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化工原理第三章(概述、重力沉降)
化工原理第三章(概述、重力沉降)
力主要是粘性摩擦,所产生的阻力(曳力);
2013-9-19
【形体阻力】当颗粒速度较大时,便有旋涡出现,即 发生边界层分离,所产生的阻力(曳力)。
P P2 1
P1
P2
颗粒受到流体的总阻力Fd =表皮阻力+形体阻力
2013-9-19
3、阻力的计算 【特点】阻力Fd与流体密度ρ 、粘度μ 、相对运动速 度u有关,而且受颗粒的形状与运动方向的影响,问 题较为复杂。至今,只有几何形状简单的少数情况 才可以得到理论计算式。 【特例】粘性流体对球体的低速绕流(也称爬流) 时,可用斯托克斯(Stokes)公式计算,即:
2013-9-19
2013-9-19
五、非均相物系分离的作用
(1)回收分散物质;(从催化反应器中回收催化剂
颗粒)
(2)净制连续介质;(二氧化硫气体除尘) (3)保护环境。(污水处理、除去烟道气中的粉尘 等)
2013-9-19
催化剂再生器
催裂化反应器 分馏塔
催 化 裂 化 工 艺 流 程 图
旋液分离器
由于 2<Re<500 , 故知沉降处在过渡区。 ③据阿伦公式:
4g ( P ) ut 225
2 2 1/ 3
dP
④由此可知,沉降速度为:
4 9.81 3000-1.205) ( ut -5 225 1.81 10
Fd 3d p u
2013-9-19
【通用方法】当相对运动速度较大时,Sokes定律不 成立。因此,对一般流动条件下的球形颗粒及其他 形状的颗粒,Fd的数值尚需通过实验解决。 对球形颗粒,经分析并整理后可得:
u 2 ——阻力计算的经验公式 Fd A
2
式中 ζ——形状阻力系数;
A——颗粒在运动方向上的投影面积;
【问题】指出分散相、连续相、分散物质
和连续介质分别是什么?
2013-9-19
四、非均相物系的分离方法
一般可用机械方法加以分离,故又称机械分离。
常用的机械分离方法有:
(1)沉降分离法;
(2)过滤分离法;
(3)液体洗涤(湿法)分离法;
(4)静电除尘法;
(5)惯性力除尘法。
【说明】需根据分离对象确定分离方法。
'
2013-9-19
(3)颗粒形状的影响 如果颗粒是非球形的,可采用两种方法处理。
u——颗粒与流体的相对运动速度。
2013-9-19
4、阻力(曳力)系数ζ 【规律】目前尚无法通过理论分析获得阻力系数计算 关系式,但大量的实验证明:阻力(曳力)系数ζ是
雷诺数及球形度的函数,即:
f (Re, s )
【获取方法】当球形度一定时,阻力(曳力)系数ζ 获取方法有如下两种: (1)查取ζ-Re关系曲线图; (2)使用经验公式。
颗粒在互不接触、互不干扰的条件
下沉降。
2013-9-19
(2)自由沉降速度基本计算式 重力场中,球形颗粒作自由(向下)沉降时,颗
粒的受力情况:
设颗粒的密度为ρP ,直径为 dP ,流体的密度为ρ,则:
Fg
6
d P g Fb
3 P
6
3 d P g
Fd A
2013-9-19
u 2
10 Re
(3)湍流区:500<Re<2×105,Newton定律区
0.44
【说明】(1)查ζ-Re关系曲线图,准确但复杂; (2)经验公式计算简便,但是有误差,且 球形度φs=1。
2013-9-19
10 Re
0.44
24 Re
层流区
过渡区
湍流区
ζ-Re关系曲线图
旋风分离器
澄清罐
2013-9-19
空气
硫铁矿 焙烧炉 降尘室 旋风分离器
去转化器
电除尘器
泡沫塔
二氧化硫除尘净化工艺流程简图
2013-9-19
水处理工艺流程图
2013-9-19
六、颗粒与流体相对运动时所受到的阻力
1、三种相对运动形式
流体与固体颗粒之间的相对运动可分为以下三种
情况:
【绕流】颗粒静止,流体运动;
算:
2 d P P g ut 18
2013-9-19
附录查得,水在20℃时 ρ=998.2kg/m3,μ=1.005×10-3Pa.s
ut
95 10 3000 998.2 9.81 9.797 10
6 2
-3
18 1.005 10
3
2013-9-19
【阻力系数ζ计算的经验公式】 【应用前提】球形颗粒。 根据不同的雷诺数范围(区域)内的阻力系数ζ的 变化情况,可用如下经验公式计算阻力系数ζ: (1)层流区:10-4<Re<2,Stokes定律区
24 Re
2013-9-19
(2)过渡区:2<Re<500,Allen定律区
2
2 d P u 2
4
2
当颗粒在流体中做匀速运动(a=0)时,颗粒所 受合力为零,即:
6
3 dP P g
6
3 d P g
2 d P u 2
4
2
0
(重力向下) (浮力向上)
(阻力向上)
由此可解出沉降速度:
ut
2013-9-19
4 gd P P 3
2013-9-19
三、非均相物系的组成
【分散相】处于分散状态的那一相 ;
【分散物质】处于分散状态的那种物质,如分散于
流体中的固体颗粒、液滴或气泡 。
【连续相】包围着分散相物质且处于连续状态的那
一相 ;
【连续相介质】处于连续状态的那种物质,如分气
固混合物的气体,悬浮液中的液体。
2013-9-19
悬 浮 在 水 中 的 固 体 颗 粒
2013-9-19
【步骤】(1)根据颗粒的球形度 找到对应的曲线; (2)根据Re找到曲线上的一点; (3)由该点查得ζ ;
S s (球形度) Sp
ζ-Re关系曲线图
2013-9-19
【有关说明】
(1)何谓球形度?
