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山大学人类学历年真题(1)

中山大学人类学历年真题(1)

中山大学1998年试题:科目:人类学概论专业:民族学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30分)1.系谱分类法 2 民族共同语 3 游群(band) 4 参与观察 5 交表婚 6 双系继嗣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谈谈语言发展的原因?2.为什么说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3.请评述你读过的一本人类学论著三.问答题(每题20分,共40分)1.你为什么报考本专业的研究生,入学后的学习计划怎样?2.试论宗教的社会功能?1999年科目:人类学概论专业:人类学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1 民族共同语2 语义3 文化区4 毕摩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1.简述克罗式亲属称谓制。

2.简述文化人类学的参与观察法。

3.为什么说语言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

4.怎么样理解劳动创造了语言?三.论述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1.结合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实际,论述你对涵化的理解。

2.试论语言与文化的关系。

2000年科目:人类学概论专业:人类学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5分)1.萨皮尔—沃尔夫假说2单系继嗣 3 主干家庭 4 《萨摩亚人的成年》5 聚落考古学二.简答(每题10分,共30分)1.简述怀特的新进化论。

2.简论文化相对论3.简述哈里斯的文化唯物论三.论述(共45分)1.评述你所读过的一本人类学名著(20分)2.试举例说明文化变迁与文化适应(25分)中山大学2001年人类学试题科目:人类学概论二.简答题(6*10)2.1什么是体质人类学?2.2试述文化相对论?2.3什么是亲属称谓?2.4试述现代人类的体制特征。

2.5简论新进化论代表人物怀特的能量进化理论。

2.6简论刘易斯的“匮乏文化”。

三.问答题3.1试论文化涵化理论并举事例说明。

(20)3.2你为什么报考本专业的研究生,入学后的学习计划怎样?(10)中山大学2002年人类学试题科目:人类学概论二.名词解释(5*5)1.适应2.文化残余3.夸父宴4.民族考古学5.涵化三.问答题1.萨皮尔-沃尔夫假说的基本内容是什么?你对其作何评价?(10)2.试述斯图尔德的文化生态学。

(10)3.什么是体质人类学?试述体质人类学所包括的主要内容。

(10)4.试论文化人类学研究的特色及你对中国人类学发展的见解。

(20)2002年考试科目:中国民族学概论二. 问答题1.简述民族学的主要研究方法(13)2.简述中国民族宗教的现状(13)3.以中国民族志材料说明婚姻家庭演变的各个阶段的特点(17)4.试述文化与民族的关系(17)中山大学2003人类学试题科目:人类学概论二.名词解释(8*5)1.涵化2.库拉圈3.家庭4.人种5.显性性状6.伯格曼法则7.渐变群分布8.《中镇》三.解答题(3*10)1.简述美国历史学派人类学的基本观点2.简述萨皮尔-沃尔夫假说3.简述格尔兹的文化解释学基本观点四.论述题1.现在许多人喜欢选择吉祥数字,试运用人类学的理论分析这一现象。

(25)2.评述你所读过的一本费孝通先生的人类学著作。

(25)3.试述高原气候对人类健康的影响以及人类对高原气候的生理调节机制。

(20)2003年考试科目:中国民族学概论二.问答题1.简述“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主要观点(15)2.试对海南黎族的“合亩制”与1950年代中国大陆的“互助组”进行比较(25)3.以中国民族的材料论述民族宗教与民族文化的关系(25)4.请您联系实际论述当代中国民族的社会文化变迁(25)中山大学2004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人类学概论一、名词解释1、人种与种族2、新考古学3、婚姻与继嗣4、历史人类学5、文化传播6、《努尔人》(或《西太平洋航海者》)二、简答(每题15分)1、简述Frederick Barth的族群边界理论2、简要评述中国都市人类学的发展3、评述Clifford Geertz的阐释人类学。

三、论述(共75分)1、试举例说明文化变迁与文化适应。

(35分)2、案例分析:下面事件曾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请运用人类学相关理论进行评述。

(40分)《南方日报》报道:今年3月17日晚10点,在广州工作的孙志刚上街找网吧,没有暂住证也没有身份证的他被带进派出所,后被送到收容所,最后转到医院。

20日晚10点,他死了。

这一刻,距这位湖北小伙子来到广州工整整20天。

他2001年毕业于武汉科技学院,事发前在广州一家服装工司工作。

一个风华正茂的年轻人这就这样被剥夺了生命,令人扼腕叹息。

但是我们在关注此事的时候,不应过分关注孙志刚的身份——一个大学毕业生,一个风华正茂的年轻人,一个拥有美好前途的年轻人,还要还原出孙志刚的普通公民身份。

否则,我们就可能因为对特殊身份的义勇而淹没了对“小人物”的关怀。

在强大的国家机器面前,谁不是小人物呢?谁不是普通公民呢?大洋网讯:被害人孙志刚,男,汉族,27岁,湖北省武汉市人,2001年在武汉科技学院艺术设计专业结业。

今年2月24日受聘于广州达奇服装有限公司。

3月17日晚10时许,孙志刚因未携带任何证件,在天河区黄村大街被执行统一清查任务的区、公安分局黄村街派出所民警带回询问,随后被错误作为“三无”人员送至天河区公安分局收容待遣所转送广州市收容遣送中转站。

