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必修四《柳永词两首》练习题-柳永词两首必修四

必修四《柳永词两首》练习题-柳永词两首必修四

必修4第4课柳永词两首『望海潮•东南形胜』『雨霖铃•寒蝉凄切』班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教学目标:1、了解有关词的常识;2、理解词的内容和主旨。

3、理解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把握词的意境。

4、掌握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

5、体味词中所蕴含的思想感情。

6、朗读背诵。

第一课时一、知识积累(一)、关于词:词又名曲子词与长短句。

词初名曲、曲子、曲子词。

又名乐府、近体乐府、乐章、琴趣,还被称作诗余、歌曲、长短句。

归纳起来,这许多名称主要是分别说明词与音乐的密切关系及其与传统诗歌不同的形式特征。

我国古代诗乐一体,《诗三百篇》与汉魏六朝乐府诗大都是合于音乐而可歌唱的。

“乐府”原为汉时政府音乐机关之名。

汉以后的五、七言古体诗和唐以后的近体诗始为徒诗而不可歌。

唐人的拟乐府古题与新乐府不再合乐,实为古体诗了。

唐代绝句也有可配乐歌唱的,或称“唐人乐府”,有时与词相混,如《阳关曲》《杨柳枝》等,也被作为词调名。

唐宋之词,系配合新兴乐曲而唱的歌词,可说是前代乐府民歌的变种。

当时新兴乐曲主要系民间乐曲和边疆少数民族及域外传入的曲调,其章节抑场抗坠、变化多端,与以“中和”为主的传统音乐大异其趣;歌词的句式也随之长短、错落、奇偶相间,比起大体整齐的传统古近体诗歌来大有发展,具有特殊表现力。

曲子词、近体乐府、诗余、长短句之名由此而得。

作词一般是按照某种乐调曲拍之谱填制歌词。

曲调的名称如《菩萨蛮》《蝶恋花》《念奴娇》等叫做“词调”或“词牌”,按照词调作词称为“倚声”或“填词”。

宋词唱法虽早已失传,但读者当时的倚声或后来依谱所填的词,仍然可以从其字里行间感受到音乐节奏之美,或缠绵宛转,或闲雅幽远,或慷慨激昂,或沉郁顿挫,令人回肠荡气,别有一种感染力量。

前人按各词调的字数多少分别称之为“小令”、“中调”或“长调”。

有的以58字以内为小令,59 字到90字为中调,91字以上为长调。

词调中除少数小令不分段称为“单调”夕卜,大部分词调分成两段, 甚至三段、四段,分别称为“双调”“三叠” “四叠”。

段的词学术语为“片”或“阕”。

“片”即“遍”,指乐曲奏过一遍。

“阕”原是乐终的意思。

一首词的两段分别称上、下片或上、下阕。

词虽分片,仍属一首。

故上、下片的关系,须有分有合,有断有续,有承有起,句式也有同有异,而于过片(或换头)处尤见作者的匠心和功力。

我们看到宋代许多词人于此惨淡经营,创造出离合回旋、若往若还、前后映照的艺术妙境,在一首词中增添了层次、深度和荡漾波澜。

大部分词的句式长短不齐,押韵也变化多端。

(二)、作者作品:柳永(约987年一约1053年),崇安(今属福建)人。

北宋词人,婉约派创始人。

原名三变,字景庄。

后改名永,字耆卿。

排行第七,又称柳七。

少年时去汴京应试,狂放不羁。

仁宗皇帝闻其名,说:“此人任从风前月下浅斟低唱,岂可令仕宦!且去填词,遂落第。

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

”以后在汴京、苏州、杭州等地流浪了一个时期。

景佑元年,方进士及第。

曾任屯田员外郎,世称柳屯田。

卒于襄阳,死之日,家无余财,群伎合葬之于南门外。

“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

代表作:《望海潮》《雨霖铃》二、鉴赏『望海潮•东南形胜』望海潮(柳永)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

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

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

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

千骑/拥/高牙。

乘醉/听/萧鼓,吟赏/烟霞。

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oOO・,OOo・,oOoyo”O,OO”,oOo・O」o”O △,・ooo・,oyo・oo,・oo・,y00”0A,・00o・,o・0」o”0,00”,o0oy0” OO°・oOo・,o・O」o・OO”,”y(O为平,•为仄,o为可平可仄,△表韵脚,平韵)注:此调是柳永自度曲。

