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临床实习护生的带教体会
发表时间:2012-11-09T16:02:12.560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2年第27期供稿作者:于海燕[导读] 健康教育能力:健康教育是护士的责任和义务,因而必须要增强护生健康教育的意识。
于海燕(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四川成都610072)【中图分类号】R1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2)27-0052-02 【摘要】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medical and public health undertakings,the nursing care quality has to meetmore strict demands.Student practical nurses are the future of nursing care delivery,they bear the responsibilities of consolidating thought,developing abilities and promoting professional qualities during their internships.Clinical practice is the must process of integrating theory with practice,and it also is the promotion and continuation of schooling.Teaching quality has direct influence on practice quality .How to teach has become a new challenge for us. 【关键词】临床实习护生带教 1.实习护生在不同实习阶段的心态变化及对策 1.1初期:兴奋与恐惧。
告别校园走向临床,面对新环境,新挑战,护生大都表现为激动和兴奋,同时又担心知识不扎实,适应不了临床需要而心生恐惧。
此阶段,带教老师应热情相待,与护生交流,更多的从生活上予以关心。
1.2中期:好奇与紧张。
此阶段护生对临床一切事情都好奇,常向带教老师提出试一试的要求,在工作中各方面都很主动,但由于能力有限,他们对自己的能力没有充分的信心,所以表现出紧张情绪。
此阶段,带教老师要“ 放 ”,就是大胆放手,让学生自己操作,给学生创造实践机会,但要做到放手不放眼;要“ 严 ”,对学生做的每项工作必须严格检查,以杜绝差错事故。
1.3后期:独立与松懈。
学生适应了实习,业务水平也有一定程度的提高,想独立完成操作,也觉得自己能够独立完成操作,这时,学生不再跟随老师左右。
但由于实习生只是学生,不具备独立执业资格,不能独立操作。
此阶段,老师应加强安全教育,结合临床讲解差错事故的例子,提高学生安全意识和法律意识,防范护理差错。
2.实施系统性的带教模式
系统的组织管理是确保临床带教质量的前提,科学带教计划是有效实施临床带教的基础,带教老师的优化是临床带教的关键,严格护生教育管理是确保临床带教顺利实施的保障。
2.1组织岗前培训:为使护生在入院实习中能较快地适应角色,在实习前组织学习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及实际操作动手能力的岗前培训,明确实习目标及任务,端正学习态度,提高对实习的认识,确保各项操作的理论知识过关,操作程序熟练。
这对于缩短适应时间有较好的效果。
2.2成立师资库:护理部成立师资库,从各个科室选拔经验丰富,理论扎实的护理人才担任各个科室的带教工作,负责对实习护生进行入科评估、制定临床带教制度、带教流程、质控标准、带教目标,定期组织科内小讲课,操作演练及实习生教学查房。
从以下各个方面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2.2.1全面临床思维能力:全面临床思维能力是指运用了理论、智力和经验对患者存在或潜在的护理问题的综合分析、判断和对将施行的护理措施的决策能力[1]。
在临床中,全面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往往未得到重视。
由此导致大部分护士未能预见性的发现病情的细微变化,甚至面对突发的病情变化束手无策,因此带教老师必须重视对护生全面临床思维能力的训练。
2.2.2自主探究性学习能力:在护生实习前组织动员讨论会,分析专科实习的学习技巧及常见的问题解决方式,通过专科特色介绍、教学互动、案例分析等引导护生,激发护生学习能动性的同时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提高护生实习的积极性。
制定个性化专科学习目标,带教需根据护生实际适时介入引导,从而保证护生临床实习质量[2]。
2.2.3健康教育能力:健康教育是护士的责任和义务,因而必须要增强护生健康教育的意识。
实习生往往难以将书本上的理论知识及时转化为临床实践经验,所以在临床实习过程中,教师应主动引导和激励护生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临床实践,从而有效地提高护生临床工作能力,为实习护生向护士角色的转变搭建桥梁。
掌握护理健康教育知识和技能不仅有助于护生理论知识的学习,同时也加深了对护理工作的了解[3]。
2.2.4实践能力:护理操作技术能力是护生首要的能力,技术的掌握应用,是安全、有效和合理的护理实践所必需的,带教老师要注意护生操作的准确性和灵活性。
每项操作前均应向护生讲明操作的准确性、患者的个性化,先做示范,再让护生操作。
每科实习结束前进行理论、操作考核,以了解护生对操作掌握的程度,并通过考核督促护生多练习、多实践,做到口勤、脑勤、手勤、脚勤,加强了护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2.2.5沟通能力:带教老师注意鼓励护生充满自信、多实践、多与患者交流沟通,带教护士要求护生每项操作时都要向患者解释,交待注意事项,平时多与患者接触与交谈。
通过以上途径提高自己的理论知识,用自己的所能帮助患者,了解患者的需要,帮助患者解决实际问题,以取得患者的信任与配合。
2.3教学质量监控:护理部、护士长必须加强监管,质量考核,定期和不定期进行调查,实施教学质量监控,稳定教学秩序,提高医院教学管理水平、推进医院临床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
2.4持续质量改进:进行出科总结,学习效果评估,召开实习生和带教老师总结会,反馈双方意见,教学相长。
2.5档案资料管理:档案管理是以教学效果评价为核心,建立追踪评价学生的知识、技能、能力和态度的一种教学管理模式,有利于护生临床实践能力的培养。
总之,在临床教学过程中,要通过科学的、系统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全面临床思维能力、自主探究性学习能力、健康教育能力、实践能力和沟通能力等。
临床护理带教作为护理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带教老师应积极探索新的有效的带教方法,以不断提高临床护理带教效果[4]。
参考文献
[1]刘丹丹.探讨本科护生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0,31:435.
[2]王慧,张雁.自主探究性学习在护理实习生临床实习中的运用当代护士-2011年2月中旬刊(学术版).
[3]吴洁丽,胡丽茎,姚雪芬.影响护理本科实习生健康教育能力的因素及对策.中外医学研究2011年3月第9卷第7期CHINESEANDFOREIGNMEDICALRESEARCH.
[4]王晓薇,季姗姗,季诚,王祥荣.“护理情景实录一反思”在培养实习生护患沟通能力中的作用中华护理教育,2010年1月第7卷第1期ChinJNursEduc,January2010,Vol7,No.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