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级消防设施操作员试卷

中级消防设施操作员试卷

中级消防设施操作员试卷一、单选题(每道0.5分共100道,计50分)1.可熔性采光带(窗)采用在()能自行熔化且不产生熔滴的材料制作,设置在建筑空间上部,用于排除火场中烟和热的设施A.120°~150°B. 80°~120°C. 100°~150°D. 90°~120°2.建筑高度大于()的公共建筑、工业建筑和建筑高度大于()的住宅建筑,其防烟楼梯间、独立前室、共用前室、合用前室及消防电梯前室应采用机械加压送风系统。

A.27m,54mB.50m,100mC. 54m,100mD. 100m,150m3.前室采用自然通风方式时,独立前室、消防电梯前室可开启外窗或开口的面积分别不小于( )。

A. 1.0㎡B. 2.0㎡C. 3.0㎡D. 4.0㎡4.建筑高度大于()的建筑,其机械加压送风系统应竖向分段设置,且每段高度不应超过()。

A. 50m, 50mB. 80m,80mC.100m,100mD.150m, 150m5.自然排烟窗(口)开启的有效面积,当采用开窗角大于()的悬窗时,其面积应按窗的面积计算。

A. 50°B. 70°C. 90°D. 120°6.排烟风机应满足280℃时连续工作()的要求,排烟风机应与风机入口处的排烟防火阀连锁,当该阀关闭时,排烟风机应能停止运转。

A. 10minB. 20minC. 30minD. 40min7.机械排烟系统应采用管道排烟,且不应采用土建风道。

排烟管道应采用不燃材料制作且内壁应光滑。

当排烟管道内壁为金属时,管道设计风速不应大于()。

A. 10 m/sB.15 m/sC.20 m/sD. 25 m/s8.机械排烟系统应采用管道排烟,且不应采用土建风道。

排烟管道应采用不燃材料制作且内壁应光滑。

当排烟管道内壁为非金属时,管道设计风速不应大于()。

A. 10 m/sB.15 m/sC.20 m/sD. 25 m/s9.机械补风口的风速不宜大于10m/s,人员密集场所补风口的风速不宜大于5m/s;自然补风口的风速不宜大于( ).A. 5 m/sB.4 m/sC.3 m/sD. 2 m/s10.当防火分区内火灾确认后,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应能在()内联动开启常闭加压送风口和加压送风机。

A. 5sB.10sC.15sD. 20s11.机械排烟系统中,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应在()内自动关闭与排烟无关的通风、空调系统。

A. 15sB.20sC.25sD. 30s12.活动挡烟垂壁应具有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自动启动和现场手动启动功能,当火灾确认后,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应在()内联动相应防烟分区的全部活动挡烟垂壁,()以内挡烟垂壁应开启到位。

A. 15s,30sB.15s,60sC.30s,30sD. 30s,60s13.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总线上应设置总线短路隔离器,每只总线短路隔离器保护的火灾探测器、手动火灾报警按钮和模块等消防设备的总数不应超过()点。

A. 16B.32C.64D. 12814.高度超过()m的建筑中,除消防控制室内设置的控制器外,每台控制器直接控制的火灾探测器、手动报警按钮和模块等设备不应跨越避难层。

A. 27B.54C.100D. 15015.疏散通道上设置的防火卷帘的联动控制设计,联动控制防火分区内任两只独立的感烟火灾探测器或任一只专门用于联动防火卷帘的感烟火灾探测器的报警信号应联动控制防火卷帘下降至距楼板面( )处。

A.1.8mB. 1.5mC. 1.3mD.1.2m16.任一只专门用于联动防火卷帘的感温火灾探测器的报警信号应联动控制防火卷帘下降到楼板面;在卷帘的任一侧距卷帘纵深0. 5m~1.5m内应设置不少于( )只专门用于联动防火卷帘的感温火灾探测器。

A.1B.2C.3D.417.火灾声警报器单次发出火灾警报时间宜为(),同时设有消防应急广播时,火灾声警报应与消防应急广播交替循环播放。

A. 5s~10sB. 10s~15sC. 10s~20sD. 8s~20s18.消防应急广播的单次语音播放时间宜为()。

A.10s~15sB.200s~30sC. 10s~30sD. 30s~40s19.当确认火灾后,由发生火灾的报警区域开始,顺序启动全楼疏散通道的消防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统,系统全部投入应急状态的启动时间不应大于()。

A.2sB.5sC.10sD.30s20.对火灾初期有阴燃阶段,产生大量的烟和少量的热,很少或没有火焰辐射的场所,应选择()。

A. 感烟探测器B. 感温探测器C. 火焰探测器D. 一氧化碳火灾探测器。

21.对火灾发展迅速,有强烈的火焰辐射和少量烟、热的场所,应选择( )。

A. 感烟探测器B. 感温探测器C. 火焰探测器D. 一氧化碳火灾探测器。

22.对火灾初期有阴燃阶段,且需要早期探测的场所,宜增设( )灾探测器。

A. 感烟探测器B. 感温探测器C. 火焰探测器D. 一氧化碳火灾探测器。

23.火灾报警控制器和消防联动控制器安装在墙上时,其主显示屏高度宜为( )。

A.1.2m~1.3mB. 1.3m~1.5mC. 1.5m~1.8mD.1.3m~1. 8m24.火灾报警控制器和消防联动控制器安装在墙上时,其靠近门轴的侧面距墙不应小于()。

