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学》模拟题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不能成为民事法律关系客体的是(C)。
A.行为B.智力成果C.人身D.人身利益和权利2.因相邻房屋滴水发生纠纷,人民法院应当责令哪一方排除妨碍、赔偿损失(A)。
A.有过错的一方B.房屋滴水的一方C.当事人双方D.房屋滴水给另一方造成妨碍的一方3.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在被宣告失踪期间所为的民事法律行为(A)。
A.有效B.无效C.效力未定D.有些有效、有些无效4.甲公司欠乙公司 100 万元货款,后甲公司因管理不善被乙公司兼并,甲公司欠乙公司的债务随之消灭,这种债的消灭被称为债的(A)A.混同B.抵消C.免除D.提存5.以下民事法律行为的形式属于口头形式的是(A)。
A.打电话B.发传真C.发电子邮件D.公证6.下列各项权利中,不能由法人享有而专属于自然人享有的是(A)。
A.继承权利B.以自己的名义从事民事活动的权利C.委托他人代理民事行为的权利D.依法要求司法机关维护自己民事权益的权利7.关于物的概念,不正确的理解是(A)。
A.物包括人身B.物是有体物C.物独立存在D.物能为民事主体所支配8.王某15岁,高中生,经常利用课余时间打工,维持其基本生活,王某是(A)。
A.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B.无民事行为能力人C.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D.可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9.以下属于民事法律事实中事件的是(A)。
A.人的死亡B.发现他人丢失的东西C.甲与乙订立加工合同D.甲把乙打伤10.甲将自己的冰箱交由乙保管,则甲是()占有人,乙是(B)占有人。
A.直接间接B.间接直接C.直接直接D.间接间接11.我国民法通则根据(D)将代理分成委托代理、法定代理和指定代理三种。
A.授予代理权的形式B.代理权范围C.被代理人身份D.代理权产生原因12.被代理人将代理权授予代理人的行为属于(B)。
A.双方法律行为B.单方法律行为C.事实行为D.非法律行为13.相邻一方必须使用另一方的土地排水,因此给另一方造成损失的,受益人(A)。
A.应当给受害人适当的补偿B.无需赔偿C.不得再利用他人土地排水D.应当赔礼道歉14.依照我国民法理论,诉讼时效仅适用于(C)。
A.形成权B.抗辩权C.请求权D.实体权利15.张某因装修房屋向王某借款 10 万元,到期后王某要求张某还款。
王某向张某主张的权利是(A)。
A.请求权B.形成权C.支配权D.抗辩权16.(D)为债的保全措施。
A.抵押权B.提存C.抵销D.代位权二.多项选择题1.效力待定的合同包括(ABD)。
A.限制行为能力人超出其行为能力范围订立的合同B.无权代理人订立的合同C.受欺诈而订立的合同D.无权处分人处分他人财产订立的合同E.恶意串通损害第三人利益的合同2.下列各项中,属于事件的是(AD)。
A.一方当事人死亡B.所有人抛弃所有物C.甲将其所有的手表赠与乙D.标的物因意外事故丢失E.甲一气之下将乙的手表砸碎3.法人应当具备下列条件(ABCDE)。
A.依法成立B.有必要的财产或者经费C.有自己的名称D.能够独立承担民事责任E.有自己的组织机构和场所4.物权的客体包括(BCE)。
A.行为B.动产C.不动产D.智力成果E.从物5.法律行为的构成要件有(ABC)。
A.行为人资格合法B.意思表示真实C.内容合法D.相对人善意且无过失E.具备特定形式6.下列各项中,属于依合同约定行使占有权是(ABE)。
A.因保管合同而占有B.因承包经营而占有C.因无因管理而占有D.因拾得遗失物而占有E.因加工承揽而占有7.抵押权的特征包括(ABD)。
A.从属性B.不可分性C.专属性D.物上代位性E.独立性8.相邻一方因施工临时占用他方使用的土地,占用的一方如未按照双方约定的范围、用途和期限使用的,应当责令其及时清理现场,(BCD)。
A.给予补偿B.排除妨碍C.恢复原状D.赔偿损失E.赔礼道歉三.名词解释1.除斥期间:除斥期间,又称为预定期间或不变期间,指法律规定某种民事实体权利存在的期间,权利人在此期间内不行使相应的民事权利,则在该法定期间届满时导致该民事权利的消灭。
2.善意取得是指不法占有他人动产的人将其无权处分的动产转让给第三人时,如果该受让人取得财产是出于善意,则可取得该财产的所有权。
3.代理代理是指代理人以被代理人的名义,在代理权限范围内与第三人为法律行为,其法律后果直接由被代理人承受的民事法律制度。
