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高考语文材料作文预测及解析(一)对“难”的内容分析对“难”做生活(包括工作、学习等)、哲学、审美等层面的解读,均视为切题。
在生活方面,比如不向困难低头、挑战难度;在哲学方面,比如与“易”的辩证思考,以“易”写“难”、以“难”写“易”、表面写“易”实则写“难”等,通过对比或者辩证思维突出“难”的主题的,视为切题,而单纯写“易”则视为偏题;在审美上,比如感觉上的难看、难听、难过等,在美学的基础上做事实或者价值判断以及由此产生的深入思考,视为切题。
1.因个人(自我、内心)而“难”(感到为难,觉得艰难):个人的学业、事业上的困难处境,情感纠结,人生选择的为难,命途的艰难感慨等等。
示例:两难抉择:生死(义)、荣辱、进退、勇畏、忠孝,忘却与铭记,个人与国家,权利与义务等。
如古代文人士大夫的“出入”之难,一边是仕途官场,圣君贤相的政治抱负,一边是故园山水心中桃源,因“难”而成就思想的蜕变,成就人生的不朽。
为什么层面:人生之路总是波折坎坷,而人生的众多欲求往往无法克制,在客观的现实世界中也很难得到满足。
这便造成了人生存的种种艰难处境。
怎么样层面:消极——因“难”而自怜忧叹,怨天尤人,或自欺自娱甚或堕落沉沦……积极——理性的审视人生与自我生存的状态,以对自我负责任的态度去深刻反思,并积极应对,解决人生的难题……2.因他人而“难”:主要从处理人际关系之难的角度去思考,父母与子女(养育与理解之难),师生(教育之难),同学同事(相处之难),领导与百姓(服务与监督之难),穷二代与富二代(因差距与歧视而“难”)……为什么层面:现今社会、背景、人际关系的复杂;权利、欲望,金钱、地位,竞争、压力造成的人与人的隔阂与差距;多数现代人心智的不成熟,缺乏良好的自我掌控能力和沟通能力,甚至导致精神危机。
怎么样层面:直面现状,理性正视。
平静、宽容的应对交际之难,不盲目,不冲动,多一些理解与信任,多一些自强与独立。
知难而慎思,知难而后勇。
3.因国家(民族社会,大众百姓,历史文化,道德精神)而“难”:示例:老百姓看病难(医保),出行难(春运买票),办事难(上头没人),维权难(不懂法),衣食住行,生活样样都难,越活越难,不活也难。
扶起一个跌倒的老人有那么难吗?调查清楚,说清事情的真相有那么难吗?承认错误,担起责任,给公众一个交代有那么难吗?少一些“三公”消费,多买几辆校车有那么难吗?为什么层面:民众心理,政府策略,舆论环境等多方面形成的难堪,困难的局面。
怎么样层面:有难不避,知难而进,析难之因,解难之事。
不隐瞒,不回避,以一个领导者的使命感关心民生之“难”;不沉默,不折腾,以一个公民的道德心与责任感,关注现实之“难”。
“难”的写作难点在于:①人人有话说,如何才能说得有意义。
②大家知道写“难”,但如何写出个性化的真道理。
③偌大的命题,如何精巧地切入和表现。
④要谨防掉进“浅薄”和“平庸”的陷阱。
“难”,可以写记叙文,也可以写议论文。
寓言作文阅读下面一则材料,按要求作文。
寂静的夜晚,大理石地板对英雄雕像说:“瞧你多么风光,人们在你面前顶礼膜拜;而我却被人们踩在脚下,默默无闻。
”雕像说:“当初你忍受不了工匠的雕刻,就只能做一块地板。
”请根据你的理解,自定立意,自拟题目,自选文体,写一篇文章,不少于800字。
写作导引:本作文属于典型的材料作文,没有话题核心词,话题隐藏在材料之中,需要考生仔细琢磨,认真提炼。
所给材料有两个重要的对象:大理石地板和英雄雕像。
相互对举,互为呼应。
大理石地板仍然是地板的原因在于它缺少了“雕刻”的重要一环,而英雄雕像成为“英雄”的原因在于它经受了“雕刻”之苦。
