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2相变原理习题

2012相变原理习题

相变原理习题一、选择题1、使TTT曲线左移的因素有___________ 。

A 增加亚共析钢中含碳量B 提高钢中含钨量C 增加钢中含铜量D 使奥氏体产生塑性变形2、能使钢中马氏体转变开始温度(Ms)升高的因素有__________ 。

A 降低含Ni钢中的Ni含量B 降低钢中含碳量C 增大冷却速度D 提高加热温度3、高碳马氏体的形貌特征及亚结构是__________ 。

A 板条状及位错B 凸透镜状及位错C 凸透镜状及孪晶4、加热时Fe3C全部溶入A的温度是__________ 。

A A c1B A c3C A ccm5、上贝氏体贝氏体的强度,韧性下贝氏体。

A 高于优于B 高于不如C 低于优于D 低于不如6、中碳钢淬火后高温回火,可获得优良的综合机械性能。

又称为。

A 固溶处理B 调质C 热稳定化D 时效7、出现了高温回火脆性后,如重新加热到650℃以上,然后快冷至室温,消除脆化。

在脆化消除后,再在450 650℃加热快冷再发生脆化。

A 可可B 可不C 不可可D 不可不8、W18Cr4V在560℃回火后,在冷却过程中在250℃稍作停留,残余奥氏体将不再转变为马氏体,这一过程称为。

A 催化B 相变C 逆转变D 稳定化9.奥氏体核的长大是依靠____的扩散, 奥氏体(A)两侧界面向铁素体(F)及渗碳体(C)推移来进行的.(a)铁原子 (b)碳原子 (c)铁碳原子 (d)溶质原子10.亚共析钢在A C3下加热后的转变产物为___.(a) F (b) A (c) F+A (d) P+F11.提高钢中马氏体转变开始点(Ms)的因素有__________ 。

(a) 降低含Ni钢中的Ni含量 (b) 降低钢中含碳量 (c) 增加冷却速度 (d) 提高奥氏体化温度12.低碳马氏体的形貌特征及亚结构是__________ 。

(a) 板条状及位错 (b) 凸透镜状及位错 (c) 凸透镜状及孪晶13.共析钢在奥氏体的连续冷却转变产物中,不可能出现的组织是__________ 。

(a) P (b) S (c) B (d) M14.一般认为共析钢的珠光体转变的领先相是____。

(a)渗碳体 (b)铁素体 (c)奥氏体 (d)渗碳体和铁素体15.球化处理由片状向粒状转变,可____,属自发过程。

(a)降低结合能 (b)降低体积 (c)降低表面能 (d)降低碳浓度16.马氏体的晶体结构为:(a) 体心立方 (b) 体心四方 (c) 体心正方 (d) 复杂斜方17.贝氏体转变时,由于温度较高,会存在____的扩散。

(a)铁原子 (b) 碳原子 (c)铁和碳原子 (d) 合金元素18.球化退火中片状渗碳体向粒状渗碳体转变,可____,属自发过程。

A 降低结合能B 降低体积C 降低表面能D 降低碳浓度19.在A1温度以下发生的P转变,奥氏体与渗碳体界面上碳浓度_ __ 奥氏体与铁素体界面上的碳浓度,从而引起了奥氏体中的碳的扩散。

A 低于B 高于C 等于D 小于等于20.高(低)碳钢的C曲线左上方有一 _。

A 等温线B 共析线C A1线D 先共析线21.高碳马氏体的形貌特征及亚结构是。

A 板条状及位错B 凸透镜状及位错C 凸透镜状及孪晶22.加热时Fe3C全部溶入A的温度是。

A Ac1B A C3C Accm23.加热时F全部溶入A的温度是_____ 。

A A c1B A c3C A ccm24.奥氏体的形核位置为F/Fe3C界面, 珠光体团交界处及________交界处.A F/FB Fe3C/FC Fe3C/Fe3CD 共析F/珠光体团25.渗碳体转变结束后, 奥氏体中碳浓度不均匀, 要继续保温通过碳扩散可以使奥氏体____.A 长大B 转变C 均匀化D 溶解26.P相变时, Fe3C形核于____或A晶内未溶Fe3C粒子。

