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感染性疾病实验诊断

感染性疾病实验诊断


涂片不染色 可观察病原体的生长、运 对螺旋体、梅毒、真菌的 显微镜检查 动方式、螺旋体形态和运 诊断比较有意义

组织细胞形 可以根据包涵体的特点, 多数病毒在组织细胞呈非 态学检查 初步怀疑病毒或衣原体感 特异性,难以判断种属

复染标本电 可以用来观察病毒颗粒 镜观察和免 疫电镜技术
临床上不疾病的病原检测
编辑ppt
13
一、标本采集和运输
正确选择、采集与运输标本是病原学实验 诊断的第一步,留取标本的质量关系到实验诊 断的结果正确与否。
错误的检验结果主要是发生在检验前,所 以对不合格的标本要拒收并及时和临床沟通!
编辑ppt
14
二、病原检测的方法
根据对与病原体相关的不同成分的检测, 可以分为以下几种检测方法:
直接显微镜检测 病原体分离培养和鉴定 病原体抗原检测 病原体抗体检测 病原体核酸检测 细菌毒素的检测
编辑ppt
15
1、直接显微镜检查
包括以下四种方式:
检测方法 主要用途
方法评价
涂片染色显 可以观察细菌、真菌的形 简便快速、能提供初步诊 微镜检查 态、染色性、排列和特殊 断,对无菌体液尤其有诊
结构,也可检查寄生虫 断价值,应用很广泛
感染性疾病实验诊断
珠江医院微生物室
编辑ppt
1
主要学习内容及要求
掌握:
感染性疾病的常用实验检测项目及其临床
意义和评价;各系统病原体检查的处理步骤;
熟悉:
各系统感染的常见病原体、常见疾病及病
原学检测;
了解:
当今感染病特点与感染类型,常见医院感
染病原体及特点。
编辑ppt
2
第一节 概述
编辑ppt
3
一、感染性疾病的定义
16
2、病原体分离培养和鉴定
病原体
方法
评价
细菌
真菌 病毒
选择合适的培养基培养,然后根据菌 病原体的分
落性状和细菌的形态染色性作出初诊,离和鉴定是
最后可用自动化鉴定系统鉴定
细菌、真菌
接种于沙氏或脑心琼脂,根据真菌的
和病毒感染 性疾病诊断
菌落性状及菌丝孢子形态鉴定到种 的金标准
将标本接种于体外培养细胞、易感动
道菌群和口咽部菌群是最重要的内源性感染源。
编辑ppt
5
三、感染类型
1、按病原体分类:可分为细菌、病毒和真菌; 2、按病原体来源分类:可分为内源性感染和外源
性感染; 3、按疾病特征分类:A.隐性感染(亚临床感染)、
B.潜伏感染、C.显性感染(包括急性感染、慢性 感染、局部感染、全身感染)、带菌状态、不感 染。
编辑ppt
6
四、医院感染
医院感染的定义: 指来自医院或医疗机构的感染,包括在医院获
得出院后才发生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已存在的 感染 ,入院时已处于潜伏期的感染。
入院48小时后发生的感染通常认为是医院感染。
编辑ppt
7
四、医院感染
院感的特点:
1、院感的感染链由感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宿主 构成,细菌是主要病原体,且多为异位菌和耐药 菌;为此,采集时要防止人体定值菌及环境污染 菌对标本的污染;鉴定时要鉴定到种并提供药物 敏感性试验结果;
物或鸡胚,然后根据动物的发病情况
或鸡胚中形成的特殊病灶作出初诊,
最后用血清学鉴定
编辑ppt
17
3、病原体抗原检测
用已知抗体,借助金标免疫、荧光免疫、酶免 疫等技术检测未知的病原体抗原;
病原体
主要用途
评价
细菌 真菌 病毒
脑脊液脑膜炎奈瑟菌、痰液中结核 杆菌、衣原体、幽门螺旋杆菌等抗 原
在无菌或很少其他微 生物的标本中较有意 义
病原体
常用方法
评价
细菌 病毒 真菌
常用方法有凝集试验(肥达试验、 特异性免疫学实验很有
外斐试验等)、胶体金标志试验、 诊断价值,但其特异性
ELISA、间接免疫实验
不能等同病原菌检出
ELISA应用最广泛,适用于大多数 可用来检测急慢性病毒
病毒,此外还有中和试验、补体结 感染,同时检测双份血
合试验、免疫印迹法等;
1、C—反应蛋白:鉴别诊断细菌或病毒感 染的首选指标,还可判断抗生素疗效和预后;
2、前降钙素原:PCT的升高程度与感染严 重度及预后相关,在全身性细菌感染和脓血症 的诊断方面有很高的临床价值;
编辑ppt
10
五、一般实验检测
3、白细胞常规检查:
A.白细胞上升:急性细菌感染(如G+C)、
某些病毒感染(如传单);
2、所有分离自无菌部位的菌株、重要的耐药株和
流行病学重要的菌株都要保存3—5年;
编辑ppt
8
四、医院感染
院感的特点: 3、当院感发生率增加而超过该时期的预计值
时就称为爆发,爆发时应当及时进行环境 卫生学检测。
编辑ppt
9
五、一般实验检测
感染病的实验诊断包括一般实验室检查和 病原学实验诊断,前者是感染病的首要 检测项 目,具有初筛的作用 ,常见项目如下:
清或lgM抗体较有意义
可用ID、CF、LA、EIA等检测曲霉、有初筛意义,但敏感性 新型隐球菌、念珠菌等,但免疫低 和特异性均不高 下患者检测往往无价值;
编辑ppt
19
5、病原体核酸检测
病原体核酸检测技术主要有PCR、实时荧 光定量PCR和DNA探针杂交技术;
评价:具有很高的敏感性,可用来判断病 毒的活动性感染,细菌的鉴定、耐药基因检测 和细菌分子流行病学调查,但容易造成假阳性 或假阴性。
B.白细胞下降:G+b(如伤寒、副伤寒沙门
菌)、疟疾、病毒感染;
C.嗜酸性粒细胞:寄生虫病;
D.单核细胞增多:亚急性心内膜炎、疟疾;
E.淋巴细胞增多:病毒感染、某些杆(如
百日咳鲍特菌、结核杆菌、布氏杆菌)。
编辑ppt
11
五、一般实验检测
4.器官功能改变的检测:不同系统感染导致检 测其器官功能改变的项目不一,如诊断中枢 神经系统感染的还需做脑脊液常规检测。
G实验、隐球菌和曲霉抗原的检测
隐球菌抗原检测可作 为确诊依据,其它的 不可以
肝炎病毒抗原、AIDS的p24抗原、 有助于病毒的早期诊
轮状病毒抗原、CMVpp65抗原、呼 断,但需注意交叉反
吸道病毒抗原

编辑ppt
18
4、病原体抗体检测
用已知抗原,借助ELISA、凝集试验、胶体金 标记EIA等技术检测病原体的抗体
又称感染病,是由微生物(细菌、病毒、 真菌)和寄生虫感染人体后机体组织细胞受到 不同程度的损害并出现一系列的临床症状和体 征。其中,有传染性的感染性疾病称为传染病。
编辑ppt
4
二、感染病特点
1、微生物变异所出现的新亚型、亚性、不典型株 及耐药株已成为当今主要的病原体;
2、感染患者多因免疫防御能力的下降感染; 3、内源性感染与条件致病菌的感染增加,其中肠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