代为他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的人称为代理人;由他人以自己的名义代为民事法律行为并承受法律后果的人,称为被代理人,又称本人。
4.担保物权:担保物权是指为担保债权的实现而设立的他物权。
如抵押权、质权等。
5.留置权留置权,是指债权人按照合同的约定占有债务人的动产,债务人不按照合同约定的期限履行债务的,债权人有权留置该动产,并依照法律的规定将动产折价或者以拍卖、变卖后的价款优先受偿的权利。
6.民事权利能力:民事权利能力,是法律赋予民事主体进行民事活动,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资格。
四.简答题1.宣告失踪的条件、程序、法律后果?《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规定的宣告失踪条件中,公民下落不明应满2年;战争期间下落不明的,从战争结束之日起计算下落不明的期限。
程序是:第一,由下落不明的公民的利害关系人向人民法院提出宣告失踪的申请。
第二,由人民法院依照民事诉讼程序发出寻找失踪人的公告,经半年后仍寻找不到的,判决宣告该公民为失踪人,并为其指定财产代管人。
第一、失踪人财产的管理。
第二、失踪人债务的承担。
2.表见代理的条件及法律效力?表见代理是指没有代理权、超越代理权或者代理权终止以后的无权代理人,以被代理人的名义进行的民事行为在客观上使第三人相信其有代理权的而实施的代理行为。
表见代理须具有以下构成要件:第一、存在无权代理行为。
第二、第三人在客观上有理由相信无权代理人有代理权。
第三、第三人主观上是善意的且无过错。
3.物权法的基本原则?第一、物权法定原则第二、一物一权原则第三、物权公示原则第四、物权优先原则4.质权的种类与特点?(一)种类:动产质权,权利质权(二)特点:第一、质权的设定必须移转占有,以某些特定财产作质物时,还必须依法办理登记手续。
第二、质权的标的主要为动产或权利,不包括不动产。
第三、质权具有物上代位性、从属性和不可分性。
这是担保物权具有的一般特征。
5.善意取得的内涵及构成要件?是指不法占有他人动产的人将其无权处分的动产转让给第三人时,如果该受让人取得财产是出于善意,则可取得该财产的所有权。
善意取得的构成要件包括:(1)须让与人无权处分该动产。
(2)受让人须通过有偿交换取得该动产。
(3)受让人取得财产时必须出于善意。
(4)转让的财产须是依法可以流通的动产6.留置权应具备哪些成立要件?留置权,是指债权人按照合同的约定占有债务人的动产,债务人不按照合同约定的期限履行债务的,债权人有权留置该动产,并依照法律的规定将动产折价或者以拍卖、变卖后的价款优先受偿的权利。
留置权的法律特征主要有:第一、留置权具有从属性。
第二、留置权具有不可分性。
第三、留置权是法定的担保物权。
第四、留置权只发生在特定的合同关系中。
五.案例分析某甲(18岁)路过某乙门口,用砖头向门口的狗扔去,致使狗跳出来扑向甲,某甲躲开,狗咬伤了过路行人丙,所用医药费500元。
问此医药费依照民法原理由谁承担?参考答案: 由某甲承担责任,某甲有过错。
狗的主人不承担责任。
原因是甲是具备完全行为能力人,是由于甲的过错造成狗伤害他人,狗的主人没有过错,所以应该由甲承担侵权的赔偿责任。
六.论述题1、诉讼时效与除斥期间的区别?(1)两者的法律后果不同(2)两者的期间不同。
诉讼时效是可变期间,适用中止、中断或延长的规定,而除斥期间则一般是不变期间。
不因任何事由而中止、中断或者延长。
(3)两者的适用依据不同,诉讼时效规定的是权利受害人请求法律保护的期限,仅适用于权利受到侵害的权利人不行使请求权的情况,而除斥期间规定的是权利人行使某项权利的期限,以权利人不行使该实体民事权利作为适用依据。
(4)两者的适用条件不同。
诉讼时效是在当事人主张时,人民法院予以援用,而除斥期间则是由人民法院依职权予以援用,不论当事人是否主张。
(5)两者的起算时间不同。
诉讼时效的起算始自权利人能够行使请求权(请求权产生之时),我国《民法通则》从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时起算。
而除斥期间则是自相应的实体权利成立之时起算。
2、试论用益物权何担保物权的区别?第一,设立的目的不同,用益物权目的在于实现物的使用价值,担保物权目的则是以物的交换价值担保债权的实现。
第二,权利的性质不同,用益物权多为独立性的主权利,它往往有明确的存续期间,通常是根据合同确定的。
担保物权则是从权利,以所担保的债权作为其主权利。
第三,标的物不同,用益物权的主要标的物为不动产,担保物权则不限于此。
第四,用益物权的标的价值形态如发生变化,会对权利人的使用收益权产生影响,甚至导致权利消灭;而担保物权的标的物价值形态发生变化并不影响担保物权以变化后的物为标的而继续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