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答1.AECT’94和AECT’05定义的区别:①“Instructional Technology”被“Educational Technology”取代②“理论与实践”这两个研究领域被更改为“研究与符合伦理道德的实践”③“学习过程”与“学习资源”这两个研究对象被变换为促进学习和提高绩效,合适的“技术性的过程和资源”④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等五个研究范畴被缩减为相关过程和资源的“创造、使用和管理”等三个范畴。
2.教育技术的内涵:理论和实践并重;学习过程是研究和实践的对象;学习资源是优化学习过程的必要条件。
3.现代信息技术促进和改变了学习者的认知方式,学习者借助信息技术的认知功能改善和发展自身的认知方式,主要体现在:a利用多媒体信息集成技术创设和展示有意义的情景b 利用大容量存储技术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资源,利用图形化交互界面技术提供良好的自主学习环境c利用超链接技术构造教学信息内容结构,使之符合人类联想的思维特点d利用各种工具、平台,让学生创作电子作品e利用虚拟现实构建虚拟学习环境f利用网络传输技术,实现资源共享,实现协作学习。
4.戴尔“经验之塔”理论的内容和基本观点有哪些?(1)基本内容:“经验之塔”分为三大类,十个层次。
【由底层向顶层顺序】第一类是:“做的经验”a有目的的直接经验,b 设计的经验,c参与活动(演戏、表演等)的经验。
第二类是“观察的经验”d观察示范,e 见习、旅行,f参观展览,g电视、电影,h广播、录音、照片、幻灯。
第三类是“抽象的经验”,i视觉符号,j语言符号(2)基本观点:a塔基的学习经验是最直接最具体的,越往上升,则越抽象;b教育教学应从具体经验入手,逐步进到抽象;c教育教学不能只满足于获得一些具体经验,而要向抽象发展,使具体经验普遍化,最后形成概念;d在学校中,应用各种教学媒体,可以使得学习更为具体直观,也能为获得更好的抽象创造条件;e位于经验之塔中层的视听教材和视听经验,是由具体经验向抽象经验过度的桥梁。
6.拉斯威尔传播模式:把传播过程分解为传者、受众、信息、媒介、效果。
5W模式:控制分析(who),内容分析(say what),媒体分析(in which channel),受众分析(to whom),效果分析(with what effect)。
缺陷:忽略了“反馈”,单项模式;没重视why或动机的研究。
7.教学设计的基本要素:学习需要分析;学习内容分析;学习目标的阐明;学习者分析;教学策略的制定;教学媒体的选择和利用;教学设计成果的评价。
5.学习需要分析的方法:一是在学习者所在的教育机构内部,把学习者的现有水平与教育机构对学习者的期望目标水平相比较,找出差距,确定学习需要,这种分析学习需要的方法称为内部参照需要分析法;另一种是从教育机构外部,以整个社会对劳动者的要求或者某一职业对从业人员的要求为参照,对比学习者的现有状况,明确差距,确定学习需要,这种方法称为外部参照需要分析法。
6.学习目标表述的方法:三大类:行为目标的表述方法(行为主体Audience,外显行为Behavior,行为条件Condition,行为标准Degree);内外结合的表述方法(在表述目标时,先要明确陈述学生内在心理的变化,然后列举反映这些内在变化的外显行为);表现性目标(指明学生将要处理的问题、学生将要从事的活动任务,但不指定学生将从这些“际遇”中学到什么)。
7.一种表述良好的学习目标应该尽可能符合以下标准:(1)学习目标表述的是学生的学习结果(2)学习目标的内容应该尽可能全面,并反映出学习结果的层次性(3)学习目标的表述应力求明确、具体,避免用含糊的和不切实际的语言表达。
8.教学策略的制定阶段包含(1)教学顺序的确定(言语信息、智慧技能、动作技能、态度)、(2)教学活动程序(五段教学法:预备,提示,联想,总括,应用。
加涅九段教学论:引起注意,告知学习目标,刺激回忆前提性的学习,呈现刺激材料,提供学习指导,引出作业、提供作业正确性的反馈,评价作业,促进保持、迁移。
(3)教学方法的选择(提示型,共同解决问题型,自主型)、(4)教学组织形式的设计(班级授课、分组教学、个别教学)(5)教学媒体的选择(要考虑:教学目标的需要;教学内容的需要;学生的特征;实际的教学条件)。
9.信息化环境的特点(考了个填空):教育教学信息多媒化;教育教学资源广泛化;教育教学方式个性化;学生学习活动自主化和协作化;教育教学管理智能化。
10.信息化教学的特征:(1)在思想上,信息化教学以与信息时代特点密切相连的现代教育教学思想和学习理论为指导。
其中,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影响深远。
(2)在技术方法上,信息技术的应用为建构新型的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模式和教学评价方式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在先进思想的指导下,选择更侧重从“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中心”的角度进行考虑。
(3)在内容上,信息化教学具有更强的时代性和丰富性,内容的组织编排更多地考虑学生的学习需要和特点。
11.信息化教学设计的主要环节(1)学习任务设计(2)学习情境设计(3)学习资源设计(4)学习策略设计(5)学习管理设计(6)学习评价设计。
12.信息化教学设计的基本特点(1)在教学活动中,侧重学生的学习,强调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主动性,注重学习者学习能力的培养。
