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农作物病虫害的防治
【教学目标】
1、了解常见农作物病虫害病虫害防治技术知识。
2、掌握病虫害防治技术知识。
【教学重点】
掌握常见农作物病虫害防治知识。
【教学难点】
掌握常见农作物病虫害防治知识。
【教学时数】四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玉米病虫害防治技术
一、导入新课:
大家好,我想问一问:大家在种植玉米时发生过玉米病虫害吗?你是如何解决的?
二、玉米病虫害防治技术玉米小斑病:一般7月份的降雨量大小和小斑病的发病程度呈正相关,当病株率达70%时,病叶率才开始自下而上的发展;降雨早,病株率上升早;反之就晚。
在病株率70%、病叶率20%时,若遇见中到大雨后,15天左右暴发。
当病株率100%、病叶率30%时,又遇连阴雨天气,就要进行防治。
先摘除玉米底部1-2片病叶集中销毁;喷洒50%多菌灵或70%托布津500倍液,或代森锰锌800倍液等。
玉米大斑病:选择当地主栽品种和长势好的玉米田,采取五点取样,检查每点的病株数、单株叶片数和严重度。
一般病株率达100%、病叶率30%时,有降雨过程,即可进行防治。
可喷洒12%绿乳铜等。
玉米圆斑病:选择抗病品种,采取五点取样,每点查10株,检查病株率和单株病叶数。
一般在抽果穗吐丝盛期喷药防治,用25%粉锈宁500-800倍液。
玉米黑粉病:发现病瘤要及时割除。
玉米病毒病:有玉米粗缩和矮花叶病(花叶条纹病),该病毒是由灰飞虱和蚜虫传播的,而田间的灰飞虱、蚜虫的多少与田间杂草的多少密切相关,而灰飞虱、蚜虫带毒的多少又与小麦丛矮病发生轻重有相关关系,所以可依据小麦丛矮病发生程度来判断玉米病毒病的发生程度。
在防治上主要是消灭杂草和防虫来预防玉米病毒病的严重发生。
在田间调查中,发现可疑病株,应立即拔除,并喷杀毒剂控制,如5%菌毒清等。
玉米螟:注意田间卵孵化差度和幼虫危害情况,并抓住关键时期,对第一代玉米螟进行撒颗粒剂防治。
可用Bt乳剂制成颗粒剂或用白僵菌颗粒剂等撒入玉米大喇叭口内,杀死初孵幼虫。
玉米灯蛾:危害玉米田的主要有红缘灯蛾。
在7月下旬开始调查100株上的卵数和幼虫数量,当发现500株玉米有2块卵,或被咬粒的果穗达15%以上时,立即进行防治。
灯蛾初孵幼虫有集中危害的习性,在玉米吐丝后幼虫较多,可组织人工捉虫,或喷药防治。
三、探讨说说你学习后的认识,还有什么问题,提出来共同解决。
四、本课小结。
第二课时
洋葱病虫害防治技术
一、导入新课:大家好,我想问一问:大家在种植洋葱时发生过洋葱病虫害吗?
你是如何解决的?
二、洋葱病虫害防治技术在洋葱生产过程中容易出现很多病虫害,要采取“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
在洋葱生产过程中容易出现的虫害主要有葱潜叶蝇、葱蓟马、葱蝇等。
叶片长出2~3个时出现葱潜叶蝇,应用乐果800~1000倍液及时防治。
4~5片叶时,叶腋紧凑便出现葱蝇和葱蓟马,可用灭杀毙6000倍液、乐果1000倍液、辛硫磷1000倍液防治。
进入雨季后虫害较少,开始出现病害,所以在进入雨季之前的6月中、下旬开始喷药预防。
洋葱在生产上常见的病害有紫斑病、灰霉病和软腐病。
紫斑病可用75%百菌清500~600倍液、50%扑海因1500倍液、64%杀毒矾500倍液隔7~10天喷1次,连续防治3~4次。
灰霉病可用扑海因1500倍液、50%速克灵2000倍液7~10天喷1次,连续喷3~4次防治。
软腐病可用72%农用硫酸链霉素可溶性粉剂4000倍液、新植霉素4000~5000倍液视病情隔7~10天喷1次或2次进行防治。
三、探讨说说你学习后的认识,还有什么问题,提出来共同解决。
四、本课小结。
第三课时
籽瓜病虫害防治技术
一、导入新课:大家好,我想问一问:大家在种植籽瓜时发生过籽瓜病虫害吗?你是如何解决的?
