,以每个人的工作质量来保证和
提高整个工程的质量。
形成了在单位领导下的,以项目经理部为首,总工程师和分项经理中间监控,各部门具体管理的有效体系。
工程质量管理基本的原则是“始于过程,终于过程,重在过程”,所以要把工程质量的过程控制管理放在首位,制定了详细的岗位责任制度,并与考核和奖罚制度挂钩。
要求每一道工序、每一个部位都必须是上道工序为下道工序提供精品,并服务于下道工序,把质量责任(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分解到各个岗位、各个环节、各个工种,做到凡事有章可循,凡事有据可查,凡事有人负责,凡事有人监督。
通过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质量动态管理来保证实实在在的高质量。
质量管理工作中,实施质量否决制,以是否达到既定质量目标为考核管理人员的最终依据。
3、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3.1、按照《过程(施工)控制程序》认真抓好施工中的质量控制工作,加强各阶段的检查试验和检验工作。
3.2、严格按施工图纸、施工规范和操作规程组织施工,认真搞好技术交底工作,由工程师负责关键部位及重要的分项工程的技术交底。
3.3、施工中严格执行工序质量控制程序。
不合格不合格
3.4、每道工序都建立严格的质量检验系统,遵守“监督上道工序,保证本道工序,服务下道工序”的宗旨。
3.5、坚持“三检制”,班组完成施工工序后,认真进行自检,然后由质检员进行专检,最后由前后工序的工程师作交接检查,凡上道工序不合格决不允许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3.6、分项工程完成后,由质量部门组织验收,隐蔽工程要作预检、隐检记录,并请甲方、工程监理等有关单位进行复验,签字认可后再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3.7、对施工中出现的不合格项,根据问题的性质,分别组织有关人员进行质量评审分析原因,提出纠正和预防措施,处理并经检验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
4、纠正和预防
纠正和预防主要是根据现场质量检验以及甲方、监理等有关工程的责任方反馈的信息,制定相关的纠正和预防措施。
5、文件、资料、信息管理
5.1、项目经理部设立电脑信息部,作为信息沟通的渠道,同时,加强各种软件的应用以及做好硬件维护的工作。
5.2、项目经理部设专职资料员负责施工技术资料的收集、管理,严格执行建筑安装工程资料管理规程,同时,按照国际惯例,严格办理各种报验手续并执行北京市城建档案馆的有关规定。
5.3、对施工图纸严格管理,保证图纸有效受控。
5.4、资料员全面负责技术资料的收集、整理、注册、归档等日常工作,确保原始资料的准确及时,并了解施工质量及进度情况,及时督促资料的到位,
保证资料与工程同步,同时包括对分包单位资料的整理。
5.5、技术部负责管理技术资料,各种资料内容齐全,字迹清楚,结论明确,签字齐全。
5.6、质检部负责质量审核,严格把关,按验收评定标准核定等级,签证齐全。
5.7、工程师是单位工程质量保证资料的直接提供者,要做到内容真实,项目齐全,并保证所提供的原始资料的准确、完整、连贯。
5.8、器材部负责提供各种材料的合格证明,材料进场后组织有关部门验收,技术部及时委托试验。
5.9、办公室随工程进度,同步搜集、合成工程照片和工程录象,并具有连续性。
三、全面质量管理
1、在施工进场前对全体职工进行质量教育,增强技术和业务管理水平。
2、坚决贯彻执行国家、地方颁发的相关规定、技术规范、质量评定标准等,预防一切质量事故的发生。
3、组织现场技术、质检、器材、预算等部门对影响质量的各种因素,各环节进行事先分析研究,实现有效的协作和管理。
4、在施工前和施工过程中系统的积累质量方面的各项资料,及时研究处理施工过程中所产生的不正常因素。
5、在施工前制定详细的项目工程质量验证审核体系。
目录
第一章工程概述1
一、编制依据 (1)
1、业主提供资料 (1)
2、规范、规程及标准 (1)
二、工程概况 (1)
1、工程规模 (1)
2、针对施工内容 (1)
第二章施工方案2
一、方案选择 (2)
二、施工准备 (2)
三、CFG桩施工 (3)
1、CFG桩施工工艺 (3)
2、施工步骤 (3)
第三章质量保证体系及措施 4
一、质量保证体系 (4)
二、质量保证措施 (4)
1、质量策划 (4)
2、质量活动 (5)
3、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7)
4、纠正和预防 (8)
5、文件、资料、信息管理 (8)
三、全面质量管理 (9)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