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临床试验的方案
生物等效性临床试验的设计
► 受试者的数目
SFDA指导原则:至少8例 根据统计学的把握度进行计算(影响样品量的因素有: 变异程度、制剂的相似性、所要求的把握度等)
► 入选标准:
男性健康受试者,18—40周岁。 体重指数(体重(kg)/身高(m)2)在正常范围(19-25)
内
► 标准参比药物的确定:
原则上以原生产厂家的同类产品为标准参比药物 以市场上公认的主导产品为标准参比药物
►
Ⅱ期临床试验
随机盲法对照临床试验.对新药有效性、安全性作出初步评价,推 荐临床给药剂量。
新药临床分期
►
Ⅲ期临床试验 扩大的多中心临床试验。应遵循随机对照原则,进一步 评价新药的有效性、安全性。
►
Ⅳ期临床试验 新药上市后监测。在广泛使用条件下考察疗效和不良反 应。
Ⅰ期临床试验
► 目的意义:研究人对新药的耐受程度并通过
Ⅰ期临床试验方案设计、 实施及质量保障
► 临床试验分期 ► Ⅰ期临床的介绍
◆耐受试验 ◆药代动力学试验(内容、设计) ◆生物等效性试验(内容、设计) ◆ Ⅰ期临床试验过程
新药临床分期
► Ⅰ期临床试验
初步的临床药理学及人体安全性评分试验。是在人体上进行新药 研究的起始期,为制定给药方案提供依据。 1. 耐受性 2. 药代动力学 3. 生物利用度和生物等效性
► 特殊人群的药代动力学
肝功不全、肾功不全、老年人、儿童、其他(患者或 不同种族)
► 药代/药效动力学
药代动力学试验的设计
► 单剂给药(线性)药代动力学研究
1、开放、随机、交叉、单剂、多周期试验设计 2、双盲、随机、交叉、单剂、多周期试验设计 3、开放、随机、平行、单剂、单周期试验设计 4、双盲、随机、平行、单剂、单周期试验设计
► 多剂给药(稳态)药代动力学研究
1、开放、随机、平行、多剂给药试验设计 2、双盲、随机、平行、多剂给药试验设计
药代动力学试验的设计
► 受试者的数目
SFDA指导原则:至少8例 一般不需要根据统计学的把握度进行计算
► 受试者的性别
SFDA指导原则:男女各半 线性药代动力学研究中尽量使用男性
► 取血点的设计(生物等效性试验的要求与此一致)
药代动力学研究和生物等效性试验与 其他临床试验的区别
► 通常在Ⅰ期临床试验中进行 ► 需要具有血药浓度测定的必要设备和专业人
员 ► 受试者通常为健康受试者 ► 需要Ⅰ期临床试验研究病房 ► 需要进行药代动力学参数分析和统计处理 ► 研究费用较高
实施Ⅰ期临床试验的过程
► SFDA批准→试验设计→伦理委员会批准 ► 招募受试者→签署知情同意书 ► 筛选→入住病房→给药→安全性观察 ► 采血→分离血浆、血清→储存→分析 ► PK分析→统计→总结
SFDA指导原则:至少9个点 避免第1个取血点是Cmax(达峰浓度) 在消除相半衰期应至少有3个取血点 取血至3-5个消除相半衰期或血药浓度降至Cmax的 1/10-1/20。
生物等效性试验
► 改变剂型、产地的新药需要做生物等效性试
验 ► 生物等效性试验内容 1、速释制剂 开放、随机、交叉、单剂、两周期试验 2、控、缓释制剂 开放、随机、交叉、单剂、两周期试验 开放、随机、交叉、多剂、两周期试验
►
► ►
Ⅰ期临床试验的剂量确定
► 在药代动力学试验时,药代的剂量间隔是以
பைடு நூலகம்
等差或等比来确定。
► 在耐受试验时,剂量间隔可先大后小。
► 在耐受试验时,每个受试者只能接受一个剂
量的试验,不得对同一受试者进行剂量递增 与累积耐受性试验。
药代动力学试验的内容
► 健康受试者的药代动力学
1.单次给药(在不同剂量下,浓度是否成比例) 2.多次给药(稳态药代动力学) 3.食物的影响 4.药物-药物相互作用 5.代谢产物的PK
研究提出新药有效的给药方案。
► 受试者:选择正常人,男女数量最好相等。
Ⅰ期临床试验的剂量确定
►
初试剂量:应由临床药理研究人员和临床医生参考动物实验 结果估计出一个预测剂量,然后以该预测剂量的分数量(如 十分之一)为人用的起始剂量。 起始剂量:来自动物实验无不良反应剂量换算成人体剂量后 的一个分量。 最大耐受量:一般以临床应用该类药物单次最大剂量为限。 剂量范围:从起始量至最大量之间几个剂量级别,需视药物 安全范围的大小根据需要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