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污废水处理工培训大纲

污废水处理工培训大纲

污废水处理工培训大纲 Hessen was revised in January 2021环境污染治理设施运营培训国家统一培训大纲污废水处理工培训大纲(修订)环境保护部科技标准司环境保护部宣传教育中心二00八年五月目录前言................................................................................................ (3)第一章污废水处理与维护管理概述...................................................... (5)第三章物理化学法 (6)第四章活性污泥法 (9)第五章生物膜法 (11)第六章厌氧生物处理 (12)第七章污泥的处理与处置 (13)第八章水处理机械设备 (15)第十章污废水监测......................................................................... . (17)前言本大纲是在原国家环保总局科技标准司组织编写的《污废水处理工培训大纲》(试行)的基础上,总结2006,2007两年全国各省市污废水处理工培训工作经验,根据全国各地培训机构的要求而对原120学时的教学大纲进行了修改,制定了新的教学计划。

一、教学性质为提高全国污废水处理设施的运行率,稳定污废水处理设施出水合格率,对将承担污废水吹的操作人员,管理人员进行岗前技能培训,达到上岗的要求;水在岗操作和管理人员进行继续教育以提高其操作和管理能力。

二、教学任务教学点主要任务是,使学员学习和掌握污水分类、性质与水质指标、排水系统体制与组成、污废水处理物理化学法、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厌氧生物处理法及污泥处理与处置等污废水处理基本理论知识和工艺技术要点及相关理论、技术知识。

通过理论教学、实验教学、实践教学以及现场观摩(实习)教学,培养学员操作、管理污废水处理设施的技能,为从事污废水处理设施运行管理学习必要的基本理论知识,强化操作技能。

三、培训教材原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为开展污染治理设施运行管理培训工作,组织编写了《污废水处理设施运行管理》(试用),作为全国推行污废水处理设施运行管理培训的统一教材。

四、培养目标本教学大纲适用于培养熟练的初、中级污废水处理工。

通过学习达到对污废水处理的基本理论知识有所了解,对污废水处理厂(站)的管理有所了解;熟悉城市污水处理和工业废水处理的基本单元;掌握污废水处理过程中主要设备的操作与管理、维护与保养。

从而达到提高污废水处理设施运行率,提高和稳定排水(回用水)质量。

五、教学大纲的内容范围——大纲以统一教材《污废水处理设施运行管理》(试用)的内容范围编制。

——大纲按《污废水处理工培训要求》规定的初、中级工水平编制。

——大纲按教材逐章分别给出教学的基本内容和要求。

——为适应《污废水处理工培训要求》中提出的提高技术工人综合额技能的要求,在大纲中还编入了水处理机械设备、污废水监测等内容。

——大纲本着以污废水处理技术和设备为主,辅以其它相关知识和技能,在学时分配上作了适当安排。

——全部教学按统一教材《污废水处理设施运行管理》(试用)中的章节,其中第三、四、五、六、七、八章为重点;第一、十章为熟悉内容;由于教学学时和培养目标的要求,第二、九、十一章不作为教学内容要求,学员可自学提高。

其它部分小节不作为要求的内容在大纲中D符号标出。

六、教学大纲的使用——大纲主要供全国各地培训机构教学人员进行教学时参考。

也可作为学员参加培训学习和考试时的参考。

——教学学时分配,本着以污废水处理操作技能为主,对相关知识有所了解,对各章教学计划提供了建议,教学学时分配表。

——大纲中在不同的小节(知识点)标注出了教学的不同程度要求,A为要求掌握,为教学的重点;B为要求熟悉,应知应会;C为了解内容,基本掌握和记忆,属于知识扩展部分;D为不做教学要求的内容,因其理解性太强,难度太大,或非必要内容,可作为学员自学提高(用斜体字以区别要求内容)。

——教学计划与学时是安排,在保证教学质量和教学目标的实现的前提下,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教学条件和需要进行调整,但不能低于80学时。

每天不能超过10学时。

七、《污废水处理设施运营管理》教学学时分配注:现场教学内容可包括在现场的课堂教学,45分钟为1学时。

第一章污废水处理与维护管理概述一、重点与难点重点:排水系统的体制、排水系统的基本组成、污染物的种类与排放标准、废污水处理厂的维护管理概述难点:污废水处理厂的维护管理概述二、教学内容与要求1、污水的分类(C)了解生活污水、工业废水、降水2、排水系统的体制(A)掌握分流制排水系统、合流制排水系统、混合制排水系统3、排水系统的基本组成(A)(1)城镇排水系统的基本组成熟悉室内排水系统及设备、室外污水管渠系统、污水泵站及压力管道、污水处理厂排出口(包括事故排出口)。

(2)工业废水排水系统的基本组成掌握车间内部管道系统及设备、厂区管道系统、厂区泵站及压力管道、废水处理站、排出口(3)、雨水排水系统的基本组成掌握房屋雨水管道系统、街区雨水管渠系统、街道雨水管渠系统、排水沟、雨水泵站、雨水排出口(4)、熟悉合流制排水系统4、污废水的性质及水质指标(B)了解物理性质及指标、化学性质及指标、生物学性质及指标5、水环境法规与标准(A)了解水环境保护立法、水污染防治立法,熟悉水污染物分类,污水排放标准、其它水环境标准6、减少污染水排水量和降低污染物浓度的途径(B)熟悉减少废水量的途径、降低废水浓度、采用清洁工艺7、污废水处理基本方法与工艺流程(C)了解基本方法概述、污废水处理工艺流程及其确定、污泥处理与设置8、污废水的再生利用(B)(1)、熟悉城镇污水的再生利用(2)、熟悉工业废水的再生利用9、污废水处理厂(站)维护管理任务和要求(A)掌握维护管理的主要任务、对维护管理人员的基本要求、维护管理的一般要求10、污废水处理设运行管理概述(B)(1)、熟悉物理化学处理设施运行管理(2)、熟悉生物处理设施运行管理三、学时与教学环节安排课堂教学4学时。

