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血培养的意义及操作流程

血培养的意义及操作流程

腹部术后感染等 • 侵入性处置,如静脉导管留置、导尿管留置、机械通气等 • 白细胞增多,粒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 • 休克,寒颤,僵直 • 多器官衰竭 • 心率异常加快 • 低血压或高血压 • 呼吸频率加快
血培养标本采集的时机
• 使用抗菌药物之前采血 • 当可疑临床症状出现后,应尽可能早地采血培养。在
应用抗菌药物之前采血培养是最理想的。如果患者已 经开始应用抗菌药物进行治疗,则应该在下一次用药 前采血培养。 • 患者寒颤发热前1小时,在此期间,应同时(或间隔 30-60 min)采集2-3套血培养,只有在怀疑患者有感 染性心内膜炎或其它血管内感染(如导管相关性感染) 时,才有必要间隔较长时间多次采集血培养。
• Cockrill2004年报告:163位病人,血培养仪
采血套数及血量 检出率
1套(20ml) 65%
2套(40ml) 80%
血培养采血量
• 对于成人,每瓶血培养需要5-10ml血液。 • 对于儿童,每瓶需要2-4ml血液。 • 对于婴幼儿,采血量不应超过患儿总血量的1%。
血培养采集套数及血量
• CLSI要求每次采集2-3套标本,每套应包括一个需氧培养 瓶,一个厌氧培养瓶
• 成年病人不能只采1瓶血培养标本,采血量不足和只做1 套血培养所得得结果是很难正确解释的
1. March 2003 report 3. Medtap International
2.Crit Care Med 2001; 29: 1303-10
4. Society for Critical
Care Medicine (press release 2004)
• 血培养持续阴性的可疑菌血 症或真菌血症
• 考虑当前的培养方法,是否 能覆盖分枝杆菌、真菌或苛 养菌的检出
Baron, EJ., M.P. Weinstein, W.M. Dunne, Jr., P. Yagupsky, D.F. Welch, and D.M. Wilson. Cumitech 1C, Blood Cultures IV. Coordinating ed., E.J. Baron. ASN Press, Washington, D.C> 2005
血培养的意义及操作规范
明确血培养的临床意义
• 血培养查病原菌对诊断以下疾病很重要:
– 菌血症 – 感染性心内膜炎 – 临床不明原因感染 – 假体植入后感染〔人工关节、人工瓣膜〕 – 脉管导管相关性菌血症 – 化脓性关节炎 – 肺炎
• 血培养是最好的工具帮助它们合理用药、减少 死亡率
败血症(SEPSIS)
序推荐(Approved)指南
及操作程序
• Proposed Guideline 2006年10 月出版:M47-P
• Approved Guideline 2007年第5版
• /pdf_sops.asp
血培养采集套数
• 对于成人,通常推荐在短时间内(一般为1小时内) 连续采 血,做2套至3套(1瓶需氧+1瓶厌氧/套)血培养。
• 对于儿童则在短时间内,在不同位置,抽两瓶(需氧)。 • 当怀疑感染性心内膜炎或其它的血管内感染(导管相关性)
菌血症和真菌血症时,则间隔采血(例如每隔1-2小时采血 一次),2套至3套(2瓶/套)血培养。
败血症的检测
• 血培养是检测菌血症和真菌血症的最简单、 最准确和最常用的一种方法,是确认机体血 流感染的病原学基础。
• 尽早做血培养检测和早期正确抗菌治疗是控 制败血症应首要采取的措施。
Vincent J-L, Sakr Y, Sprung CL, et al. Sepsis in European intensive care units: Results of the SOAP study. Crit Care Med 2006;34:344-355
BACTEREMIA 菌血症
INFECTION
感染
FUNGEMIA 真菌血症
PARASITEMIA 寄生虫血症
VIREMIA 病毒血症
OTHER 其它
PANCREATITIS 胰腺炎
TRAUMA 外伤
SEPSIS
败血症 SIRS 炎性反应
BURNS 烧伤
OTHER 其它
败血症(SEPSIS)
• 全球:1800万病例
血培养的作用
• 证实感染性病原体 • 做进一步的鉴定和药敏试验 • 指导正确的抗菌药物使用
血培养操作规范
• 何时需要血培养 • 血培养标本采集的时机 • 血培养采集的量及套数 • 规范的皮肤消毒及培养瓶的准备 • 血培养标本的储存和运输 • 血培养报阳时间及阳性标本的处理
血培养操作规范
CLSI血培养的原则和操作程 英国HPA 的血培养的研究
– 美国:确诊病例130万 – 欧洲和日本:确诊病例190万
• 每年治疗费用:
– 167亿美金-美国 – 67亿美金-欧洲
• 美国
– 导致死亡病种排名第十位 – 每年导致大约40万人死亡 – 败血症在10年间增加了139% – 非心内ICU病区最常见的死亡病因
• 在130万病例中,有78万例发生在ICU病区
• 参编单位: • 医学微生物协会, 临床微生物协会 苏格兰 微生物协会, IBMS, Welsh微生物协会 • 统一由卫生防护署 (Health Protection Agency)领导
何时需要血培养
怀疑患者有血流感染的症状和情况有:
• 不明原因的发烧(>38℃)或体温过低(<36℃) • 严重的局部感染,如脑膜炎、心内膜炎、肺炎、肾盂肾炎、
不同临床症状时采血方法的推荐
• 症状
• 推荐采血方法
• 可疑的急性初期菌血症或真 • 从不同的解剖学位置连续地 菌血症: 脑膜炎、骨髓炎、 采集两对或三对血培养 关节炎、肺炎
• 不明原因的发热(例如:隐 匿的脓肿,伤寒、布鲁氏杆 菌病或其它诊断不明的发热 综合症)
• 从不同的解剖学位置连续采 集两对或三对血培养。如果 经24-48小时培养后结果是阴 性,从不同的解剖学位置再 次连续采集多于两对的血培 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