A P晶界B 珠光体团交界处C A晶界D Fe3C/P界面27.生产中广泛应用的球化处理,通过___A化温度,短的保温时间,以得到较多的未溶渗碳体粒子。

A 低的B 高的C 很高的D 中等的28.当P片间距减小,渗碳体与铁素体____,相界面增多,铁素体中位错不易滑动,故使塑变抗力增高。

A 厚B 薄C 少D 脆29.马氏体是在α-Fe中的过饱和固溶体。

A 铁B 碳C GP区D 溶质30.片状马氏体的亚结构是。

A 位错B 共格C 浮凸D 孪晶31.贝氏体形成时,有__ _,位向关系和惯习面接近于M。

A 半共格B 切变C 孪晶D 层错32.可逆回火脆性的温度范围是。

A 150℃~200℃B 250℃~400℃C 450℃~650℃33.奥氏体优先在下列何处先形核。

A F/ Fe3C的界面上B 晶内C 表面34.在规定温度范围内,奥氏体晶粒长大的倾向的定义是。

A 本质晶粒度B 实际晶粒度C 起始晶粒度35.过共析钢中,随含碳量的增加“C”曲线是。

A 右移B 左移C 不动36.马氏体转变特点包括。

A 扩散性B 连续性C 切变浮凸37.奥氏体是碳溶解在__________中的间隙固溶体.(A) γ-Fe (B) α-Fe (C) Fe (D) 立方晶系38.由铁碳相图可知, C A-F____C A-C, 碳原子向F一侧扩散, 有利于A的长大.(A) < (B) > (C) ≤ (D) =39.影响奥氏体转变速度的因素为____(A)温度 (B)原始组织转变 (C)奥氏体晶粒度 (D)温度及原始组织晶粒度.40.过共析钢在A Cm下加热后的转变产物为____.(A) Fe3C (B) Fe3C (C) Fe3C+A (D) A41.在A1温度以下发生的P转变,奥氏体与铁素体界面上的碳浓度___奥氏体与渗碳体界面上碳浓度,从而引起了奥氏体中的碳的扩散。

(A)低于(B)高于(C)等于(D)小于等于42.珠光体等温转变动力学图有一鼻尖,鼻尖对应了形核率和转变速度的 _____。

(A)最大处(B)最小处(C)平均值处(D)次大处43.在A1下,共析钢的A_____ 。

(A)最不稳定(B)最稳定(C)转变最快(D)转变驱动力最大44.碳钢在____℃以上等温淬火,组织中大部分为上贝氏体时,冲击韧性会大大降低。

(A)400 (B)450 (C)350 (D)30045.当加热到A1— M S之间时,M的存在___P转变,___ B转变。

(A)促进,大大促进(B)促进,减慢(C)减慢,促进(D)减慢,减慢46.碳钢奥氏体的形核功与____的扩散激活能有关.(a) 碳(b) 铁(c) 溶质原子(d) 溶剂原子47.奥氏体的长大速度随温度升高而____.(a) 减小(b) 不变(c) 增大(d) 无规律48.片状珠光体的片层位向大致相同的区域称为______。

(a)珠光体领域(b)魏氏组织(c)孪晶(d)珠光体团49.奥氏体化温度越高,保温时间越长,珠光体的形核率和长大速度____(a)越小(b)越大(c)不变(d)先增后减50.在成分相同的情况下,粒状珠光体的强度和硬度比片状的_ __,塑性__ _。

(a)较高,较好(b)较低,较低(c)较高,较低(d)较低,较好51.连续加热的奥氏体转变温度与加热速度有关.加热速度逾大, 转变温度____, 转变温度范围越小, 奥氏体___.(a)愈低, 愈均匀(b)愈高, 愈不均匀(c)愈低, 愈不均匀(d) 愈高, 愈均匀52.扩散性相变必须有__ _。