交待全部教学计划、内容和方法。

对全部教学内容进行概述,对其中的重点和难点重点讲述。

让学生心中有数。

知道要达到的目标和掌握什么知识,提高什么技能。

参观(认识)教学4学时。

城镇污水处理厂和工业废水处理站,城市或工厂污水管网、泵站和设施认知学习。

合计8学时。

第三章物理化学法一、重点与难点本章为全部教学的一个重点章。

其各处理单元为工业废水处理的主要单元,是工业废水处理操作的重点。

重点:物理处理、化学处理都是学习的重点。

难点:化学沉淀、电解、混凝、膜分离技术。

二、基本内容与要求1、格栅与筛网(A)掌握格栅功能、分类、维护管理掌握筛网的功能、常见类型及特点、维护管理2、均质调节(A)掌握功能、常见类型及特点、运行控制条件、调节池运行管理3、沉淀于隔油(A)(1)、掌握沉淀的功能、理想沉淀池的原理(2)、掌握沉砂池的功能、沉砂池的常见类型及特点、沉砂池的运行管理(3)、掌握沉淀池的组成、常见类型、特点、选择原则及工艺控制(4)、掌握隔油的功能与原理、隔油池的常见类型、隔油池的运行管理4、过滤(A)(1)、掌握过滤的功能与原理(2)、掌握过滤池常见类型及特点、掌握过滤池的主要组成部分、掌握过滤池的工艺控制与日常维护5、中和与PH调节(A)(1)、中和法简介掌握酸碱废水的来源与危害、PH调节的需要、中和法的基本原理(2)、掌握常用的中和剂(3)、掌握中和处理方法(4)、常用中和设备及运行管理掌握酸碱废水互相中和的设施、投药中和设备、过滤中和池6、化学沉淀法(B)(1)、了解化学沉淀的功能与原理(2)、熟悉化学沉淀法的类型(3)、熟悉化学沉淀法的运行管理7、氧化还原法(C)(1)、了解功能与原理(2)、了解氧化法处理工业废水(3)、了解还原法处理工业废水(4)、熟悉氧化还原设备运行与原理8、电解(C)(1)、了解功能与原理(2)、了解常见的电解法(3)、了解电解槽的结构形式和极板电路(4)、熟悉电解运行管理9、混凝法(A)(1)、掌握功能和原理(2)、掌握常用混凝药剂和助凝剂(3)、混凝工艺的步骤掌握混凝剂的配制与投加、混合、反应、矾花分离(4)、混凝的运行控制条件掌握PH值、水温、混凝剂的选择和投加量、水力条件(5)、混凝的设备掌握混凝剂的配制与投加设备、混合设备、反应设备、矾花分离设备(6)、掌握日常运行中注意的问题10、气浮法(A)(1)、掌握气浮法功能和原理(2)、掌握压力溶气气浮法工作原理、特点、关键设备、基本流程、供气方式、调试和运行注意事项(3)、掌握散气气浮法的原理、类型及特点(4)、熟悉电解气浮法的原理、类型及特点(5)、熟悉气浮法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11、吸附法(A)(1)、吸附法的原理掌握吸附的概念、吸附平衡和吸附量、吸附的影响因素(2)、常用吸附剂——活性炭掌握活性炭的加工方法、性质、活性炭孔隙的分类及功能掌握粉末状活性炭和颗粒状活性炭的优缺点(3)、掌握吸附操作方式和设备(4)、掌握吸附装置的运行操作及维护(5)、熟悉吸附法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12、离子交换法(A)(1)、了解原理和功能(2)、掌握离子交换剂(3)、掌握离子交换工艺过程(4)、掌握离子交换操作方式和常用设备(5)、掌握运行操作中应该注意的问题(6)、熟悉离子交换法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13、膜分离技术(C)(1)、了解概述中内容(2)、了解扩散渗析、电渗析(3)、了解反渗透(4)、熟悉超滤(5)、了解微滤14、消毒(A)(1)、概述熟悉污水消毒的必要性、污水中的主要病原体(病原性细菌、肠道病毒和蠕虫卵)(2)、氯消毒的原理及特点了解液氯消毒、二氧化氯消毒和次氯酸钠消毒(3)、熟悉影响消毒效果的因素(4)、熟悉加氯消毒设备及运行管理三、学时和教学环节的安排课堂教学10学时,讲授各单元工艺的特点、结构,使用范围,操作规程与主要参数。

实践教学4学时,选择典型单元进行操作练习。

实验教学4学时,对其中的1-2个单元进行验证性实验,以快速取得经验。

合计18学时。

第四章活性污泥法一、重点与难点本章是全部教学的另一个重点,是水处理技术的核心部分,特别是好氧活性污泥工艺的相关知识与操作。

重点:基本工艺流程、活性污泥法的机理与各控制参数、曝气的运行管理与维护。

难点:曝气的运行管理和维护、各类可控制参数的测量。

二、基本内容与要求1、活性污泥法概述(A)(1)、掌握活性污泥法基本工艺流程(2)、掌握活性污泥法主要生物种类(3)、掌握活性污泥法对进水的要求2、初次沉淀池(A)掌握池型、个数、构造、刮泥机、排泥设备,维护和管理的一般要求3、曝气池该部分内容是教学的重点,授课时应以经验讲授为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