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及可再生能源
第二节
地热能利用技术
四、掌握重点
(五)地热制冷空调技术 利用地热水驱动吸收式制冷机,该技术要求 地热水温75℃以上,与电压缩式制冷系统相比 ,节电60%以上。 地热制冷空调系统主要由地热井、地热深井 泵、制冷机、冷却塔等组成。教材P138
第三节
生物质能利用技术
生物质能特点及利用形式
一、知识结构
概述
(二)地热发电原理 地热发电和火力发电在原理上是一样的,都是利 用蒸汽的热能转变为机械能,进行发电。教材P136 目前能够被地热站利用的载热体主要是地下的 天然蒸汽和热水。教材P136 地热发电技术利用地热中的高温热流体通过汽 轮机做功发电,分为蒸汽型和热水型两类。 1、蒸汽型地热发电通过将蒸汽田中的干蒸汽直 接引入汽轮发电机组发电,也称为一次蒸汽地热 发电。
太阳能制冷与空调原理 发展方向 太阳能利用发展方向
第一节
太阳能利用技术
二、了解内容
太阳能与太阳辐射的概念(教材P124):太阳能是
太阳内部连续不断的核聚变反应过程产生的能
量。
我国太阳能资源分布特点(教材P124):青藏高原是
太阳能高值中心。
太阳能利用的七个阶段(教材P124-125) 太阳能利用技术发展方向(教材P133)
第一节
太阳能利用技术
三、理解要点
(一)太阳能发电原理
1.光—电直接转换方式:利用光电效应,将太阳 辐射能直接转换成电能,光—电转换的基本装置是 太阳能电池。 太阳能电池发电的原理: 用于太阳能电池的半导 体材料是一种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的特殊物质。 半导体的光电效应(P-N结)。教材P128
第一节
地热能开采技术、方法
地热能利用技术
地热能利用:发电、采暖、制冷等
发展方向
技术和产业化发展方向
第二节
地热能利用技术
二、了解内容
地热能利用中的相关概念、分布、现状(教材P134)
地热能是储存在地下岩石和流体中的热能,它源于地 球的熔融岩浆和放射性物质的衰变。(一种不可再生的资源) 地热能通过大地的热传导、火山爆发、地震、温泉等 向地表散发。
发展方向(教材P140)
第二节
地热能利用技术
三、理解要点
(一)地热资源分类
地热资源按赋存形式可分为水热型(又分 为干蒸汽型、湿蒸汽型和热水型)、干热岩型 、地压型和岩浆型四大类。
地热资源按温度分为高温(大于150℃)、 中温(90~149℃)和低温(小于89℃)三级。
第二节
地热能利用技术
三、理解要点
太阳能利用技术
三、理解要点
(一)太阳能发电原理
2.光—热—电转换方式:聚光类热发电利 用聚光集热器把太阳辐射能转变成热能,然后 通过汽轮机做功发电。
主要有塔式、碟式、槽式发电等。
非聚光类的太阳能发电技术有太阳能热气 流发电方式。
第一节
太阳能利用技术
三、理解要点
(1) 槽式太阳能热发电技术:采用抛物面槽 式聚光器来收集太阳辐射能,把光能直接转化为 热能,把水变成高温高压蒸汽做功发电。
第一节
太阳能利用技术
四、掌握重点
(三)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
太阳能发电有2种方式:光-热-电转化和光电直接转换。(教材P128)
光伏发电的基本装置就是太阳能电池。 太阳能电池是通过光电效应或者光化学效应直接 把光能转化成电能的装置。
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的运行方式主要分为并 网运行、离网运行和混合运行三类方式。
第一节
太阳能利用技术
四、掌握重点
(五)太阳能制冷与空调
利用太阳能制冷主要途径:一是通过光电 转换将太阳能转换为电能,再用电力驱动常规 压缩式制冷机进行制冷,如光电式、热电式制 冷等,原理简单,容易实现,缺点是成本高; 二是利用太阳能集热器等将太阳能转换为 热能,利用热能为驱动力进行制冷,该途径技 术要求高,但成本低,无噪声,无污染,是目 前太阳能在制冷空调中应用的主要方式。
第一节
太阳能利用技术
四、掌握重点
(二)太阳能直接热利用 1、平板型太阳能集热器技术,优点是 工艺简单,加工和运行成本低;可常压 运行,无安全隐患;使用寿命长。 缺点是昼夜温度不均匀,表面热损大 ;低于0℃时,易发生胀管;流动阻力分 布不均,抗冻性能差;排管容易结垢。
第一节
太阳能利用技术
四、掌握重点
第一节
太阳能利用技术
四、掌握重点
(四)太阳能热发电技术 聚光类热发电利用聚光集热器把太阳辐 射能转变成热能,然后通过汽轮机、发电机 来发电,主要有塔式太阳能热发电、碟式太 阳能热发电、槽式太阳能热发电等。
第一节
太阳能利用技术
四、掌握重点 (四)太阳能热发电技术 1、 槽式热发电技术缺点:难实现 双轴跟踪,致使余弦效应对光的损失 每年平均达到30%;结构庞大;辐射 损失仍然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 2、塔式热发电最大的缺点:单位容 量投资过大,降低造价比较困难。