这就告诉人们一个朴实的道理:成功的获得必须学会“忍受”,学会付出,不经艰难困苦,哪来玉汝于成?不经一番寒彻骨,哪来梅花香如故?如果上升到哲学的层面,考察的就是过程与结果(量变与质变、原因与结果)的关系。
人们究竟顶礼膜拜英雄石像什么呢?那是人们看到的是雕像背后附着的意义(艺术价值、历史价值、社会价值、精神价值等),但单就雕像的答话中,不难理解材料隐藏的寓意:在忍受(一种主观行为)工匠的雕刻(一种来自外界力量的改变)的过程中,雕像慢慢地有了质的飞跃。
显然,这里人们顶礼膜拜的是雕像身上的精神内核——“逆境”中拼搏奋斗的精神。
本文,不大适合反向立意,如果站在大理石地板的角度大谈“平凡就是伟大”的道理是不得要领的。
因为,从对话的材料来看,雕像的话有导向作用。
“当初你忍受不了工匠的雕刻,就只能做一块地板”这句话的言外之意阐释了伟大来源于忍受痛苦、接受磨砺的道理。
我们是石头,生活是大师当罗丹用他丰富的艺术思维和艺术手法雕刻出一尊尊震撼世界的雕塑时,全世界都为其倾倒。
但人们往往只看到展出时的无限荣光,却很少深味在雕刻过程中所蕴含的意味。
其实我们本就如那一块块浑然天成的顽石,没经历过世面,躺在深山中,对外面的世界一无所知,直到有一天,我们被命运之神选中,被带到这个光怪陆离的地方。
我们每个人,不,是每块石头,都对这个新世界充满渴望。
我们希望自己成为这个世界的某一个组成部分,而不是被重新丢回大山。
命运之神眷顾我们的渴望,于是把我们带到了雕刻大师的面前。
他叫生活。
我们挨着一刀又一刀的刻画,而每一刀都在我们身上留下了深刻的不可磨灭的印记。
我们忍受着痛苦,同时强烈地质问生活:“为什么你带给我们这么多伤痛?”而生活总是默默不语,仍然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打磨着。
有的石头受不住了,于是离开了自己所渴望的世界;而其余的,在一次次的打击折磨后,仍然咬紧了牙,倔强地对着生活展示自己无穷无尽的耐力。
而生活只是微笑了一下,又继续长年累月地砍着,直到完工的那一天。
直到那一天,雕塑们发现自己突然变得光彩夺目,焕然一新,被世界所景仰。
这时他们才发现,自己身上那些成百上千甚至上万道伤痕正是他们清晰而又极富表现力的轮廓。
于是他们懂得了生活的深意:要想出众,你只能多受几百几千几万刀的折磨。
只有这样才能雕琢出你的光彩!回首历史的长河,那一个个光彩夺目的雕像都是这样打磨出来的:生活用失意打磨李白,用苦难打磨杜甫,用颠沛流离、用蛮荒的寒风打磨苏轼,把他们打磨成“诗仙”、“诗圣”、“诗神”。
越是生活的宠儿,它刀刻的次数就越多,它夺去史铁生的双腿,夺去贝多芬的双耳,夺取海伦•凯勒的双眼……对于霍金,这位近代科学界的奇人,生活更是苛刻,只留给他一颗智慧的大脑和两根能够活动的手指,让它去指引科学的方向。
他们,是生活打磨的雕像,将永远在人类的历史长河中熠熠闪光!所以古人说:“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我们是石头,生活便是大师,我们不能责怪大师的残酷。
只有你经受过非同一般的打击折磨,你才会有鲜明的个性与卓越的精神。
而那些经受不住生活敲打的人们,只能一辈子瞻仰别人的光芒。
优秀理由:切题,内容充实,语言流畅,结构严谨,是本篇作文在众多同类主题的文章中脱颖而出的原因。
文章紧扣材料,提炼出“我们是石头,生活是大师”的主题,并直接用这个比喻命题,新颖别致。
全文紧扣这个比喻,主体用寓言的形式生动形象地展示了石头变为雕像的雕刻过程,想象丰富。
更可贵的是,作者并没有停留在这个寓言上,而是由点及面,从古到今,从中到外,用简洁的语言列举了七位古今中外的成功的例子,极有说服力地证明观点,点面结合,令人信服。
