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下历史第一单元检测题
一、选择题:
1.杨坚废掉北周皇帝,建立隋朝是在()
A. 581年B. 589年 C. 605年D. 618年
2.继秦汉之后,中国再次大一统的辉煌时期是()
A.商周时期B.西晋时期C.隋唐时期D.北宋时期
3.隋朝开凿大运河的目的不包括()
A.巩固对全国的统治B.加强对江南的控制
C.加强南北交通D.消灭南方的陈
4.隋朝开凿大运河的重大意义在于()
A.满足隋炀帝游江都的愿望B.完成南水北调
C.大大加强了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D.便利对南方的控制
5.下列朝代中,与隋朝历史最为相似的是()
A.商朝B.西汉C.秦朝D.唐朝
6.唐朝的建立者是()
A.李渊B.李世民C.李隆基D.李显
7.唐太宗时期最著名的谏臣是()
A.房玄龄B.魏征C.杜如晦D.姚崇
8.“政启开元,治宏贞观”指的是()的统治
A.唐高宗B.唐太宗C.武则天D.唐玄宗
9.中国封建社会出现前所未有的盛世景象是在()
A.隋文帝统治时期B.唐太宗统治时期
C.武则天统治时期D.唐玄宗统治时期
10.“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描写的历史时期是()
A.“文景之治”时期B.“贞观之治”时期
C.“开元盛世”时期D.“光武中兴”时期
11.唐朝时期改进和创制的新的生产工具有()
A.水排、筒车B.曲辕犁、筒车
C.灌钢法、提花机D.翻车、提花机
12.唐朝手工业发达。
下列对唐朝手工业的叙述,错误的是()
A.唐朝的丝织品花色品种多,技术高超
B.陶瓷业在唐朝有重要发展
C.越窑的青瓷、邢窑的白瓷和唐三彩最为有名
D.唐三彩由三种颜色制成,色彩艳丽
13.世界上最早的考试制度是中国的科举制。
科举制度始于()
A.隋文帝B.隋炀帝C.唐太宗D.武则天
14.科举制度创立、废除的两个朝代是()
A.隋朝、清朝B.唐朝、清朝
C.隋朝、明朝D.唐朝、明朝
15.唐朝时对科举制的完善起过重要作用的几位帝王是()
①唐高祖②唐太宗③武则天④唐玄宗⑤唐高宗
A.①③⑤B.②③④C.③④⑤D.①②③④
16.科举制的创立是封建选官制度的一大进步,这是因为它()
①改善了用人制度②使门第不高的庶族地主得以参与政权③有利于官员文化素质的提高④加强了中央集权⑤有利于教育事业和文学艺术的发展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⑤
17.唐朝时,在新疆地区设立管辖西域的最高行政和军事机构的皇帝是()
A.唐太宗和武则天B.唐太宗和唐玄宗
C.武则天和唐玄宗D.唐高宗和唐太宗
18.今天藏族的祖先是()
A.回纥B.南诏C.吐蕃D.靺鞨
19.唐太宗曾将一位公主嫁到吐蕃,加强了汉藏两族之间的友好关系。
这位公主是()
A.文成公主B.金城公主C.太平公主D.王昭君
20.现在各国人把中国人称为“唐人”的原因是()
A.唐朝在世界上享有较高的威望B.中国人是唐朝人的后代
C.唐朝时中国对外交往活跃D.唐朝时中国经济发达
21.成为研究中亚、印度半岛以及我国新疆地区历史和佛学的重要典籍是()
A.《大唐西域记》B.《西游记》
C.《马可·波罗行纪》D.《史记》
22.“鉴真盲目航东海,一片精诚照太清。
舍己为人传道义,唐风洋溢奈良城。
”这首诗记载的历史事件是()
A.鉴真东渡日本B.玄奘西游
C.唐与新罗的友好D.文成公主入吐蕃
23.神话小说《西游记》讲述了唐僧师徒四人前往西天取经的故事。
唐僧在历史上确有其人,他是()
A.鉴真B.玄奘C.戒日王D.郑和
24.现存世界上最古老、保存最完好的一座石拱桥是()
A.河北赵州桥B.江苏宝带桥
C.北京玉带桥D.云南黑龙潭桥
25.设计并主持建造赵州桥的杰出工匠是()
A.鲁班B.李春C.李白D.郦道元
26.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是()
A.《大唐律》B.《大藏经》
C.《金刚经》D.李白的诗集
27.唐代诗人辈出,当时被称为“诗圣”的是()
A.李白B.杜甫C.白居易D.王勃
28.唐诗《早发白帝城》《蜀道难》是脍炙人口的名篇,其作者是()
A.李白B.杜甫C.白居易D.王安石
29.继王羲之之后,我国书法史上最有成就的大书法家是()
A.颜真卿B.柳公权C.吴道子D.阎立本
30.莫高窟被称为世界最大的艺术宝库之一,主要因为()
A.年代久远,是隋唐时期开凿的B.保存了大量佛经
C.有大量精美的彩塑和壁画D.建筑风格独特
二、能力训练
31.填图:
请你依据下面这幅地图,填出①、②、
③三个地点。
填出A.、
B.、C.、D.四段河渠名称。
隋朝大运河
三、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天下转漕,仰此一渠。
”
材料二: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
请回答:
32.(1)“一渠”指的是什么?上述材料是如何评价它的?