第一节
太阳能利用技术
四、掌握重点
(四)太阳能热发电技术
3、 碟式太阳能发电优点:可单机标准化生 产、综合效率高、使用寿命长、较强的运行灵 活性;
碟式太阳能发电缺点:抛物面形状的可跟 踪系统大小受制作工艺限制,发电功率一般不 超过几十千瓦,制造这种小功率的斯特林发动 机的主要障碍是成本高和可靠性低。
第二节
地热能利用技术
四、掌握重点Βιβλιοθήκη (二)地热发电 蒸汽型地热发电发电方式简单,包括背压 式和凝汽式,但干蒸汽地热资源有限,且多存 于较深的地层,开采难点大,发展受到限制。 热水型地热发电是地热发电的主要方式, 目前热水型地热电站有两种循环系统:闪蒸系 统和双循环系统。教材P136
第二节
地热能利用技术
第二章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新能源及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
太阳能利用技术 地热能利用技术 生物质能利用技术 其他清洁能源利用技术
第一节
太阳能利用技术
一、知识结构
概述 太阳能介绍、利用简史
太阳能直接热利用、太阳能集热器 介绍
太 阳 能 利 用 技 术
太阳能光伏发电原理、方式
太阳能利用 技术
太阳能热发电技术原理、方式
2、全玻璃真空管式太阳能集热器采用真空 技术。核心部件是玻璃真空集热管。(教材p126 ) 优点(教材p126):结构简单、集热效率高、使 用范围广、寿命长。 缺点:热水利用率低、不能承压、易结垢、价 格较贵。 3、热管真空管式太阳能集热器具有工作温 度高,承压能力大和耐热冲击性能好等优点。 缺点是生产成本高,技术要求高。
地热能利用技术
四、掌握重点
(四)地埋管地源热泵技术(地热能直接利用的技术革新) 系统由源侧环路、制冷剂环路、负荷侧环路组 成。 地埋管换热器有水平型、竖直型和螺旋型三种 方式。 地源热泵的特点:利用可再生能源、节能、性 能系数高、对生态影响小等。 缺点:系统的初投资较高;易在土壤中形成“ 热堆积”或“冷堆积”现象。
第一节
太阳能利用技术
四、掌握重点 (一)目前太阳能常用利用技术分类 主要有四类: 太阳能直接利用; 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 太阳能热发电技术; 太阳能制冷与空调。
第一节
太阳能利用技术
四、掌握重点 (二)太阳能直接热利用 1.太阳能集热器。 2.太阳能热利用技术。
第一节
太阳能利用技术
四、掌握重点
(二)太阳能直接热利用 1.太阳能集热器。 太阳能集热器是将太阳辐射能转化为热能的转化装 置。 太阳能集热器的核心是吸热板,其向阳表面涂有黑 色吸热涂层。 按集热器工作温度范围分为高温(200℃以上)、中 温(100℃~200℃)和低温(100℃以下)集热器三种 方式。
第二节
地热能利用技术
三、理解要点
2、热水型地热发电:
通过把高温热水进行减压扩容生产二次蒸汽引 入汽轮机进行发电,也叫二次蒸汽地热发电。 包括闪蒸式和双循环式两种方式。 闪蒸系统指热水井中抽出的高压水在压力降低 时会沸腾并闪蒸成高压蒸汽做功;在双循环系统 中,地热水先流经换热器,将地热传给另一种低 沸点的工作流体,使之沸腾产生蒸汽做功。
四、掌握重点
(二)地热发电
热水型双循环式发电方式适用于含盐量大、 腐蚀性强和不凝性气体含量高的地热资源。发展 双循环系统的关键是开发高效的热交换器。
联合循环地热发电系统就是把蒸汽型地热发 电和热水型地热发电两种系统合二为一。发电对 地热流体温度要求较高,一船要求150℃甚至 1000℃以上才比较经济。
第一节
太阳能利用技术
四、掌握重点
(五)太阳能制冷与空调 利用太阳能集热器等将太阳能转换为热能制冷 主要有以下五种类型: 太阳能吸收式制冷系统(消耗热能); 太阳能吸附式制冷系统(消耗热能); 太阳能除湿式制冷系统(消耗热能); 太阳能蒸汽压缩式制冷系统(消耗机械能); 太阳能蒸汽喷射式制冷系统(消耗热能)。
第二节
地热能利用技术
四、掌握重点
(一)常用地热能利用技术 (二)地热发电 (三)地热供暖 (四)地埋管地源热泵技术 (五)地热制冷空调技术
第二节 四、掌握重点
地热能利用技术
(一)常用地热能利用技术 地热开发中所用的钻井技术基本上是石油 工业派生出来的。 教材P135 主要技术(开发方式)有 : 地热发电;地热供暖; 地热制冷;地埋管地 源热泵技术;地热务农;地热行医。
(2)塔式太阳能热发电:利用定日镜把太阳光 聚焦在中心吸热塔的吸热器上,再将光能转变为 热能,传递给热力循环的工质,驱动汽轮机做功 发电。
第一节
太阳能利用技术
三、理解要点
(3)碟式太阳能发电:采用类似于盘状的抛物面镜 聚光集热器。此发电系统借助于碟式镜面将吸收的太阳 能辐射集中在焦点处的接收器上,将吸收的能量转化为 热能,最后将热能转化为电能。
第二节
地热能利用技术
三、理解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