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建筑设计之后现代

建筑设计之后现代




现代主义设计的基础是功能主义,主张形式遵循功能(Forms Follow Function)。德 国现代主义设计大师D· 拉姆斯阐述现代主义设计的基本原则是“简单优于复杂,平淡 优于鲜艳夺目;单一色调优于五光十色;经久耐用优于追赶时髦,理性结构优于盲从 时尚。”这种风格引领了世界范围内的设计主潮。 后现代主义表现出对现代主义风格中纯理性主义倾向的批判,后现代主义风格强调设 计应具有历史的延续性,但又不拘泥于传统的逻辑思维方式。探索创新造型手法,讲 究人情味,追求个性化。在设计中常把夸张变形的,或是古典的元素与现代的符号以 新的手法融合到一起,即采用非传统的混合、叠加、错位、裂变及象征、隐喻等手段
美国费城老年公寓
西班牙古根海姆博物馆
奥柏林学院爱伦美术馆

1976年,在美国俄亥俄 州建成的奥柏林学院爱伦 美术馆扩建部分与旧馆相 连,墙面的颜色、图案与 原有建筑有所呼应。在一 处转角上,孤立地安置着 一根木制的、变了形的爱 奥尼式柱子,短粗矮胖, 滑稽可笑,得到一个绰号 叫“米老鼠爱奥尼”。
彼得.艾森曼(Peter Eisenman)



1、维克斯纳视觉艺术中心 2、IBA社会住宅 3、阿朗洛夫设计与艺术中心 4 、House Ⅰ 5 、House Ⅱ 6 、House Ⅲ 7 、House Ⅳ 8 、House Ⅴ 9 、House X 10 、Cannaregio Town Square-House 11A : 坎那尓乔市镇广场,住宅11A 11 、House El Even Odd : EL单双构架 住宅 12 、罗密欧与朱丽叶城堡 13 、生化中心 14 、大学艺术博物馆 15 、韦克斯纳视觉艺术中心和美艺术图 书馆 16 、卡内基· 梅隆研究所


后现代主义设计的概 念是,理论界一般认 为:它是产生于20世 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 的文化思潮,在哲学、 宗教、建筑、文学中 均有充分的反映。它 与现代主义有本质的 区别,它的出现自然 有其特定历史的、文 化的背景。
后现代主义出现的原因


:残酷的二次世界大战以 及苏美霸权和冷战留给世 人以难以名状的恐惧,新 一轮科学技术革新一方面 带来了物质文明的极大丰 富,另一方面却又给予人 们倍受煎熬的心灵以巨大 的苦闷、压抑、疯狂和动 荡。 以崇尚理性为特征的现代 主义在此间拖着疲惫的步 伐缓慢移动着。
美国电报电话大楼
美国电话电报大楼是1984年落 成的,建筑师为约翰逊,该建 筑坐落在纽约市曼哈顿区繁华 的麦迪逊大道。约翰逊把这座 高层大楼的外表做成石头建筑 的模样。楼的底部有高大的贴 石柱廊;正中一个圆拱门高33 米;楼的顶部做成有圆形凹口 的山墙 ,有人形容这个屋顶从 远处看去象是老式木座钟。约 翰逊解释他是有意继承十九世 纪末和二十世纪初,纽约老式 摩天大楼。
理查德.迈耶
约翰.海杜克
柏林欧洲被害犹太人纪念碑
后现代建筑特点

美国建筑师斯特恩提出后现代主义建筑有 三个特征:采用装饰;具有象征性或隐喻 性;与现有环境融合。
“纽约五”



迈克尔.格雷夫斯(Michael Graes) 彼得.艾森曼(Peter Eisenman) 查尔斯.加斯米(Charles Gwathmey)、 约翰.海杜克(John Hejduk)、 理查德.迈耶(Richard Meier)
迈克尔.格雷夫斯(Michael Graes)



17 、瓜尔迪奥拉住宅 18 、阿诺夫设计与艺术中心 19 、长宫三洋公司办公楼 20 、大哥伦布会议中心 21 、班约勒斯奥林匹克宾馆 22 、库珀学生公寓 23 、格罗宁根音像馆 24 、布谷办公室 25 、雷布斯多克公园总体规划 26 、恩莫利艺术中心 27 、诺德利奇斯德伦道夫总体规划 28 、巴恩霍夫斯伯利奇——腓德烈斯特 劳斯规划项目 29 、麦克斯· 莱恩哈特大楼 30 、伊门道夫大楼 31 、马格德堡大马士革广场 32 、克林“遗址”纪念馆 33 、2000年大教堂

1982年落成的美国波特 兰市政大楼,是美国第一 座后现代主义的大型官方 建筑。楼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15层,呈方块 体形。外部有大面积的抹 灰墙面,开着许多小方窗。 每个立面都有一些古怪的 装饰物,排列整齐的小方 窗之间又夹着异形的大玻 璃墙面。屋顶上还有一些 比例很不协调的小房子, 有人赞美它是“以古典建 筑的隐喻去替代那种没头 没脑的玻璃盒子”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