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1 编制目的为了加强安全生产工作,提高项目部在施工生产过程中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尽快控制事态,尽量减少损失,预防和减少潜在的施工安全事故或紧急状态下对施工安全造成影响,主动评价潜在的事故或紧急情况,识别应急响应需求(包括应急设备需求),特制定应急准备和响应的计划,以便预防和减少可能随之引发的疾病和伤害。
2 编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的决定》和《重庆市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等法律法规及有关规定。
3 适用范围适用于项目部内的可能出现的事故或紧急情况的预防和处理。
4 应急准备成立应急指挥小组项目部设立应急准备指挥小组;应急准备指挥小组组长:刘中维电话:应急准备指挥小组副组长:张克军电话:组员:王永军、刘志阳、靳龙本小组指挥中心设在项目部办公室职能和职责4.2.1项目经理对该预案的计划、编制和在本单位的批准实施负全面领导责任。
4.2.2项目副经理负责组织、督促组员对本计划进行实施、检查、指导等具体工作。
4.2.3组员参与、配合、执行和协助指挥小组组长的相关工作。
应急对象的物资和场所4.3.1作业点或场所:现场电气焊作业点、基础开挖作业点、脚手架作业点、装饰作业点、防水作业点、加工现场、配电室、试验室、仓库等。
4.3.2可(易)燃物:建筑垃圾、保温材料等。
4.3.3易燃易爆(气体):汽油、柴油、油漆、稀料、氧气、乙炔气、天然气、液化气等。
应配备的应急工具防火、防爆、防泄露工具:灭火器、消防水龙带、十字镐、消防钩、水桶、铁锹、沙袋、阻燃棉被、管钳、抽水泵、电话、防毒面罩等。
急救工具用具:医药箱(内备:止血绷带、急救药品等)成立义务消防组项目部消防小组:组长:刘中维电话:副组长:张克军电话:成员:王永军、靳龙抢救队:田永军、程龙、张立忠救护队:刘志阳、陈林、王利斌保卫队:王国成、王圣明、刘成亮通讯队:杨杰、黄剑飞、徐文建应急准备相关培训对应急现场人员进行岗位教育和消防知识的教育;对扑救火灾、救护人员的知识技能教育;对抢救摔伤人员知识技能教育;对紧急切断电源、抢救触电人员知识技能教育;对控制机械事故损坏或伤害,排除机械设备危害、防止机械事故继续扩大教育;对抢救食物中毒人员教育;对抢救被化学品伤害人员的教育等。
做好培训计划和培训工作记录。
方案和交底制定切实可行的安全施工方案及安全技术交底,备足备好应急工具和应急用品,作好预防准备。
相关部门的联系电话项目部指挥小组办公室:消防:119;匪警:110;交通:122;救护:120;5 应急准备与响应措施塌方的预防措施塌方伤害是由塌方而造成的人员被土石方、瓦砾等压埋,发生掩埋窒息,土方石块压埋肢体或身体导致的人体损伤。
必须为基坑开挖创造一个安全的、良好的作业环境,保证基坑工程开挖时最大限度地减少对周围建(构)筑物、道路及管线的影响,确保其安全。
同时还应控制支护结构的变形区域位移对本工程的影响。
按规定进行放坡并及时处理好放坡后的安全警卫、警示工作,(夜间护栏上挂警示灯)基坑周围邻近严禁堆码弃土、材料、机械设备等重物,减轻对坡面的负荷。
加强基坑支护和支持加桩板等,对边坡薄弱环节进行加固处理,削去部分坡体,减缓边坡坡度。
加强基坑排水、降水措施。
急救要点:1)迅速挖掘抢救出压埋者。
尽早将伤员的头部露出来,及时清除其口腔、鼻腔内的泥土、砂石,保持呼吸道的通畅。
2)救出伤员后,先迅速检查心跳和呼吸。
