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典型经验介绍:推进全民阅读建设书香社会

典型经验介绍:推进全民阅读建设书香社会

典型经验介绍:推进全民阅读建设书香社会
我市文化底蕴深厚,具有崇文重教、诗书传家的优秀传统。

在经济稳步增长、社会全面发展的同时,如何使到源源不断的书香沐浴、启智增慧的文化熏陶、承继传统的文化润泽,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命题。

近年来,我们从“文化兴市”战略的高度,强力推进书香社会建设,将书香社会建设摆上突出位置,列入民生工程、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内容,将全民阅读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纳入党委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全市阅读阵地不断拓展,群众参与度空前高涨,受到全市各界的积极支持和广泛好评,获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

一是阅读社会组织数量倍增。

在积极推进市、县两级成立全民阅读促进会,率先在全省实现全覆盖的基础上,大力引导社会阅读组织开展读书用书活动,“和悦读书会”“浠沧月湖畔悦读公社”“串场风·爱诵读”“顾吾书社”“绍琪书屋”“城市阅读旅馆读书会”“24小时阅读空间”等60多个社会阅读组织相继成立并开展阅读活动。

培育和发展全民阅读领读者和文化使者、全民阅读推广人和志愿者1300多人,初步形成了“党委领导、政府推动、部门承办、组织支撑、全民参与”的全民阅读组织体系和网络架构。

二是阅读推广宣传氛围浓厚。

充分发挥报纸、电视、广播、网络等媒体的宣传作用,大力推送全民阅读公益广告及宣传语;建成“书香社会”自媒体宣传平台,开通“书香社会”微信公众号和门户网站;设立“书香社会”微信群,搭建“全民阅读促进会会员微信群”。

组织书香地图、阅读推广、悦读时光、论坛讲座、书香评比、好
书推荐等各类宣传活动,引导全社会树立“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的理念,倡导“以读书为荣、以读书为乐”的爱读崇学风尚,引领全民参与、全民阅读,让阅读成为广大市民的一种持久的追求和自觉行为。

三是阅读阵地建设如火如荼。

建成面积达33000平方米的市图书馆新馆,拥有目前国内最先进的阅读设施,文本和电子资源馆藏量也大幅增长,201X年借阅册次和到馆人次均突破220万,实现500多家农家书屋与图书馆通借通还。

数字图书馆、“智慧XX·天天悦读APP”、流动图书馆、图书馆自动借还系统设备相继投入使用。

市区20个24小时自助图书馆和24小时实体书店建成开放。

建成一批书香交通亮点阅读工程、移动电视数字阅读工程、国道服务区书吧、居民小区LED屏等数字阅读工程,形成了以县级以上图书馆为主阵地,乡镇(社区)图书馆(分馆、室)为依托,村农家书屋、社区书屋为服务点,便民书吧、流动图书馆等为补充的阅读基础设施网络。

目前,全市各类阅读活动深受群众喜爱。

全市每年都组织开展10大类、100项、700场以上各类全民阅读活动,活动内容丰富多彩,有声有色。

读书节“年有主题、月有重点、周有活动”,农民读书节、职工读书节、职工读书征文比赛、网络阅读在线知识竞赛等活动精彩纷呈。

“黄海讲坛”“周一大讲堂”“铁军文化大讲堂”“三贤讲堂”等品牌讲座,深受欢迎。

在取得明显成绩的同时,放在历史和区域纵横坐标上来观照,我们也深知发展,离不开文化的积淀,而历史与现实的交融也给我们带来了机遇和挑战。

站在新的发展起点上,如何把城市文脉的延续与承接同现实的城市定位、城市形象有机地结合起来,倾力打造书香文润之城,则是对未来城市发展的有力应答。

进一步健全书香社会建设推进机制。

读书决定市民素养和修为,塑造城市精神和气质。

我们将坚持文化自信和阅读引领,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全民阅读推进机制和运行机制,建立健全自上而下、有效可行的工作运行机制,建立健全全民阅读活动责任分工与考评机制,着力形成部门联动、齐抓共管的大合唱工作推进落实机制,推进全民阅读从“运动式”向“常态化”转变。

将“阅读便民”项目列入市政府为民办实事工程,建成一批书香公园、书香广场、书香社区;加强书香建设工作年度考核考评,纳入各级党委、政府和全民阅读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年度工作综合考核体系;建立全民阅读专项预算资金,设立全民阅读政府大奖;强化全民阅读媒体联盟建设,充分利用报纸、广播、电视、新闻网站和自媒体,策划推出一批阅读品牌活动栏目,组织开展全市全民阅读成果巡回展等,积极发挥政府主导作用,调动社会各方面积极性,将书香社会建设工作推向新的高度,以书香社会建设来进一步传承文化传统、涵养文化生态、营造文化氛围。

进一步改善全民阅读供给。

我们将在书香社会建设中更多地融入传统文化符号和文化元素,以全民阅读服务标准化、公益化、均等化为主攻方向,着力于推进基层全民阅读服务供给侧改革,统筹全民阅读基础设施规划,加强城市阅读立体新空间建设。

在居民小区LED屏增加数字阅读内容,打造60个数字阅读小区、30个书香居民小区。

利用广播电视台新媒体中心资源,建设电视阅读宣传平台,整合市区500多个科普阅读器资源,增加数字阅读内容。

新建1个书香公园、5个城市书房、15个盐渎书吧和一批便民阅读点。

推出“数字书香电视”工程、“数字书香企业在线空间”、“数字书香病房在线空间”和“数字科普在线空间”,推动全民阅读惠民项目与群众需求有效对接,努力做到全覆盖、保基本。

整合市、县社会阅读组织,共同组建成市。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