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原子钟

原子钟

主讲:梅彪彪 组员:汪世斌
王治樊 乔梁
01 • 原子钟的工作原理
• 原子钟发展历史
02
原子钟的工作原理
• 综合原子综系合统时原组系子成时统的定(义及拓展) 03
综合原子时的归算
原子钟以原子共振频 率标准来计算及保持
时间的准确。
原子钟里的
元素有氢、铯、 铷等。
尽管市面上有形形色色的各种原子钟,但这些
原子钟的原 理都是相同的,其主要差别在于使 用的元素,以及能级变化时间的检测方式。
第一阶段: 由铯原子组成的气体,被
引入到时钟的真空室中,用6 束相互垂直的红外线激光
(黄线)照射铯原子气,使之 相互靠近而呈球状,同时激光
减慢了原子的运动速度并将 其冷却到接近绝对零度。此 时的铯原子气呈现圆球状气 体云。
综合原子时数据库不仅包
括了国内各守时实验室的主钟和其
它艳钟、氢钟、铆钟的比对结 果, 包括了长波、电视、微波 和卫星等多种同步技术的比对结
果, 还包括了国外主要守时中心, 如
美国海军天文台, 日本东京天文 台、日本电波研究所、巴黎天文 台、加拿大国家研究委员会等的
测量结果。
远距离同步
内部比对
综合原子时数据库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预处理系统
M O W A 算法
协调补偿
原子时
协调时
综合原子时公报
综合原子时系统组成:
综合原子时预处理系统是一
种拟处理方式的设计, 能够成批计算大 量各实验室的原子钟的有关性能参数,
有效地处理原子钟中时有发生的相位 和频率的阶跃问题, 自动解决数据处 理中出现的满刻度、过零和软盘 转换等问题. 特别是该系统实现了电 视比对结果的自动补偿, 克服了错帧、 错场、错行或错用均衡脉冲等问
NBS-4于1968年完工,它是世界上最稳定的铯原子钟, 到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为止,它一直是NIST时间系统的重 要组成部分。
1999年
2014年 2015年
NIST-F1开始投入使用,其误差为1.7×10-15 ,即精度 约为2000万年偏差1秒,是有史以来最精确的时钟。但它
并不能直接显示钟点,它的任务是提供“秒”这个时间
定期进行的搬运艳原子钟的测
量精度一般均优于10ns,利用全 球定位系统的比对目前是每小时一 次, 逐日之间的噪声起伏小于30ns 短期的相位起伏在20ns以内。
实验室钟组
远距离同步
内部比对
综合原子时数据库
预处理系统
M O W A 算法
协调补偿
原子时
协调时
综合原子时公报
综合原子时系统组成:
实验室钟组
微波部分地改变了铯原子的 原子状态。
第四阶段: 在微波腔的出口处,另一束激光射向铯原子气,探测器将
对辐射出的荧光的强度进行测量。当在微波腔中发生状态改变 的铯原子与激光束再次发生作用时就会放射出光能。
同时,一个探测器(右)对这一荧光柱进行测量。整个过
程被多次重复,直到达到出现最大数目的铯原子荧光柱。这一 点定义了用来确定秒的铯原子的天然共振频率。
第二阶段: 两束垂直的激光轻轻地将
这个铯原子气球向上举起,形
成“喷泉”式的运动,然后
关闭所有的激光器。这个很小 的推力将使铯原子气球向上举
起约1m高,穿过一个充满微 波的微波腔,这时铯原子从
微波中吸收了足够能量。
第三阶段:
在地心引力的作用下,
铯原子气球开始向下落,再 次穿过微波腔,并将所吸收 的能量全部释放出来。同时
国家标准局(NBS),现称美国国家标准技术协会,简 称NIST)宣告开发了全球第一台将氨分子用做振荡源的 原子钟;1952年,该机构宣告开发了第一台将铯原子用 做振荡源的原子钟,即NBS-1。
英国国家物理实验室制造出了第一台可用做振荡源的铯
束原子钟。在其后的十年中,越来越多的先进时钟相继 问世。
第13届度量衡大会在铯原子振荡技术的基础上制定了SI 秒,从此,全球的计时系统不再以天文学技术为基础。
题带来的困难, 使电视比对结果的处理
大为简化; 另外对长波接收比对设计
了专门的数字滤波, 方便了对Loran一C 台时间频率控制的监测。在钟性能计
算中, 可以任意选定多种抽样时间,
也可以分别进行时间和频率特性的分 析, 以及有关参数的计算.
实验室钟组
远距离同步
内部比对
综合原子时数据库
预处理系统
M O W A 算法
协调补偿
原子时
协调时
综合原子时公报
并为国际、国内的时间同步提供了统一的依据。
综合原子时系统组成:
各个实验室的原子钟都是相
对于本地主钟进行时差测量, 自
动化比对系统每隔1h 或2 h , 也有 的每隔6h 测量一次, 精度为1 ns , 个别实验室为10ns各实验室的主
钟之间通过长波和电视同步技 术进行逐日比对。长波接收至少
每6h 比对一次, 短期的噪声起伏约 为士20ns,电视比对一般每天二次, 单次测量的精度约为士50ns,不
单位的准确计量。这一计时装置安放在美国科罗拉多州 博尔德的国家标准和技术研究所(NIST)物理实验室。
美国科罗拉多大学天体物理学研究所联合实验室研发出
锶晶格原子钟,能够在50亿年之内不会走快一秒或者走
慢一秒。
美国科学家研制出高精度新型原子钟,能够检测精确到2 厘米的海拔高度变化,未来或可用于探测暗物质。
上述过程将多次重复进行,而
每一次微波腔中的频率都不相同。由
此可以得到一个确定频率的微波,
使大部分铯原子的能量状态发生相应 改变。这个频率就是铯原子的天然共
振频率,或确定秒长的频率。
1945年 1949年 1955年 1967年
哥伦比亚大学物理教授Isidor Rabi建议采用他在二十世
纪三十年代开发的原子束磁共振法制造时钟。
定义:
综合原子时是根据国内各守时实验室的许多台铯钟、氢钟和实验室 铯束频标之间的比对、利用长波吸收、电视比对、卫星同步和搬 运钟等多种技术的测量结果,按照MOWA算法建立的一个均匀、准确的
时间标准,它与夭文观测确定的世界时( U TC ) 相结合, 构成了实时的协调
( U T C ) 基准,这就为天文、大地测量、数字通讯、卫星跟踪、时 频计量和导航等各种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提供了准确的时间和频率,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