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常见虫害防治技术规范
一、蚜虫
(一)简介
蚜虫俗称腻虫或蜜虫等,主要分布在北半球温带地区和亚热带地区,热带地区分布很少。
世界已知约4700余种,中国分布约1100种。
蚜虫的繁殖力很强,一年能繁殖10~30个世代,所以蚜虫需要每年进行多次防治,基本一年四季都需进行蚜虫防治工作。
蚜虫有蜡腺,会分泌蜜露,所以有蚜虫危害的叶片一般都呈油光状,同时乔灌木上的蚜虫分泌物会滴落到地面上。
这些特征可以用来发现是否有蚜虫危害。
蚜虫蚜虫
(二)危害
直接危害主要以成、若虫吸食叶片、茎秆、嫩头和嫩穗汁液,造成植物叶片失绿、皱缩等影响植物生长和美观。
在北方地区主要危害园林植物种类有:桃树、栾树、紫薇、枫杨、雪松、月季、红叶石楠、海桐等。
蚜虫危害症状蚜虫危害症状
(三)防治方法
1.化学防治
(1)冬季喷洒石硫合剂。
秋末冬前,树干进行涂白,封闭集结在树皮缝等处的蚜群及其所产的越冬卵。
(2)蚜虫一般从初春植物发芽时就开始危害,在往年蚜虫多发区植物发芽时提前打药预防并重点观察,及时发现及时防治。
(3)用药主要为氧化乐果+敌敌畏、吡虫啉、啶虫脒,几种药相互交替使用。
2.生物防治
保护蚜虫天敌,如瓢虫、食蚜蝇、寄生蜂、食蚜瘿蚊、蚜狮、蟹蛛和草蛉等。
草蛉瓢虫
(四)注意事项
氧化乐果不能喷施在蔷薇科植物上,如碧桃、海棠、樱花等。
啶虫脒在温度20℃以上时药效较好,尽量在高温时使用,温度低时不使用。
二、介壳虫
(一)简介
蚧壳虫是园林植物和花卉上最常见、危害最严重的顽固害虫之一,常群集于密闭植物的枝、叶、果上,吸取植物汁液为生,严重时会造成枝条凋萎或全株死亡。
介壳虫的分泌物还能诱发煤污病,不仅影响植物的光合作用,还会对景观造成破坏。
是园林绿化单位最为头疼的园林害虫。
园林植物上常见的有樟白轮盾蚧、朝鲜球坚蚧、桑白蚧、康氏粉蚧、松突圆蚧、湿地松粉蚧、埃及吹绵蚧、月季白轮盾蚧、龟蜡蚧、褐软蚧、黑点盾蚧、糠片盾蚧、枸骨红蜡蚧、
女贞白蜡蚧、草履蚧、日本龟蜡蚧、苏铁圆盾蚧、卫矛矢尖蚧、紫薇绒蚧等。
(二)防治方法
1.冬季喷洒石硫合剂。
秋末冬前,树干进行涂白,封闭集结在树干、树皮缝处的虫卵。
2.加强植物检疫,冬季在树干周围翻土晾晒,杀死越冬虫卵,树干可见的可手工刮除部分。
3.针对上树危害的特点(草履蚧),可用透明、光滑的胶带纸缠绕树干一周,阻止上树。
对于已经上树到高大乔木上的草履蚧,打药机打药高度达不到的情况下,可在树干通过电钻打孔,在孔里注射蚧必治加高效氯氰菊酯原液,然后封口,让药液通过树干的导管传递到树木上部对虫体进行消杀。
4.通过园林技术措施来改变和创造不利于蚧虫发生的环境条件。
冬季或早春,结合修剪,剪去部分有
虫枝,集中烧毁,以减少越冬虫口基数;蚧壳虫少量发生时,可用软刷、毛笔轻轻清除,或用布团蘸煤油抹杀。
5.当蚧壳虫发生量大,危害严重时,药剂防治仍是主要的防治手段。
3月份为主要危害时节,用40%氧化乐果乳油、40%速扑杀乳油与80%敌敌畏乳油按1:1比例混合成的杀虫剂1000-1500倍液,或用专们杀介壳虫的药剂如杀扑磷,连续喷药3次(因介壳虫比较顽固,喷一次药很难完全杀死),交替使用。
(三)注意事项
因介壳虫多附着在枝干上,打药时不能只打到叶片上,要把打药机枪头伸到枝叶内部打药,通过枪头高压将虫体冲开,使药液进入虫体内部。
三、红蜘蛛
(一)简介
一年发生10多代。
多在枝、干上过冬。
次年4月中旬开始危害,5月下旬至6月上旬螨量明显增多,5—7月危害最为严重。
受其害的有月季、红花草、海棠、桂花、杏树、山楂、紫叶李等。
这种虫子个体很小,不到1 毫米,圆形或卵圆形,桔黄色或红褐色。
这种虫子为害方式是以口器刺入叶片内吮吸汁液,使叶绿素受到破坏,叶片呈现灰黄点或斑块,叶片桔黄、脱落,甚至落光。