107字。

前片12句、后片11句。

前片53字,五平韵;后片54字,六平韵。

朗读|: 1、学生试读,其他人点评。

2、教师范读,学生评价。

3、学生齐读之。

(一)、鉴赏此词:1、默读一遍,看看此词写了什么景和物?表现出怎样的感情基调? 请大家读一读,议一议,说一说。

答:2、上片是怎么写景写物的?大家发言,教师引导,形成共识。

答:3、下片怎么写的,与上片内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大家发言,形成共识:杭州之美在西湖,西湖之美在景美,更在人美。

“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一一“羌管弄晴,菱歌泛夜”一一“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

”一一(二)请说说【望海潮】在表现上有什么艺术特色。

请发表意见,进而形成共识:《望海潮》这首词写杭州的富庶与美丽,在艺术构思上匠心独运:1、上片写杭州,下片写西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由数字组成的词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切记熟读,达到成诵。

望海潮柳永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

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

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

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

千骑/拥/高牙。

乘醉/听/萧鼓,吟赏/烟霞。

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第二课时三、鉴赏『雨霖铃』—(寒蝉凄切)(一)请在朗读中体会本词的感情基调《雨霖铃》宋柳永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仄。

平平仄仄平仄,平仄仄、平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仄平仄平仄。

仄仄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仄?平仄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

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明确】:这是一首______________,词人沉浸在 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感情中。

(婉约派)(二)合作交流1.在词中找出上阕作者描写了哪些意象?传达出什么感情?上阕:离别时难分难舍的心情:.离, 月是_物,更是_________________ 物。

(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阕哪些句子抒写了作者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⑴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答:⑵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答:⑶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答:总结下F阕:想象中的别后情景:伤离别甚于常情(浓浓)堤岸杨柳晓风残月(酒醒)苦好景虚设风情难言(无人)(手法:以 ________ 带景,_____________ 结合)(三)拓展探究1、“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为千古名句,请简要赏析。

归纳:这是写_____________ 的心境,也是写他_____________ 的感受。

这两句妙就妙在用写情,真正做到“________ 即情语”。

“柳”、“留”谐音,写难留的离情;晓风凄冷,写别后的寒心;婪月破碎,写今后难圆之意。

这几句景语,将离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感情,表现得十分充分、真切,创造出一种特有的意境。

难怪它为人称道,成为名句。

“杨柳岸”三字明写眼前景而暗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显得含蓄而有余味。

犹如身历其境,忘其是设想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点手法)(2)把杨柳、晓风、残月这三件最能触动离愁的事集中成为一幅鲜明的画面,想象别离后的情景,。

(析手法)—的_____________ 。

(明效果)2、探讨古典诗词中代表性意象的内涵。

(1 )意象内涵——月例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月是____________ 的象征,何况是残缺不全的月,最易引起词人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思人、思乡。

(2 )意象内涵一一柳例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柳”与“ __________ ”谐音,古人折柳送别,即_______________ 之意,表达________________ 之情。

第三课时(四)请再朗读,达到成诵《雨霖铃》(宋•柳永)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四、巩固训练:从意象和情感的角度赏析这首词。

乌夜啼李煜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

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答:五、学后感受必修4第4课柳永词两首参考答案二、鉴赏『望海潮•东南形胜』(一)1、提示:《望海潮》这一词牌名是柳永创制的新声,大概取意于杭州是观潮胜地。

钱塘江畔的杭州自古就是著名的大都市,风景秀丽,人文荟萃,经济繁荣,生活富足。

在这首词里,柳永以生动的笔墨,把杭州描绘得富丽非凡,赞美之情溢于字里行间。

2、“东南形胜,三吴都会”,起笔便大开大阔,直起直落。

两个四字对句,气势博大,力量非凡。

“东南”, 就方向而言;“三吴”,就地点言。

交代地理位置空间浩瀚、面积广大,纟合人以开阔之感,弓起人的阅读期待: 是何处如此占尽天时地利?下句紧接着作了回答:“钱塘自古繁华。

”“自古”突出了杭州历史悠久,繁华富庶。

接下来,词人如数家珍般——细数杭州的自然风光、人文景观。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