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的智慧
教学目标
1.模拟使用过去的生活用品,体验生活的变化与进步。
2.通过体验活动,感受普通劳动者的智慧,培养尊崇劳动和劳动者的情感。
3.认识简单的实物年表,理解年表的作用,学习制作简单的年表。
教学准备
1.教师搜集过去的日常生活用品。
例如,暖被子用的汤壶、捅炉子用的火筷子、蒲扇、水瓢等。
准备一两种供小组体验活动时使用的旧式生活用品。
如大盆、搓板等。
2.学生搜集过去的日常生活用品。
询问家长,教科书上呈现的东西和自己搜集的旧物品,它们分别属于什么历史年代,有什么用途。
有条件的学生还可以把调查、访谈时的对话做记录或进行录音。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请学生阅读教科书第32页的课文。
2.读后发表意见:平时你见过这些东西吗?你知道这些东西的用途吗?
3.导语:这些旧式生活用品记录着过去年代人们的生活情况,反映了过去人们生活中的智慧,通过对旧物品的回顾和体验,我们会对家乡人生活的变化有进一步的了解
二、展示
1.学生展示自己带来的物品。
其他同学猜一猜这些东西的大致年代和用途。
2.教师展示自己找到的旧物品。
介绍旧东西的名称,说明它的用途和长处。
3.教师提问:当时,这些东西为什么被人们所喜爱和利用?现在哪些东西已经被淘汰了,哪些东西现在还在使用,为什么?
4.教师总结。
这些生活用品的发明给当时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当,然而后来人们不断在生活中有了新的发明和创造,代替了原来旧有的东西,使人们的生活质量不断提高,生活用品不断更新换代。
三、体验活动
每个小组选择一种用具,亲身体验一下它的用途,时间大约在20分钟左右。
一组用搓板洗小件衣服。
一组用算盘计算几个同学的家庭消费帐目。
一组用蒲扇扇一扇。
四.学看年表
1.引导学生看年表。
2.说一说:每一横排中的内容是什么?(同一类用品)
最上面的小标题说明什么?(例外时期)
这张年表告诉了我们什么?(告诉了我们洗衣用具、照明用具、纳凉用具、熨衣用具经历的例外时期的变化。
)
五.讨论
你刚才使用了什么用具,有什么体验?结合年表谈一谈自己的感受。
(引导学生理解,这些生活用品今天用起来可能觉得不是很便当,甚至有些粗笨,但是在当时确是很了不起的发明,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年表还告诉我们,在这些用品之前是更加粗笨、更加不便当的用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