二、籽瓜病虫害防治技术籽瓜病虫害防治措施1、枯萎病
发病规律:气温达20-25℃空气相对湿度达90%以上时,灌水浸淹瓜根颈部时,会导致病害发生和蔓延,。
病菌一般在苗期浸染,先在细胞内或薄壁细胞间生长,而后进入维管束,在导管内发育,分泌果胶酶和纤维素酶,破坏细胞,阻塞导管,干扰新陈代谢,导致籽瓜萎蔫,中毒枯死。
发病条件:如果选择的地块土壤粘重、地势低洼、连作、排水不良。
前作是棉花、瓜类等易感枯萎病的作物。
管理粗放,施氮肥过多,氮、磷、钾肥配合比例不合理,这些都易导致病害发生和蔓延。
枯萎病在幼苗期、甩蔓期和结瓜期均可发病,尤以结瓜盛期发病最重,经过几天或十几天就可蔓延全田。
防治方法:实行5年以上轮作,前茬以小麦、玉米为宜,氮、磷、钾肥合理配合施用。
播前进行种子消毒,加强田间管理,小水慢灌,瓜沟内无积水。
发病初期,先拔除病株。
可用40%的拌种双粉剂400倍液灌根,每株灌500ml。
若结瓜期发病可喷10%的双效灵水剂200倍液,每7-10天喷一次,以防蔓延。
2、白粉病本地发病时间一般在7月中、下旬,发病速度快,在5-7他天内可使全田籽瓜叶片枯死。
发病规律:病菌流行的最适温度为16-24℃,当空气湿度在25%时,即可发病,随着湿度的增加,发病速度加快,病情严重,特别是雨后转晴,浇水过多,田间湿度大,或高温干旱,或高温高湿交替出现,会导致病害大流行。
另外,密度过大,瓜秧徒长,通风透光不良,发病严重。
防治方法:发病初期用20%的粉锈宁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于全田叶面喷洒5-7天喷一次,连喷2-3次。
3、瓜蚜
生活习性:为害各种瓜类、豆类、茄科、棉花、及各种作物。
以成虫及若虫在青叶或嫩茎上吸食作物液汁生活,本地瓜蚜以卵在寄主上越冬,第二年春孵化,先在越冬寄主上为害,产生有翅蚜再迁飞为害。
主要为害作物生长点及嫩叶,被害叶片卷缩,老叶被害提前枯死,秋末产生性蚜,交尾产卵越冬。
防治方法:(1)、利用瓢虫、草蛉等天敌灭蚜。
(2)、利用黄板诱蚜。
(3)、种植玉米、蚕豆等作物诱蚜带。
(4)、加强田间管理。
(5)、药剂防治,选用乐果、抗蚜威等高效低毒杀虫剂喷杀。
4、地老虎
生活习性:本地一年发生2-3代,以春季为害最重。
以老熟幼虫在土壤中越冬,尤以地边田埂为多。
越冬深度一般在地表7-10cm,早春地老虎幼虫爬到离地面3cm左右处做室化蛹,一般在4月中下旬,4月中下旬至5月上旬为羽化期,越冬代成虫4月中下旬至5月上旬产卵。
幼虫在5月上旬大量孵化、为害,1-2龄幼虫为害生长点嫩叶,3龄厚为害幼苗根颈部分。
防治方法:(1)、早春铲埂除蛹(2)、适时早播避免或减少其为害。
(3)、成虫羽化时用黑光灯、糖浆盘、杨树枝把诱蛾。
(4)、幼虫孵化时用嫩菜叶或炒香的麸皮、油渣等,每30公斤拌敌百虫1公斤,拌匀于黑天撒到苗四周诱杀。
三、探讨说说你学习后的认识,还有什么问题,提出来共同解决。
四、本课小结。
第四课时
小麦病虫害防治技术
一、导入新课:大家好,我想问一问:大家在种植小麦时发生过小麦病虫害吗?你是如何解决的?
二、小麦病虫害防治技术
小麦全蚀病:在小麦返青期至拔节前,每亩用20%粉锈宁乳油100克,或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50克,对水50~70千克,用拧掉旋水片的喷雾器顺垄喷浇小麦根部,效果十分明显,并可兼治小麦纹枯病。
小麦根腐病:在发病初期,用12.5%禾果利20~30克或20%粉锈宁40~50克,对水50~60公斤,拔去喷头对准小麦茎基部喷施,每隔15天一次,连喷两次。
也可用50%强力杀菌剂50毫升、迦姆5毫升,加水40公斤喷雾,每隔7~10天喷一次,连喷2~3次。
小麦纹枯病:在小麦拔节初期,每亩用5%井岗霉素水剂100~150毫升,对水50~70公斤,顺垄喷浇小麦茎基部。
小麦白粉病和锈病:每亩用20%粉锈宁乳剂50克,对水60~70公斤,在发病始期喷雾。
小麦蚜虫:每亩用10%吡虫啉或3%啶虫脒可湿性粉剂10克,对水50~60公斤喷杀。
小麦红蜘蛛:每亩用2%阿维菌素15毫升,对水30~40公斤喷雾,并兼治灰飞虱,预防丛矮病。
地下害虫:小麦返青后,地下害虫开始上移危害,当麦苗受害株率达3%时,每亩可用3%的辛硫磷颗粒剂2~2.5公斤拌细土50公斤,顺垄撒施,然后划锄。
也可用50%的辛硫磷乳油20~30毫升,对水300~500毫升,拌炒香的玉米糁、豆饼或麦麸1~1.5公斤,于傍晚撒入麦田诱杀。
三、探讨说说你学习后的认识,还有什么问题,提出来共同解决。
四、本课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