A.0.5mB.1.0C.1.5mD.2.0m25.火灾报警控制器和消防联动控制器安装在墙上时,正面操作距离不应小于()。

1. 2m。

A.0.8mB.1.0C.1.2mD.1.5m26.点型探测器至墙壁、梁边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 )。

A.0.5mB.1.0C.1.5mD.2.0m27.点型探测器周围( )内,不应有遮挡物。

A.0.5mB.1.0C.1.5mD.2.0m28.点型探测器至空调送风口边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 )。

A.0.5mB.1.0C.1.5mD.2.0m29.点型探测器宜水平安装,当倾斜安装时,倾斜角不应大于 ( )。

A. 30°B.45°C.50°D.60°30.从一个防火分区内的任何位置到最邻近的手动火灾报警按钮的步行距离不应大于( )。

A.10mB.20mC.30mD.40m31.每个报警区域内应均匀设置火灾警报器,其声压级不应小于60dB;某场所环境噪声为70dB的场所,其声压级应为()dB。

A.60B.75C.85D.9032.火灾警报器采用壁挂方式安装时,其底边距地面高度应大于()m。

A.1.5mB.1.8C.2.0mD.2.2m33.民用建筑内扬声器应设置在走道和大厅等公共场所。

每个扬声器的额定功率不应小于()w。

A.1B.2C.3D.434.电话分机或电话插孔的设置, 各避难层应每隔( )设置一个消防专用电话分机或电话插孔。

A.10mB.20mC.30mD.40m35.电话插孔在墙上安装时,其底边距地面高度宜为( )。

A.1.2m~1.3mB. 1.3m~1.5mC. 1.5m~1.8mD.1.3m~1. 8m36.剩余电流式电气火灾监控探测器应以设置在低压配电系统首端为基本原则,宜设置在第一级配电柜(箱)的出线端。

在供电线路泄漏电流大于()mA 时,宜在其下一级配电柜(箱)。

A.500B.1000C.1500D.200037.选择剩余电流式电气火灾监控探测器时,应计及供电系统自然漏流的影响,并应选择参数合适的探测器;探测器报警值宜为( ) 。

A. 200mA ~300mAB. 300mA ~400mAC. 300mA ~500mAD. 500mA ~600mA38.消防设备应急电源输出功率应大于火灾自动报警及联动控制系统全负荷功率的()。

A. 100%B.120%C. 150%D. 170%39.蓄电池组的容量应保证火灾自动报警及联动控制系统在火灾状态同时工作负荷条件下连续工作( )h以上。

A.3B.5C.6D.840.由消防控制室接地板引至各消防电子设备的专用接地线应选用铜芯绝缘导线,其线芯截面面积不应小于()。

A. 2mm²B. 4mm²C. 8mm²D. 16mm²41.消防控制室接地板与建筑接地体之间,应采用线芯截面面积不小于()的铜芯绝缘导线连接。

A. 15mm²B. 20mm²C. 25mm²D. 30mm²42.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传输线路和50V以下供电的控制线路,应采用电压等级不低于交流()的铜芯绝缘导线或铜芯电缆。

A. 200V/300VB. 300V/500VC. 400V/600VD. 450V/750V43.采用交流220V/380V的供电和控制线路,应采用电压等级不低于交流()的铜芯绝缘导线或铜芯电缆。

A. 200V/300VB. 300V/500VC. 400V/600VD. 450V/750V44.设置在A类火灾场所的灭火器,手提式灭火器在严重危险级场所其最大保护距离为()。

A. 15mB. 20mC. 25mD. 30m45.设置在A类火灾场所的灭火器,手提式灭火器在中危险级场所其最大保护距离为()。

A. 15mB. 20mC. 25mD. 30m46.设置在A类火灾场所的灭火器,手提式灭火器在轻危险级场所其最大保护距离为()。

A. 15mB. 20mC. 25mD. 30m47.设置在B、C类火灾场所的灭火器,推车式灭火器在严重危险级场所其最大保护距离()。

A. 18mB. 24mC. 30mD. 36m48.设置在B、C类火灾场所的灭火器,推车式灭火器在中危险级场所其最大保护距离()。

A. 18mB. 24mC. 30mD. 36m49.设置在B、C类火灾场所的灭火器,推车式灭火器在轻危险级场所其最大保护距离()。

A. 18mB. 24mC. 30mD. 36m50.当住宅楼每层的公共部位建筑面积超过100㎡时,应配置1具1A的手提式灭火器;每增加()㎡时,增配1具1A的手提式灭火器。

A. 100B. 200mC. 300D. 40051.消防水池进水管应根据其有效容积和补水时间确定,补水时间不宜大于()。

A. 24hB. 48hC. 54hD. 96h52.消防水池进水管应根据其有效容积和补水时间确定,当消防水池有效总容积大于2000m3时,不应大于( )h。

24 B. 48 C. 54 D. 9653.消防水池进水管管径应经计算确定,且不应小于DN()。

A. 100B. 200C. 300D. 40054.当消防水池采用两路消防供水且在火灾情况下连续补水能满足消防要求时,消防水池的有效容积应根据计算确定,但不应小于100m3。

当仅设有消火栓系统时不应小于( )m3。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