18日晚,孙志刚称有病被送往广州市卫生部门负责的收容人员教治站诊治。

20日凌晨1时13分至30分期间,孙志刚遭同病房的8名被收治人员两度轮番殴打,当日上午10时20分,因大面积软组织损伤致创伤性休克死亡。

孙志刚被故意伤害致死案发生后,中央和省委领导高度重视。

公安部专题研究并派出工作组到广东帮助指导查办此案。

省、市迅速成立有政法委、纪委、监察、检察、公安、民政、卫生部门组成的联合调查组,全面开展调查工作。

省、市政法公安机关也迅速成立联合专案组,全力开展案件侦破工作。

中山大学2005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人类学概论一、名词解释(共30分,每题5分)1、母系与母权2、人类学的整体观3、心理人类学4、大传统与小传统5、匮乏文化6、文化相对论二、简答(共45分,每题15分)1、结合事例来说明狩猎与采集社会的特质及其在现代社会中的处境。

2、结合你所熟知的民族志著作来说明功能主义人类学的特点及其缺陷。

3、简述人类学学术史上古典进化论和新进化论的区别,并结合有关研究加以评论。

三、论述题(共75分)1、试举例说明人类学从简单社会研究到复杂社会研究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35分)2、面对国际上有的国家的地区出现的民族的宗教的纷争,文明间的对话越来越成为重要的议题,请运用人类学的相关理论和视角对这一问题进行评述。

(40分)中山大学2006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人类学概论一、名词解释:(共6题,每题5分)1、人种2、民族志3、聚落考古学4、医学人类学5、涵化6、《努尔人》二、简答题:(共3 题,每题15分)1、简述人类学的学术框架体系;2、人类学的田野工作是一项重要的研究方法,试结合实际谈谈对田野工作中访谈技巧的认识。

3、描述格尔茨阐释人类学中“深描”理论对民族志写作的影响。

三、论述题:1、运用人类学关于宗教和仪式的理论,评论中国民间信仰的复兴和创新。

(35分)2、结合人类学中关于亲属和社会结构的理论,评价近代关于中国汉人社会结构的研究。

(40分)2007年试题人类学概论名词解释1.濡化 2.新考古学 3.《物种起源》 4.经济人类学 5.社会性别简答1.语言与文化的讨论时人类学一个传统的重要领域,简述已有人类学知识中对两者关系的基本解释。

2.结合中国社会实际,简述你对人类学田野工作中文献收集、整理和解读的重要性的理解。

3.结合你的阅读或研究实践,简述你对族群与族群边界的认识。

论述1.对民族志作品及其协作的批判,反映了当代人类学者对人类学方法与研究过程的反思。

请就此谈谈你的认识。

2.海外人类学的中国研究,为我们认识传统中国社会提供了不同的视角,请就其中一些堪称“研究范式”的理论框架进行简要评述。

2007年人类学理论与方法一、名词解释1.阈限 2.主位与客位 3.文化相对论 4.全球化 5.后现代人类学二、简答1.简述博厄斯(Boas)的历史特殊论思想2.简述普里查德的《努尔人》基本理论思想三、论述1.试举例说明人类学各流派对文化这一概念的认识,并阐述你对于文化作为人类学研究对象的认识。

2.民族志方法在八十年代以来得到广泛的反思,请说明民族志方法的几种主要类型和对它的反思。

2008年人类学概论一、名词解释:(每题6分,共30分)1.亲属关系2.尼安德特人3.生态人类学4.乔姆斯基(Norm Chomsky)5.《原始思维》二、简答:(每题15分,共45分)1、简述人类学中关于文化变迁的机制的基本见解。

2、试评特纳(Victor Turner)关于“仪式”的论述。

3、简述“地方性知识”的认知角度对当代人类学研究的重要价值。

三、论述:(共75分)1、结合你的阅读和研究实践,谈谈你对人类学田野调查和区域研究的认识。

(40分)2、结合百余年来人类学发展史,如何理解“文化”概念的流变。

(35分)2008年人类学理论与方法一、解读题(要求:首先要说出每句话的出处,即何人,何著所言。

其次,说出表达的意思。

共15小题,每小题6分,计90分)1,“文化,就其在民族志中的广义而言,是个复合的整体,包含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和个人作为社会成员所必需的其他能力和习惯。

”2,“某一个地方创造出的生产力,特别是发明,在往后的发展中是否会失传,取决于交往扩展的情况。

当交往只限于比邻地区的时候,每一种发明在每一个地方都必须重新开始;……在历史发展的最初阶段,每天都在重新发明,而且每个地方都是单独进行的。

”3,“我们更应当假定有许多不同的发展线,随着历史的前进,由这些发展线的混合和相互影响,而产生了现在许多我们可以看得见的宗教形式。

”4,“在我们这个帝国里,我认为有两件事是急需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为这个帝国内的土著民族的系统研究作一些物质准备……因为在行政管理和教育还没有建立在稳固的基础上以前,需要有土著民族文化彻底的和系统的知识。

……急需要做的第二件事,目前在我看来,就是为人类学知识应用于土著民族的统治和教育问题上进一步做物质准备。

”5,“亲属关系在一切蒙昧民族和野蛮民族的社会制度中起到决定的作用。

”6,有一种方法比一般的比较法更有把握,,即“在某部落全部文化关系的实际中,详细研究风俗习惯,及调查研究某部落和邻居部落间的地理分布。

”7,“每一个文化集团(族体)都有自己独一无二的历史,这种历史一部分取决于该社会集团特殊的内部发展,一部分取决于它所受到的外部影响。

”8,“文化类型由核心特征组成,首先,这些特征为文化生态适应的跨文化规律所决定,其次,它们体现社会文化整合的相似水平。

”9,“文化一般进化是能量转化由少到多,综合水平由低到高,全面适应由弱到强的过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