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田园特色小镇案例分析
保留、保护、改善、更新
保护并恢复特色古建和街市格 局,强化古镇空间边界点
旅游规划 风貌整治规划
将分散景点系统组织,形成六个特色 景区,并在此基础上开发周庄新八景
对建筑和整体环境包括空间格局、绿 化配置等进行细致的修理、整治沿街 沿河地段的立面
周庄现状主要问题
土地问题
现状城镇用地规模远大于国家标准 现状人均用地面积228.9平方米(包括常住的在校生和经过折算的旅游人口) 河汊纵横,土地分割,而缺乏规划指导的用地很多
古镇特色分析
总结分为以下六个方面:
1、历史悠久的古镇
周庄基本保持明清时代的格局和风貌,全镇60%的明清建筑尚属完好( 如:张厅,沈厅等为五进、七进的深宅大院)。比比皆是的石拱桥、骑 楼等,保留着文人雅士的活动遗迹。
2、风光旖旎的水乡景色
周庄四面环湖,镇内河道纵横,镇上人滨水而居,石拱桥造型优美,民 居高低错落,鳞次栉比。
产业规划
L/O/G/O
用地规划
L/O/G/O
项目包含现代农业、休闲文旅、田园社区三大板块,主要规划有乡村旅游主 力项目集群、田园主题乐园、健康养生建筑群、农业产业项目集群、田园小 镇群、主题酒店及文化博览等。
整体规划布局图
L/O/G/O
旅游规划
田L/园O/东G方/O|文旅板块
借助东方园林产业集团旗下文旅公司优势资源,引入华德福教育基地、拾房 清境文化市集等顶级合作资源。
概况
• 周庄始建于1086年,位于江苏省昆山市最南端。传说为宋周迪 功收获设庄之处,故因此得名。
水、路、桥、宅的巧妙融合
古镇周庄历史悠久,四面环水,镇内河道 纵横,古桥优美繁多。古镇以河道为骨架 ,因水成街,因水成市,因水建屋,前街 后河,河路相间。
文化遗迹众多
大量有价值的民居,刘禹锡寄寓,陆龟蒙 垂钓处,柳亚子醉酒的迷楼,三毛忘情的 茶馆,沈万三遗宅,全福寺等胜迹。
1. 保护与更新的关系
2. 旅游与生活的关系
定位:江南典型水乡之镇、明清繁华贸易之镇,文人雅士寄遇之 镇,民风淳朴生活之镇
两大矛盾
一、古镇旧的生活设施和提高居民生活质量的矛盾 二、旅游商店、餐饮和旅馆的不断增加与保持古镇风貌的矛盾
规划将周庄原来分散的景点加以组织,结合新开发景点形成六 古两新的“周庄八景”。传统民居街区恢复“下店上宅”、 “前店后宅”、“深宅大院”、“寻常人家”的传统居住空间 格局。
周庄国际旅游节
1986年总体及保护规划
目录 总体规划 古镇保护与发展规划 旅游规划
•1、居住水平相差悬殊,房屋质量普遍较差,历年的无序拆迁,造成居住区环 境的杂乱无章。
•2、污染工业对雇主保护和居民生活带来影响。
•3、 镇辖农民同城镇联系因急水港阻隔而十分不便。
•4、 城镇对外交通不便,经济发展受到限制。
路不通。
1978
• 工业发展 • 旅游开发
新建砖混结构 建筑,质量较 好,与环境冲
突不大。
保留
建筑状况研究
文物点及风貌 较好的地段, 修旧如旧。对 建筑内部进行
改造。
保护及改善
对传统风貌影 响较大的拆除 (26.76%)
更新
新观点的树立
两个方面
以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定主题: 保护古镇风貌 整治历史环境 提高旅游质量 改善居住环境
华德福教育基地
L田/O园/东G方/O|文旅板块
拾房清境文化市集
业态构成: 飨·主题餐厅:以“蔬食”为主题的 时尚概念餐厅 井咖啡:“禅意”风格的概念咖啡厅 窑·烧手感面包坊:源自台湾的传统 窑烧,融入桃木的本土醇香 圣甲虫乡村铺子:以“回归自然”为 主题的乡村铺子 拾房书院:以“师法自然,复兴文化” 为主题的书院 邸·主题民宿:旧居民宿“风格的宅 邸式酒店 绿乐园:国内首个专业研创儿童教育 第二课堂的模式品牌
•5、原有商业街街道狭窄,随着农民的富裕,原有商业已不能满足使 用要求。
•6、规划和管理难度较大。 •新的建设有损古镇风貌的保护,而要保持原有传统建筑风格,又因房屋私有 和经济费用较大的同时政府又无法给予经济补贴而受到限制。
•经济发展建议:1)在可能条件下加强陆路交通,水路并进。2)充分利用地方
资源,发展地方食品、工艺品生产。3)打破行政界线,加强同上海,苏州,昆山 的联系协作。4)充分准备,创造条件,开发旅游事业。
生活与环境质量的恶化
江南水乡传统城镇因水成街、因水成镇。水是它的灵魂,但当时的水环 境已遭到严重破坏。(A、太湖流域水环境污染 B、居民生活污水
生活质量有待改善
前几年的工作重点是保护文物建筑和发展旅游,没能力对生活质量的改 善足够重视,导致现存建筑老化,基础设施不全,线路架设复杂,有火 灾隐患,公共空间颓废。
建设要素
L/O/G/O
生态要素
L/O/G/O
景观要素