S s Sp
【问题】为何球 形度总是小于1?
S——与物体相同体积的球体的表面积; SP——物体的表面积。
第一节 概述
1、混合物的分类
第三章 沉降与过滤
2、非均相物系的特点 3、非均相物系的组成 4、非均相物系的分离方法
第二节 重力沉降
1、沉降速度 2、沉降设备 3、悬浮液的沉聚
2013-9-19
第一节 概
一、混合物的分类
述
一般按相态将混合物可分为均相物系(即均相
混合物)与非均相物系(即非均相混合物)。
(4)自由沉降速度的影响因素
颗粒的直径dP
颗粒的密度ρP
2 P
gd P ut 18
流体的粘度μ 流体的密度ρ
2013-9-19
(5)自由沉降速度计算的具体方法 ①如果事前能够上确认沉降处在哪个区,则直接就
用该区的公式进行计算;
②如果不能确定流动处在哪个区,可采用两种方法
:
Ar
3 dP 3000-1.205) 9.81 ( =92.8 -5 2 ( .8110 ) 1
2013-9-19
②计算雷诺准数:
Re Ar 18 0.6 Ar 92.8 18 0.6 92.8 3.9
(m / s )
核算流型:
Re d p ut
95 10 6 9.797 10 3 998.2 0.9244 2 3 1.005 10
故原假设层流区正确,求得的沉降速度有效。
2013-9-19
(2) 在20℃的空气中的沉降 用阿基米德准数判断沉降区域: 查得20℃空气:ρ=1.205 kg/m3,μ=1.81×10-5 Pa.s ①计算阿基米德准数:
【试差法】 A. 假定流动所在的区域;
B.用相应的公式计算沉降速度ut ;
C.计算雷诺数Re是否与假定条件一致(验算),否
则重新假定。
2013-9-19
【准数判别法】如果不能确定流动处在哪个区,亦 可采用以下方法先确定区域。通过实验整理数据可 得到:
Re
Ar 18 0.6 Ar
3 d P P g
——沉降速度基本计算式
(1)颗粒从静止开始作沉降运动时,分为加速和匀 速两个阶段; (2)对于小颗粒,加速阶段时间很短,通常忽略, 可以认为沉降过程是匀速的。 (3)颗粒作匀速运动时的速度称 为沉降速度。
有关说明
2013-9-19
(3)各种情况下的自由沉降速度计算式 ①层流区:(Re<2)
ut 4 gd P P 3
【沉降】流体静止,颗粒运动;
【颗粒与流体都运动】颗粒运动,流体运动。
2013-9-19
流体运动方向 颗粒静止,流体对其做绕流
2013-9-19
固体颗粒运动方向
2013-9-19
流体运动方向
固体颗粒运动方向
2013-9-19
2、阻力的两种类型——表皮阻力和形体阻力 【表皮阻力】当颗粒速度很小时,流体对球的运动阻
2 2
1/ 3
d P ——阿伦(Allen)公式
2013-9-19
③湍流区(Newton区) 500<Re<2×105
0.44
代入沉降速度基本计算式后可得到:
ut
3.03gd P ( P )
1.74
gd P ( P )
——牛顿(Newton)公式
2013-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