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第二章 文学经典-中国神话和寓言故事
第二章 文学经典-中国神话和寓言故事
——《绎史》
俗说天地开辟,未有人民,女娲抟[tuán] 黄土作人。剧务, 力不暇供,乃引绳于泥中,举以为人。故富贵者,黄土人; 贫贱者,绠[gěng] 人也。
—《太平御览》卷78
2. 自然神话
洪水滔天,鲧窃帝之息壤以堙洪水,不待帝命。 帝令祝融杀鲧于羽郊。鲧复生禹,帝乃命禹卒布土以定
九州。
滔:大水弥漫。息壤:一种生长不止的神土,能填塞洪水。 祝融:火神。羽郊:羽山的郊野。 复:通“腹”,传说鲧死后腹部裂开,生下了禹。 卒:最终。布:散布,铺填。
—— 《淮南子.览冥篇》
狡:猛。 虫:原来读huǐ, 是“虺”的本字。本义是一种毒蛇,现 只作蟲的简化字。
夸父逐日
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 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 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 其杖,化为邓(桃)林。
精卫填海
又北二百里,发鸠(jiū)之山,其上多柘(zhè)木。有鸟焉:其状如 乌,文首,白喙(huì),赤足,名曰精卫,其鸣自詨(xiāo);是炎帝 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 石,以堙于东海。
它的题材内容和各种神话人物对历代文学创作及各民族史诗的形成具有多方面的影响,特 别是它丰富奔放、瑰奇多彩的想像和对自然事物形象化的方法,与后代作家的艺术虚构及 浪漫主义创作方法的形成都有直接的渊源关系。它为后世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题材。不仅 如此,神话还具有丰富的美学价值与历史价值,与远古的生活和历史有密切关系,是研究 人类早期社会的婚姻家庭制度、原始宗教、风俗习惯等很重要的文献资料。
中国上古神话故事
西方神话故事
文学经典
1. 中国上古神话的类型 1. 神话产生的原因与功能
2. 中国神话的演变
2. 奥林匹斯神话谱系
3. 神话题材的名画欣赏
诗词童谣 1. 适宜幼儿接 受的古诗 2. 传统童谣
02
文学经典
神话-最早的文学形式
什么是神话?
A
B
神话对我们来说有什 么用?
神话是怎样演变的?
中国神话的 类型
神话一般可分为三种类型: 创世神话、自然神话、英雄神话(战争)、发明创造
1. 开辟神话反映的是原始人的宇宙观,用此解释天地是如何形成的, 人类万物是如何产生的。 2. 第二类属于自然神话,是对自然界各种现象的解释。 3. 数量最多的是第三类——英雄神话,这类神话产生比前两者稍晚, 表达了人类反抗自然的愿望,同时,也可说是人类某种劳动经验的概括 总结。
神话的功能
神话在维系人们的社会性上具有重大意义,是把个人和集体联系为一体的 一条精神纽带。(神话传说的作用是古代统治阶级用来束缚下层的精神枷锁, 民间的传说是一种心理上的满足。)
神话是先民们在对世界假想的把握中宣泄了不安的情绪。
神话的功能
神话传说是一个民族和国家的宝贵精神财富,在文学史上有着很重要的地 位。
——《山海经·北山经》 堙[yīn]:埋没。
相关作品
读山海经·其九
夸父诞宏志,乃与日竞走。 俱至虞渊下,似若无胜负。 神力既殊妙,倾河焉足有! 余迹寄邓林,功竟在身后。
《读山海经》
陶渊明 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 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 同物既无虑,化去不复悔。 徒设在昔心,良辰讵可待!
中国神谱谱系
三皇: 燧人、伏羲、神农;出自《尚书大传》 伏羲、女娲、神农;出自《春秋运斗枢》 伏羲、祝融、神农;出自《风俗通义》 伏羲、神农、黄帝。出自《三字经》
五帝: 太昊、炎帝、黄帝、少昊、颛顼。出自《吕氏春秋》 黄帝、颛顼、帝喾、尧、舜;出自(《大戴礼记》 黄帝、少昊、颛顼、帝喾、尧;出自《资治通鉴外纪》
为什么会有神话 产生?
由于原始社会生产力水平十分低下,面对难以捉摸和控制的自然界,先民往 往会产生神秘和敬畏的感情。而一些特殊的灾害的自然现象,地震、洪水, 还有人类自身的生老病死等等,也往往引起惊奇和恐慌,人们由此幻想 出世界存在某种超自然的神灵和魔力,并对之加以膜拜,于是自然在一 定程度上被,九州裂。
1.往:过去。往古:远古。 2.极:据传说,有四根柱子支撑着天。四极,即 支撑天的四根柱子。 3.废:本义(古)房屋倒塌,泛指崩塌。 4.九州:中国古代号称九州,即冀、兖、青、徐、 扬、荆、豫、梁、雍。
天不兼覆,地不周载。 火烂焱而不灭,水浩洋而不息。 猛兽食颛民,鸷鸟攫老弱。
第一节
中国上古神话 传说
中国神谱谱系
上古神话诸神
混沌天神--较正式的说法,盘古为开天辟地之始神,但仍有部分传说中,混沌 早于盘古而生。
创世神:
天吴、毕方、据比、竖亥、烛阴、女娲 上古四方天帝与辅神: 太阳神炎帝与火神祝融共同治理天南一万二千里的地方 少昊与水神共工建立天西一万二千里的地方 颛顼与海神禺强(又名冬神玄冥)治理天北一万二千里的地方 青帝伏羲与九河神女华胥氏及属神句芒治理天东一万二千里的地方。
1. 创世神话
天地浑沌如鸡子,盘古生其中。天地开辟,阳清为天, 阴浊为地。盘古在其中,一日九变,神于天,圣于地。 天日高一丈,地日厚一尺,盘古日长一丈。如此万八 千岁,天数极高,地数极深,盘古极长,后乃有三皇。
——《艺文类聚》
盘古开天地的故事
首生盘古,垂死化身:气为风云,声为 雷霆,左眼为日,右眼为月,四肢五体 为四极五岳,血液为江海,筋脉为地理, 肌肉为田土,发髭为星辰,皮毛为草木, 齿骨为金石,精髓为珠玉,汗流为雨泽。
颛[zhuān]民:善良的百姓。 攫[ jué]
于是女娲炼
以补苍天,
断鳌足以立四极,杀黑龙以济冀州,
积芦灰以止淫水。
于是:在这种情况下。 鳌:传说中海里的大龟(鳖)。 黑龙:洪水神,代指一切野兽。 芦灰:芦柴灰。 淫水:洪水。淫:本义过多,引申为甚、过分。 36501 36500 红黄白蓝青
苍天补,四极正,淫水涸,冀州平。 狡虫死,颛民生。背方州,抱圆天。
C
D
E
为什么会有神话产生? 中国神话有哪些类型?
什么是神话?
神话传说是我国最早的口头叙事文学,在文学史上有很重要的地 位。是关于神或神化的古代英雄的故事,是古代人民对自然现象 和社会生活的一种天真的解释和美丽的向往。神话可以说是人类 早期的不自觉的艺术创作。它往往借助想像和幻想把自然力和客 观世界拟人化。所以,神话作品通常具有超现实想象、夸张的浪 漫主义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