(a)晶格改组(b)低温(c)可逆性(d)浮凸53.残余奥氏体存在的温度区间__ _。

(a)A1以上(b)Ms以上(c)Ms以下(d)0℃以下54.在A1下,共析钢的A_____ 。

A最不稳定 B 最稳定 C 转变最快 D转变驱动力最大二、判断题,对√,错×1、马氏体相变时,由于新相与母相成分不同,晶核长大必须依赖于溶质原子在母相中作长程扩散,使相界面附近的成分符合新相的要求。

()2、在过冷奥氏体冷却中途,使冷却速度减慢,与中途不改变冷却速度相比,转变将滞后发生。

()3、工业用钢的马氏体转变量均取决于淬火冷却所达到的温度,而与在此温度下的保温时间无关。

()4、在Md温度以上,使奥氏体发生形变可以提高马氏体的Ms点。

()5、过冷奥氏体发生珠光体转变时,珠光体的片间距随冷速增大而增大。

()三、填空题1、奥氏体形成的热力学条件为奥氏体的自由能______于珠光体的自由能。

2、加热转变终了时所得A晶粒度为_____晶粒度。

3、亚共析钢中,随碳含量上升,C曲线右移,过共析钢中,随碳含量上升,C曲线_ _移。

4、珠光体团中相邻的两片渗碳体(或铁素体)中心之间的间距的距离称为珠光体的_ ___。

5、奥氏体只要在A1温度保持足够长时间,就会得到F 及___的二相混合物P。

6、片状马氏体的亚结构是。

7、马氏体转变有三种位向关系,即K/S关系;;G – T 关系。

8、一般地,贝氏体转变产物为_ 及Fe3C的二相混合物,为非层片状组织。

9、贝氏体的强度随形成温度的降低而__ __。

10、W18Cr4V在560℃回火后,在冷却过程中在250℃稍作停留,残余奥氏体将不再转变为马氏体,这一过程称为_ 。

11、相变时新旧两相化学势相等,但化学势的一阶偏微商不等是_ 。

12、在规定温度范围内,奥氏体晶粒长大的倾向是_ 。

13、在不同冷却条件下,过冷A转变过程的起止时间和各种类型组织转变所处的温度范围的一种图形是_ 。

14、当合金加热到略低于固相线的温度,保温足够时间,使B组元充分溶解后,取出立即淬火,则B组元来不及析出,而形成亚稳定的过饱和固溶体,这种处理称为_ 。

15、冷却缓慢(或冷却过程中停留)引起A稳定性提高,使最后的A残上升的现象称为_ 。

16、切变过程中产生大量微观缺陷(位错,孪晶及层错)使马氏体强化,其本质与形变强化的道理相同称为_ 。

17、随温度变化,马氏体片消长的现象,叫_ 。

其条件是界面维持共格。

18、某些合金,在临界点以上,使其形状固定下来然后降到临点以下,可以进行任意塑性变形。

但是只要加热引临界点以上,能自动恢复原来的形状的现象称为_ 。

19、由过饱和度降低的α固溶体和与它共格联系的高弥散度的ε-FexC组成低温回火后的组织称为_ 。

20、低碳钢中M S点高,淬火过程中会发生碳原子偏聚及碳化物析出,这一特征称为_ 。

21、P-A转变分为四个阶段是:A的形核; A核长大; 碳在A中的均匀化.22、M d 马氏体转变的最高温度。

23、随温度变化,马氏体片的现象,叫热弹性马氏体。

24、时效是指(低碳)钢(板)材热加工或冷变形后在室温下放置一段时间后,出现强度、硬度塑性和韧性下降的现象。

25、V K-得到全部M的最冷速(上临界冷速)。

26、是碳与合金元素在α-Fe中的过饱和固溶体。

27、高碳、高合金元素钢的Ms点,所以淬火后存在较多A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