结构上作者以这个精妙的比喻贯穿全文,前后呼应,圆转自然,可以说,在极大程度上这个比喻成就了本文。
另外语言生动形象,整散结合,自然流畅,也是本文的突出特点。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梅花鹿和上帝梅花鹿自出娘胎便是个哑巴,心里有话不能说,她感到很痛苦!有一天,上帝对梅花鹿说:“我可以解除你的痛苦,使你能够说话,不但能讲兽语鸟语,甚至还能说人话!”“不过,”上帝接着说,“你得先答应我一个条件。
当你获得说话能力后,不能随便开口,只能说我想要你说的话,不管你心里愿不愿意。
如果你答应,就请点点头吧!同时你也就获得说话的能力了。
”梅花鹿摇了摇头,转过身,头也不回地走了。
因为她深深明白:世界上最痛苦的事不是心里有话嘴巴不能说,而是嘴里说出心里不愿说出的话。
要求:立意自定,角度自选,文体不限,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
写作指导:一、整体性立意。
就是根据材料的总体意思,来确定写作的中心。
材料的总体意思,需要通过分析、归纳、概括、整合,才能够使其明朗化、清晰化,考生要居高临下地把握材料实质,抓住材料的关键句、关键词、关键内容,并通过这些关键的东西,来进行总结,得出材料的主要意思。
例如上面这则材料,涉及上帝和梅花鹿两个人物,上帝提出的条件,梅花鹿没有同意,因为她不愿意说出违心的话,梅花鹿坚持了自己的品格,上帝只好沉默无语。
根据这一整体意思,可以立意:①人格不可丢,②说话要出于真心,③不能说违心的话,④上帝也枉然。
二、分解性立意。
就是根据材料某个方面的内容来确定写作意旨。
材料的整体意思,总是体现在若干个分支观点、若干种具体事物、若干类实在人物上。
这“若干”的内容,可选择某一个来立意,其他方面或作为次者适当介入,或干脆只字不提,这样不仅可以扣住材料,而且可以择其一点而深进,将作文写深写透。
这种方法,挂一漏万,切入点小,容易突破,很受考生的欢迎。
例如,上面那则材料,就人物角度来看,可以从梅花鹿方面来立意,表现人格的重要,意志的坚定;也可以从上帝的角度来思考,表现条件的苛刻,要求的无理。
就材料关键地方来立意可以有:①有条件的好心,②坚定地摇摇头,③痛苦与最痛苦,④痛苦的抉择,⑤放弃的力量等。
三、正向性立意。
材料内容是正面的,可以从正面立意;材料内容是反面的,也可以从中获得正面的信息,从正面入手。
正面立意就是表示肯定、提倡、赞成甚至歌颂的意思,针对材料中某个含有积极因子的人事、观点和内容,来确定自己立意的角度,如果是正面为主的材料,则正好与观点一致。
例如,上面那则材料,上帝是反面人物,可以少涉及,也可以不涉及;梅花鹿是正面形象,立意时就要完全站在她的这边,称赞梅花鹿意志的坚定、精神的执著和品质的高尚,宁可不能说话,也不说违心的话,立意可以是:①坚定地放弃,②聪明地选择,③坚守的力量,④智者的颂歌等。
四、逆向性立意。
这主要是针对观点正面的材料内容来立意的,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逆向思维、反弹琵琶,开辟新的议论领域,引领读者进入未知空间。
这样的命题,要求对材料的积极方面进行冷静思考,独辟蹊径,出奇制胜。
这样的立意,最好写成议论文,与材料的正面内容相悖,与传统观点相反,具有独树一帜的奇特功能。
例如,上面那则材料,就梅花鹿角度而言,可以逆向立意为:①梅花鹿应该“点头”,②明白也是糊涂,③还是先开口说话为好等。
五、同异性立意。
这种方法,主要是针对多则材料来说的,或多个事件,或多种现象,或多个人物,或多种观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