此虫喜欢高温干燥环境,因此,在高温干旱的气候条
件下,繁殖迅速,为害严重,在下雨后数量明显减少。
虫子多群集于花卉叶片背面吐丝结网为害。
红蜘蛛的传播蔓延除靠自身爬行外,风、雨水及操作携带是重要途径。
红蜘蛛危害症状红蜘蛛危害症状
发现方法:叶片呈现灰黄点或斑块,叶背面有吐丝结网现象及灰白色排泄物,仔细观察可以发现有红色的小点。
(二)防治方法
1.冬季喷洒石硫合剂,秋末冬前,树干进行涂白,杀死越冬卵。
2.防治时用药为阿维菌素、哒螨灵。
(三)注意事项
打药时主要打叶片背面,因为红蜘蛛一般集结在叶片背面进行危害。
北方常见的咀嚼式害虫有黄杨绢野螟、刺蛾类、国槐尺蠖等。
四、咀嚼式害虫
(一)黄杨绢野螟
黄杨绢野螟,分布广泛。
其主要危害黄杨科植物,如瓜子黄杨、雀舌黄杨、大叶黄杨以及冬青、卫矛等植物,其中又以瓜子黄杨和雀舌黄杨受害最重。
以幼虫食害嫩芽和叶片,常吐丝缀合叶片,于其内取食,受害叶片枯焦,暴发时可将叶片吃光,造成黄杨成株枯死,影响市容,污染环境。
每年三四月份开始危害。
发现方法:植物叶片出现缺刻,叶子被虫丝缠绕包裹。
黄杨绢野螟危害症状
(二)刺蛾类
主要有黄刺蛾、中国绿刺蛾、褐刺蛾等。
一般一年两代,危害时期在6月到8月。
主要危害树种有海棠、樱花、悬铃木、紫薇、桂花、月季等。
其小幼虫常群集啃食树叶下表皮及叶肉,仅存上表皮,形成圆形透明斑;3龄后,分散为害,取食全叶,仅留叶脉与叶柄。
发现方法:叶片有缺刻,仅存叶片上表皮,形成透明斑。
刺蛾危害症状刺蛾危害症状(三)国槐尺蠖
鳞翅目,尺蛾科的一个物种。
分布在华北、华中、西北等。
主要为害国槐、龙爪槐等。
四月份开始危害,以幼虫食叶成缺刻,严重时把叶片吃光,并吐丝下垂。
爆发时可一夜之间把叶片吃光。
发现方法:叶片出现缺刻,树下有黑色点状虫屎,有吐丝下垂现场。
(四)防治方法
用药主要为高效氯氰菊酯、辛硫磷、毒死蜱等,几种药相互交替使用。
五、蛀干害虫
(一)简介
常见的蛀干害虫主要有天牛、吉丁虫、象甲等。
主要以幼虫在树皮下、韧皮部、木质部蛀食为害,形成蛀道,影响寄主植物养分和水分的疏导。
轻者引起树势衰弱,易遭风折或被其他害虫和病菌侵入,重者导致植物全株枯死。
主要危害树种有杨树、柳树、白蜡、重阳木、桃树、悬铃木、槭树科植物等。
蛀干害虫危害症状蛀干害虫危害症状发现方法:树干表皮出现孔洞,洞口有木屑及排泄物。
(二)防治方法
1.幼虫防治
(1)注射熏蒸法:先用棉花或泥土堵住其它虫孔,防治幼虫出逃,然后把辛硫磷、毒死蜱原液用注射器打入虫孔,打完后立即用泥土封死虫孔。
此种方法比较麻烦费工。
(2)喷施法:使用树皮穿透剂加辛硫磷和毒死蜱直接在有危害的树干上喷雾。
此种方法成本较高。
2.成虫防治
使用“绿色威雷”喷洒树身。
它能在树身形成胶囊,天牛踩触时立即破裂,将天牛的脚粘住,然后药剂逐渐的进入害虫的体内,使害虫死亡。
3.生物防治
在树干上释放管氏肿腿蜂,肿腿蜂会产卵寄生在天牛幼虫体内,取食天牛幼虫体内营养,从而杀灭天牛幼虫。
六、地下害虫
(一)种类
园林植物地下害虫主要有蛴螬、蝼蛄、金针虫、地老虎、象甲、白蚁等。
(二)发生危害与特点:
1.数量大,分布广,食性杂。
2.生活在土中,发生和危害隐蔽。
3.主要以咀嚼式口器危害种子、幼苗、根部、根际处。
4.发现和防治较难,需要进行以防为主的综合防治。
(三)防治方法
1.大面积防治时撒施呋喃丹、辛硫磷颗粒等药剂后浇水,使药剂渗入土中对害虫进行防治。
2.局部小面积防治时可以将药剂稀释50-100倍后对受害植
物进行灌根,见效快。
可供使用的药剂有辛硫磷、敌敌畏、毒死蜱、高效氯氰菊酯等。
(四)注意事项
地下害虫多在傍晚来到土壤表层活动,因此用药时在傍晚使用效果最好。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