(2)充分利用各种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尤其是网络技术和网络资源来支持和促进学生的学习。
(3)把学习内容与实际情境相联系,以“任务驱动”和“问题解决”作为学习活动的主要形式。
(4)强调“协作”在学习中的作用。
注重学生之间、师生之间以及更大范围和更广领域内人们交流与协作的意义。
(5)强调发展性评价,主张评价的过程性和多元化。
13.标准型多媒体综合教室的构成:由多媒体投影仪、录像机、影碟机、激光唱机、录音机、话筒、扩音机、调音台、音箱、多媒体计算机、视频展示台、银幕和多媒体控制平台(按键式或电脑式)等设备组成。
【多媒体教室从功能上看主要由多媒体显示系统、a/v系统、智能型多媒体中央控制系统三部分构成。
多媒体显示系统由高亮度多媒体投影机和银幕构成,a/v系统由计算机、DVD、VCR、实物展示台、功放和音箱等a/v设备构成】14.多媒体综合教室的功能特点:a能将教学内容直观形象地呈现出来,同时作用于学生的多个感官。
b通过计算机集中控制和管理,能够根据教学需要,随时呈现教学内容及其相关信息。
c提供多种人机交互,操作简单方便,但这种环境下的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中心,教师讲,学生听,教学的控制权在教师手中,学生处于被动地位,教学信息单向传播,缺乏信息的双向交流。
d适用于直观形象内容的教学和观摩示范教学。
15.多媒体投影仪的使用与维护:(1)开机关机:投影仪在开机时必须按照指定的步骤才能正常进行,否则可能会损坏投影机。
一般来说,用户在开机时首先接通电源,再按开启开关,。
关机时不能直接断掉电源,要先关掉光源,等投影机的散热风扇停止转动时再切断电源。
(2)在使用中要注意通风散热.在使用过程中,“TEMP”指示灯变红,表示投影仪过热;“LAMP”指示灯变红可能是灯泡过热,现在的投影仪在这些情况下都会自动停机,但风扇仍会转动,使其冷却。
等投影仪充分冷却后,才可再开机使用。
(3)在开机状态下不要随意搬动:在开机状态下搬移投影仪会使灯丝震动,影响灯泡的使用寿命,甚至会导致灯泡的爆裂。
(4)定期检查:一般隔40天左右的时间就要对投影仪进行检查,主要是注意检查投影仪通风口的畅通情况,再者要经常清理滤尘网。
(5)防止剧烈的震动、挤压剧烈的震动容易使系统中的部件产生变形或损坏,影响图像投影效果,对于LCD投影仪而言,剧烈的震动能造成LCD 的位移,影响放映时三片LCD的会聚,出现RGB颜色不重合的现象。
16.电子白板的使用模式:PC白板工作模式、交互式触摸控制、注释与修改功能、远距离传输功能。
17.微格教学系统的组成:主控室(主控室的主要设备包括计算机、主控机、摄像头、录像机、VCD、监视器、监控台等);微格教室(微格教室中的设备主要包括分控机、摄像头及其他教学设备)。
18.微格教学的特点:技能训练单一集中、技能训练目标明确、反馈及时全面。
19.微格教学的实施:理论学习、确定训练目标、观摩示范、编写教案、角色扮演、评价反馈、修改教案后重新进行角色扮演。
20.信息检索的过程:分析研究课题,选择检索工具(手工检索系统、联机jsxt、光盘jsxt、互联网jsxt),确定检索途径(从检索课题的已知条件和要求出发、从文献内外部特征入手),实施检索策略,评价检索结果和进行其他后续工作(数据的整理、原始文献的获取、检索报告的编写等)。
21.搜索策略和技巧:明确搜索目标;选择合适的搜索引擎;缩小检索范围;构造恰当的检索表达式(a.使用布尔逻辑操作符AND OR NOT.AND=&/*满足所有关键词.OR=|/+满足任意一个.NOT=!/---满足not之前的但没有not之后的;b用通配符*:表示可以由任意一个词代替c双引号:可以查询完全符合引号内关键字串的网站;d逗号:可以分隔多个查询条件);选择准确的关键词;利用进阶检索功能;使用特色搜索引擎。
22.确定教育资源是否属于合理使用范畴考虑的因素:a使用资料的目的和性质,出于商业目的还是非营利性的教学活动b使用这些拥有版权法的信息资料本身的性质,“合理使用原则”鼓励利用原始材料的部分章节而不是全部c使用有版权信息资料在数量上和实质内容上占整个作品的比例,小于30% d使用信息资料时对其潜在市场或价值产生的影响23.合理利用方法,要考虑的因素a调查所需资料的情况b熟悉“合理使用原则”的基本内容c获得信息使用许可d严厉禁止的行为24.多媒体教学模式:a课堂演播教学模式b个别化教学模式c计算机模拟教学模式d探索式教学模式(1确定研究问题。
根据教学目标的要求,由教师确定相关的问题2创设教学环境。
通过学生与计算机的交互,向学生提供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情境和教学材料,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去感受3探索解决问题。
在教师的启发下,让学生去分析问题,并分析有关的多媒体材料,为问题寻找答案4交流与反馈结果。
学生与学生或学生与教师之间进行讨论,对问题的答案进行补充和修改5评价学习效果。
评价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是否达到预期的叫徐目标)e协作式教学模式d虚拟现实教学模式:在教学中的应用形式主要有虚拟课堂、虚拟实验室、虚拟图书馆f游戏教学模式g多媒体网络教学模式(基本特点:资源共享性2无限时空性3多向互动性4交流协同性)。
25.脚本的作用:脚本是多媒体课件制作的直接依据;脚本是多媒体课件设计、制作的联结纽带;脚本可以帮助完成每一帧屏幕的画面设计。
26.思维导图的作用:作为知识表征的工具;作为学习者的高级思维的认知工具;作为一种交流协作的工具;作为计划工具和创作工具;作为学习评价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