(2)你认为它的开通有什么作用?
材料三:[贞观十八年(644年),太宗]谓曰:“汝(指太子李治)知舟乎?”对曰:“不知。
”(太宗)曰:“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贞观政要·教戒太子诸王》
33.请回答:(1)唐太宗把君和民的关系比做什么?你认为这种比喻贴切吗?
(2)唐太宗执政后,为了缓和君民关系,他采取了哪些措施?
(3)唐太宗在位时期,形成了什么样的治世局面?
材料四:贞观初年,唐太宗视察御史府,看到新科进士们从金殿大门鱼贯而出,兴奋地说:“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
”
材料五:有人写诗说:“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
”
34.(1)上述两则材料反映了唐朝时期实行的什么制度?
(2)这种制度的施行有什么积极作用?
(3)这种制度与现行的考试制度有什么不同?谈谈你的看法。
四、探究发现:
35.隋朝与历史上的秦朝有很多的相似之处,你能比较一下隋朝和秦朝有哪些相似之处吗?试试看,你能行!
36.学完了唐朝历史,702班的同学们对历史上的盛世──“文景之治”和“贞观之治”进行了比较。
发现它们出现的原因中有许多相似之处。
你能说出他们有哪些地方相似吗?
37.日本是中国的近邻,两国在经济文化上早有密切关系。
在今天的日本,很多方面还能找到中国文化的影子。
请你找一找,并举出日本文化受中国文化影响的具体事例。
38.你喜欢看《西游记》吗?你一定知道孙悟空随唐僧前往西天取经的故事吧!其实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都是虚构的人物,只有唐僧在历史上确有其人。
你知道《西游记》中关于唐僧的描述与历史上的真人有哪些区别吗?请作简单的比较。
参考答案
第一单元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基础测评
一、选择题
31.填图:①洛阳②涿郡③余杭
四段河渠: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
三、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32.(1)“一渠”指隋朝大运河;认为它是南北的交通,有利于粮食的运输和经济的发展。
(2)隋朝大运河促进了南北交通,有利于南北经济的交流和发展。
33.(1)比做“水”和“舟”的关系。
这种比喻贴切否,可发表自己的观点。
(2)如重视发展生产、减轻农民的赋税徭役,“戒奢从简”,节制自己的享受欲望;革除“民少吏多”弊政,减轻人民负担等。
(3)政治清明、经济发展的“贞观之治”的局面。
34.(1)科举考试制度;
(2)改善了用人制度,选拔了许多有才学的人;选拔官吏的权力集中到朝廷,加强了中央集权。
促进了教育事业、文化的发展。
(3)略。
可从考试的规模、作用等方面来谈。
四、探究发现
35.隋朝和秦朝都是结束分裂割据局面,重新统一全国的朝代,秦朝结束了春秋战国的纷争局面,隋朝结束了南北朝的分裂局面。
隋朝和秦朝都创立了一些对后世有深远影响的重要制度,如秦朝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隋朝的科举制等;秦朝和隋朝都有伟大工程的建设,如隋朝的大运河、秦朝的长城等;隋朝和秦朝都是短命王朝,都由于暴政而被农民起义所推翻。
36.相似之处有:都重视人才,君主都勤于政事,都重视发展生产,减轻人民的赋税徭役,提倡节俭等。
37.如日本文字是根据中国汉字的草书和楷书的偏旁部首而创制的,日本平安京建筑的式样也仿照长安城的样式;日本的饮食习惯也和唐朝相仿,制茶的方法也是从唐朝学来的,有些风俗习惯也和唐朝相仿等。
38.相同点:都具有远大的理想、坚强的意志和百折不挠的精神。
不同点:身世不同。
历史上的唐僧是一位求经的苦行僧,而小说中的唐僧是一位神僧;取经过程不同。
历史上的唐僧是孤身一人前往天竺取经,而小说中的唐僧有神通广大的四个徒弟护驾,许多故事情节被神话了;人物形象不同,历史上的唐僧意志坚定,而小说中的唐僧显得过于软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