L/O/G/O
生态结构
L/O/G/O
道路规划
L/O/G/O
用地规划
L/O/G/O
规划四园、三区、一中心,整合东方园林产业集团优势,深化和提升当地农 业产业。
建设目标: 深化既有农业资源,开 拓农业发展新方向
L/O/G/O
景观规划
L/O/G/O
L/O/G/O
江南田园综合体案例分析——田园东方
L/O/G/O
田园东方是以“美丽乡村”的大环境营造为背景,打造国内首个田园综合体 项目。
基本概述
L/O/G/O
区位概况
L/O/G/O
水系条件
L/O/G/O
水系条件
L/O/G/O
农田条件
L/O/G/O
发展构想
L/O/G/O
基底要素
L/O/G/O
茶壶壁身上,浮雕栩栩如生,形象丰富,好茶的朋友不可错过。
周 庄 竹 编万三糕、万三酒源自周庄邮票周庄资源分析
娱
打田财
周庄有许多当地传统文化所 兴起的活动,这些活动丰富多 彩,是游客在周庄最喜欢参加 的也最热闹的一些活动。 摇快船
目前周庄有摇橹游船数百条, 在水巷中供游客乘坐。漫步河 边,都会遇到游船在河中行驶。
人口问题
大量旅游人口和非户籍人口 规划周庄人口数量包括实际常住人口(而不仅仅是户籍人口)、旅游人口(在设施 配置时须经折算)和苏州大学住宿学生
周庄资源分析
2、风光旖旎的水乡景色
周庄四面环湖,镇内河道纵横,镇上人滨水而居,石拱桥造型优美,民 居高低错落,鳞次栉比。
周庄资源分析
周庄资源分析
游
周庄八景 全福晓钟 指归春望 周庄永庆庵 蚬江渔唱 南湖秋月 庄田落雁 急水扬帆 东庄积雪
双桥 富安桥
南湖秋月 周庄永庆庵
周庄邮票
周庄历史悠久,山水如画,邮票记载着一个地方的历史,从如画般的邮票里你
5、精巧的手工制作
周庄历史上是个以手工作坊,商业为主的贸易集镇,至今仍有一些沿街 而设的手工业,增添了小镇孤僻的情趣。
6、丰富的农副产品及水产品
周庄地处江南水乡,土地肥沃,盛产粮油,瓜果,宽阔的湖面又终年为 周庄提供鱼虾等水产品。
周庄资源分析
1、历史悠久的古镇
周庄基本保持明清时代的格局和风貌,全镇60%的明清建筑尚属完好( 如:张厅,沈厅等为五进、七进的深宅大院)。比比皆是的石拱桥、骑 楼等,保留着文人雅士的活动遗迹。
文物建筑处在保护阶段,缺乏相应更新修复 没有能力进行当地居民生活质量的改善 早期规划不够系统,不完善
从第一次规划至此,周庄的旅游事业已经形成了一定
的规模和相对稳定的格局,围绕古镇区内的重点景 观如张厅、迷楼等形成有一定辐射力的景区,同时 兼顾旅游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的建设和完善,加强 卫生和治安管理。周庄还注意利用一些大规模的艺 术节、摄影节等活动,扩大其知名度和影响力。周 庄有了:居住、商业、餐饮、旅宿和观光五大功能。
厅、茶馆让游客充分 享受阿婆茶。
3 • 北部全功桥边设置一饭
店,供游客一般的餐饮
4 • 在镇内设置一些中低档
的旅馆——利用现乡政 府所占的房屋作为旅馆
1995年12月被江苏省列为首批历史文化名镇
市河街区
双双桥胜桥景胜景 桥桥楼楼叠叠翠 翠 抽抽曲象象桥元元烟素素雨
第一次规划
优点 缺点
确定三个分区,避免了水污染和新型建筑对古镇的影响 初步保护和开发旅游资源,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带动了其 它行业的发展。
周庄的划灯远近闻名,每次 举办都是观者如潮。
摇快船
划
灯
与时俱进
近几年来,周庄专注于接轨世博,提升 旅游,逐步从单一的观光旅游向集观光、休闲、 度假、会务的复合型旅游升级发展。文化旅游 逐步成熟,民俗文化街上的打铁、蔑竹、草编、 纺纱等手工艺制作展示了传统文化的独特风韵, 在古戏台赏昆曲,品味“百戏之祖”的经典魅 力。同时,休闲产业初具规模,新推出的“环 镇水上游”、“单车游周庄”等活动,旅游呈 现出项目与配套设施互动发展,游客观光与体 验休闲齐步并进,目的地旅游与度假会务旅游 交相辉映的良好局面。
老龄化问题严重
空巢老人家庭占有37%,年轻人不愿住在老镇区而纷纷迁入新区或大中 城市。来了很多社会问题。
现状分析
经济发展分析
发展
繁荣
衰落
崛起
宋元
明
抗日
• 商品经济发展 迅速,出现以商 品交易为主的镇、 市。周庄也从此
开始发展。
•周庄成为粮 食、丝绸及多 种手工业品集 散地和交易中
心
•经济日益萧条
• 1952后,进入 统购统销的时代, 贸易冷落,且公
❖ 周庄镇旅游发展设想:
区域游览线路组织
景点考虑
旅游服务设施的设置
1
• 周庄镇处于淀山 湖之滨
2 • 与上海大观园相
隔6公里
3
• 与同里镇相距 13公里
4 •距苏州古城30公
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