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三防漆涂覆机(扫油机)喷枪改善方案_E

三防漆涂覆机(扫油机)喷枪改善方案_E


失 效 影 响 —— 喷 涂 歪 斜
三防胶凝固残留在枪内,部分雾化气通道及油道被堵塞, 喷出来的三防胶歪向一边,油雾飘散、飞溅严重
三防胶
• 在套筒内壁残留并凝固 • 堵塞部分喷枪出油口
雾化气
• 导流通道不畅,在套筒内形成乱流 • 原有压力不足以冲破堵塞的三防胶,员工常常会提高气压
喷枪
• 喷涂歪斜,喷出来的三防胶歪向一边 • 随着雾化气压的提高,油雾飘散、飞溅越加严重
效率提升
• 喷涂范围广,喷涂路线减少 • 易于控制涂层厚度
THANKS
改善后
雾化气延时关闭,停止工作时吹走残留液体
改 善 方 案 —— 气 液 通 道 隔 离
低气压雾化喷头
出油孔径建议在Φ0.5mm或以下 可以利用波峰助焊剂喷头(ST-6)进行测试
顶两者互不相干 三防胶即使残留,也不会堵塞雾 化气导流通道
三防胶出油孔
三防胶入口
雾化气入口
雾化气出气孔
改 善 方 案 —— 取 消 雾 化 功 能
水帘阀
• 现有之雾化喷枪改为水帘阀 • 注意阀体选型,需测定油罐压力、工作速度、开关压力、枪头高度、轨迹间距等变量
取消雾化
• 气体导流通道堵塞问题迎刃而解 • 注意保持油道畅通
环境改善
• 无雾化=无飞溅 • 烟雾弥漫、“人间仙境”问题不复存在
出油前
雾化气 雾化压缩空气进入套筒与针套之间的导流通道 三防胶 顶针上升并脱离针套头部出油孔后,三防胶沿着针套到达出油孔 喷枪 雾化空气与三防胶都将在下一刻从喷枪头部喷出
工作中
雾化气 (压缩空气)
三防胶 (液体)
雾状三防胶
残留之三防胶 (液滴)
收油时
雾化气 电磁阀关闭,套筒与针套之间的导流通道不再有雾化气 三防胶 顶针下降并关闭针套头部出油孔,三防胶停留在针套内 喷枪 喷枪不再出油,在套筒及针套出油孔之间残留有少量三防胶液滴
扫油机喷枪改善方案
朱耀文 2019年10月30日
目录
原理分析
• 关键因素 • 失效成因
失效影响
• 喷涂歪斜 • 雾化不良 • 堵枪无油
改善方案
• 喷枪自动清洁 • 气液通道隔离 • 取消雾化功能
原 理 分 析 —— 关 键 因 素
针套(胶阀母体)
与顶针配套使用,气缸驱动顶针上 下运动,当到达在针套头部时,三 防胶停止出油;反之,当顶针离开 针套头部时,喷枪出油
失 效 影 响 —— 堵 枪 无 油
枪头没有及时浸泡在清洗剂内,三防胶凝固残留在枪里, 将针套出油口完全堵死,喷枪不出油
常出现在休假后或槽内清洗剂不足的情形下
三防胶
• 在套筒内壁残留并凝固 • 针套出油口被堵死,套筒出口堵塞
雾化气
• 导流通道不畅,在套筒内形成乱流 • 压力提至上限,也无法冲破针套的堵塞物
雾化喷枪零件图
套筒(小雾花成形套)
雾化气(压缩空气)的导流装置, 配合顶针一并安装在胶气分离体上。 喷枪工作时,针套内流出三防胶, 经套筒内的雾化气吹散、带动,成 为雾化的、微小的液滴喷出
关键因素1——针套
示意简图
关键因素2:——套筒
示意简图
原 理 分 析 —— 失 效 成 因 ( 工 作 过 程 )
改 善 方 案 —— 优 化 思 路
喷枪自动清洁
• 利用压缩空气自动清除残留三防胶
气液通道隔离
• 雾化气和三防胶的导流通道各自独立
取消雾化功能
• 采用无雾化结构的喷枪
改 善 方 案 —— 喷 枪 自 动 清 洁
工作中
停止时
工作中
停止时
Keyword
气体除油
改善前
停止工作时,油滴残留在针套与套筒间
喷枪
• 完全不出油,或只有少量液滴流出 • “有气无油”
失 效 影 响 —— 雾 化 不 良
液滴、“甩油”
三防胶凝固残留在枪内,堵塞雾化气通道,雾化气不能有效到 达枪头,致使三防胶雾化不良,成液滴状或出现“有气无油”、 “甩油”的现象
原理图
雾化气带动液滴状三防胶一同从喷枪喷出
模拟图
单板上会出现一滴滴的不连续三防胶圆形斑点
原 理 分 析 —— 失 效 成 因 ( 堵 枪 各 阶 段 )
初期
3%
在套筒及针套出油孔之间 残留有少量的三防胶液滴
残留之三防胶(液态)
蔓延
14 %
喷枪不断的使用,残留越 来越多,不断往纵深蔓延
恶化
32 %
液滴开始凝固,由液态变 为固态,开始影响雾化气
凝固之三防胶(固态)
失效
43 %
凝固的三防胶越来越多、 越积越厚,喷枪堵塞失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