如果心跳呼吸已停止,立即先连续进行2次人工呼吸。
3)在搬运伤员中,防止肢体活动,不论有无骨折,都要用夹板固定,并将肢体暴露在空气中。
4)发生塌方意外事故后,必须先打120急救电话报警再通知项目部值班人员。
5)切忌对压埋受伤部位进行热敷或按摩。
6)肢体出血禁止使用止血带止血,因为可加重挤压综合症。
7)脊椎骨折或损伤固定和搬运原则,应使脊椎保持平行,不要弯曲扭动,以防止损伤脊椎神经。
高处坠落的预防措施重点作好施工现场的“外防护、内封闭”各项防护设施的设置,加强“四口”、“五临边”的防护,并正确使用“三宝”(安全绳、安全带、安全帽)。
急救要点:1)高处坠落的伤员,应初步检查伤情,不乱搬动摇晃,应立即呼叫120急救医生前来救治。
2)现场可采取初步救护措施:止血、包扎、固定。
3)怀疑脊柱骨折,按脊柱骨折的搬运原则急救。
切忌一人抱胸,一人扶腿搬运。
伤员上下担架应由3~4人分别抱住头、胸、臀腿、保持动作一致平稳,避免脊柱弯曲扭动,加重伤情导致死亡。
4)高处坠落可能造成的伤害有:颅脑损伤、胸部创伤(如肋骨骨折)、胸腔脏器损伤、腹部创伤等。
5)高处坠落的伤员,在已确诊有颅骨骨折时,即使是神志清楚,但若伴有头痛、头晕、恶心、呕吐等症状,仍应劝其留院观察。
6)注意保护摔伤及骨折部位,避免因不正确的抬运使骨折错位造成二次伤害,并及时向工地负责人报告,拨打急救电话“120”或送医院救治,送医院途中不要乱转病人的头部,应该将病人的头部略抬高一些,昏迷病人取昏迷体位,防止呕吐物吸入肺内。
7)护送伤员的人员,应向医生详细介绍伤员受伤时间、地点、受伤时坠落高度,伤员最先着落地部位或间接击伤的部位,坠落过程中是否有其他阻挡或转折。
触电事故的预防措施必须执行三级配电两级保护,各种机械设备必须作到“一机、一闸、一箱、一漏”,作好用电防护。
严禁乱拉乱搭电线及各种照明灯具,带电作业的机械设备进行专人负责制,电工经常检查施工用电设施,及时处理事故隐患。
急救要点:1)有人触电时,要迅速断开电源(拉闸、拔插头),使触电者尽快脱离电源。
确认自己无触电危险再进行救护。
2)如触电者距开关太远,抢救者可站在绝缘物体上(如:胶垫、木板、)使用绝缘物品(如:竹杆、木棍、扁担、塑料棒等)挑开电源,切忌直接用手或金属材料及潮湿物件直接去拉电源或触电者,3)触电人脱离电源后,应立即将其抬到通风较好的地方,解开病人的衣扣、裤带。
轻型触电者在脱离电源后,应就地休息1~2小时再活动。
如果触电人神志清醒,但有些心慌、四肢麻木、全身无力,或者触电人在触电过程中曾一度昏迷,但已清醒过来,应使触电人安静休息,不要走动,严密观察,必要时送医院诊治。
4)如果触电人已失去知觉、呼吸停止,心脏也无跳动,必须争分夺秒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
对触电者必须坚持长时间的人工呼吸和心脏按压。
另外立即呼叫120急救医生到现场或在不间断的抢救情况下护送医院进一步急救。
机械伤害的预防措施1)各种机械设备必须按规定配置齐全有效的各种安全保护装置,按要求办理进场验收证(必要时办理准用证)。
2)发生断手(足)、断指(趾)的严重情况时,现场要对伤口包扎止血、止痛、进行半握拳状的功能固定。
将断手(足)、断指(趾)用消毒和清洁的敷料包好,切忌将断指(趾)浸入酒精等消毒液中,以防细胞变质。
然后将包好的断手(足)、断指(趾)放在无泄露的塑料袋内,扎紧袋口,在袋周围放些冰块,或用冰棍代替(切忌将断手(足)、断指(趾)直接放入冰水中浸泡),迅速随伤者一起送医院抢救。
3)发生头皮撕裂伤时,必须及时对受伤者进行抢救,采取止痛及其他对症措施;用生理盐水冲洗有伤部位涂红汞后用消毒大纱布块、消毒棉花紧紧包扎,压迫止血;同时打120或者送医院进行治疗。
由化学品造成身体伤害的预防措施必须严格控制各种化学危险品的保管和使用。
如:酸碱(硫酸、盐酸、硝酸、氢氧化钠、氢氧化钾、生石灰、氨水等)5.5.1强酸烧伤急救要点:1)烧伤后立即用大量温水或大量清水反复冲洗皮肤上的强酸,冲洗的越早越干净越彻底越好,一点儿残留也会使烧伤越来越重。
2)切忌不经冲洗急急忙忙地把病人送往医院。
3)用水冲洗干净后,用清洁纱布轻轻覆盖创面,送往医院进行处理。
5.5.2强碱烧伤急救要点:1)立即用大量清水反复冲洗,至少20min。
碱性化学烧伤也可用食醋来清洗,以中和皮肤上的碱液。
2)用水冲洗干净后,用清洁纱布轻轻覆盖创面,送往医院进行处理。
5.5.3生石灰烧伤急救要点:1)应先用手绢、毛巾揩净皮肤上的生石灰颗粒,再用大量清水冲洗。
2)切记先用水洗,因为生石灰遇水会发生化学反应,产生大量热量灼伤皮肤。
3)冲洗彻底后快速送往医院救治。
5.5.4皮肤烧伤的应急措施火灾的预防措施施工现场应根据施工作业条件制定消防措施,成立消防组织,并记录落实效果,并按照不同作业条件,合理配备灭火器材,现场动火执行动火审批制度,设专人监护。
现场设立防火重点部位,本工程配电室、配电箱、钢筋棚、木工棚、模板及木枋堆场、仓库、值班室和办公室为防火重点部位。
对易燃易爆等危险物品分库存放,设专职保管员;储存易燃易爆物的仓库必须严禁烟火;存放应分类、分堆,并标明名称。
受太阳照射易燃易爆的物品,不能露天存放;库存内外设置防火标志,仓库外要留出不小于3.5米宽的消防通道,并结合储存物品性质,设置相应消防器材。
火灾按照可燃物类别,一般分为五类:A.可燃气体火灾B.可燃液体火灾C.固体可燃物火灾D.电器火灾E.金属火灾。
各种不同火灾的灭火方法不同,可参照选用以下方法:①冷却灭火法。
是根据可燃物质必须达到一定温度才能燃烧的条件,将水、二氧化碳灭火剂直接喷洒在燃烧着的物体上,使可燃物温度降低到燃点以下,从而使燃烧停止。
固体可燃物和金属火灾可用此方法。
②隔离灭火法。
是根据发生燃烧必须具备可燃物这个条件,将火灾区正在着火燃烧的物质与附近尚未燃烧的物质隔离,使火势无法蔓延。
可燃气体和可燃液体火灾可用此法。
③窒息灭火法。
是根据可燃物质发生燃烧时需要足够的氧气这个条件,采取措施阻止空气进入燃烧区,使火场得不到氧气而自行熄灭。
可燃气体和可燃液体火灾可用此法。
④抑制灭火法。
就是干粉、1211、1301等灭火机喷出的灭火剂直接参与燃烧的连锁反应,燃烧过程中产生的游离基消失,形成稳定不燃烧的物质,使燃烧反应停止,火灾自行熄灭。
固体可燃物、电器和金属火灾可用此法。
应分清哪些火灾不能用水扑救:三酸(硫酸、硝酸、盐酸)引起的火灾;轻于水和不溶解于水的易燃液体;熔化的铁水、钢水;高压电器装置的火灾,在没有良好接地设备或没有切断电源的情况下引起的火灾。
急救要点:1)施工现场发生火警、火灾事故时,应立即了解起火部位,燃烧的物质等基本情况,拨打“119”向消防部门报警,同时组织撤离和扑救。
2)在消防部门到达前,对易燃易爆的物质采取正确的隔离,如切断电源,撤离火场内的人员和周围易燃易爆物及一切贵重物品,根据火场情况,机动灵活地选择灭火器具,控制火势蔓延:建筑物起火,一端向另一端蔓延,应从中间控制;中间着火,两侧控制;楼层着火,上下控制,以上层为主。
3)在扑救现场,应行动统一,如火势扩大,一般扑救不可能时,应及时组织扑救人员撤退,避免不必要的伤亡。
4)扑灭火情可单独采用、也可同时采用几种灭火方法(冷却法、窒息法、隔离法、化学中断法)进行扑救,灭火的基本原理是破坏燃烧的三条件(即可燃物、助燃物、火源)中的任一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