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药科大学中药药理试卷.doc

中国药科大学中药药理试卷.doc

《中药药理学》期末考试试题(一)2007-8-19 11:58:33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5分)1.中药药理2.中药药动学3.不良反应4.双向调节作用5.适应原样作用二、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5分)1、苦味药具有燥湿或泻下作用,与其含有以下成分有关( )A.有机酸B.挥发油C.鞣质D.糖类2、下列描述与柴胡的药理作用不符的是( )A.抗炎作用B.柴胡皂甙有保肝作用C.柴胡皂甙无溶血作用D.柴胡皂甙可抑制中枢神经系统3、对流感病毒没有抑制作用的是( )A.金银花B.黄连C.黄芩D.山豆根4、泻下药的主要药理作用不包括( )A.利尿作用B.抗炎作用C.解热作用D.抗感染作用5、无保肝作用的药物是( )A.金钱草B.茯苓C.茵陈蒿D.猪苓6、青皮在临床上不能用于治疗( )A.哮喘B.消化不良C.高血压D.胸肋胀痛7、具有强心作用的消食药是( )A.神曲B.山楂C.麦芽D.莱菔子8、下列药物中没有镇静作用的是( )A.川芎B.丹参C.延胡索D.益母草9、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 )A.益母草对子宫有兴奋作用B.益母草有镇静作用C.益母草可抗心肌缺血D.益母草可抗血栓形成10、以下有关附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A.附子对心率无影响B. 附子可加快心率C. 附子可减慢心率D. 附子对心率的影响不确定11、钩藤降压的有效成分是( )A.钩藤碱B.挥发油C.去氢钩藤碱D.异去氢钩藤碱12、以下有关羚羊角的描述正确的是( )A.可增加小鼠的自发活动B.可减少小鼠的自发活动C.不影响小鼠的自发活动D.对小鼠的自发活动呈双向调节13、人参急性中毒的特征是( )A.头痛B.体温升高C.出血D.出现玫瑰疹14、以下有关黄芪药理作用的描述错误的是( )A.有解毒的作用B.对正常心脏有促进收缩作用C.有保肝作用D.可促进机体代谢15、服用甘草流浸育,常发生血压增高、浮肿、血钾降低等,是因为甘草具有()A.收缩血管,升高血压B.拮抗醛固酮受体C.升高肾素水平D.皮质激素样作用E.直接保钠排钾三、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与麻黄平喘作用机理有关的是( )A.间接发挥拟肾上腺素作用C.阻止过敏介质释放D.缓解支气管粘膜肿胀E.兴奋α-受体2、黄连的药理作用有( )A.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B.调节平滑肌C.止血作用D.促使胆汁分泌E.降血压3、下列有关枳实的描述正确的是( )A.对胃肠平滑肌有解痉作用B.有明显的降血压作用C.对心肌有抑制作用D.毒性较大E.可治疗产后子宫脱垂4、消食药的药理作用包括( )A.增强胃运动机能B.降低血清胆固醇含量C.助消化D.升高血压E.对心脏有一定程度的抑制作用5、可降低血糖的药物有( )A.人参B.黄芪 C.党参D.淫羊藿E.当归四、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1、解表药的主要药理作用有抗菌、抗病毒,_______,_______,_______。

2、温里药回阳救逆的药理学基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甘草解毒的有效成分是______,甘草能“缓急止痛”是由于_______,_______。

4、五味与其所含化学成分的关系是:辛味药含_________最多,其次是_________和_________。

5、延胡索的主要药理作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简述题(每题6分、共30分)1、是否可以把清热解毒药与抗生素完全等同?2、柴胡“疏肝解郁”功效的药理学基础是什么?3、大黄泻下作用的机理是什么?4、活血化瘀药对血瘀证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5、人参“安神益智”的药理学依据是什么七、论述题(每题15分,共15分)试述中药四性的现代科学含义。

《中药药理学》期末考试试题(一) [参考答案]2007-8-19 11:58:01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5分)1、大黄泻下作用的有效成分之一是()A.大黄素B.大黄酸C.番泻苷D.鞣质 E.大黄酚2、不能扩张血管的中药是()A.葛根B.麻黄C.三棱D.丹参 E.去甲乌药碱3、能增强机体免疫功能的中药是()A.甘草甜素B.秦艽C.大黄素D.人参 E.麻黄4、哪项不是盐酸小檗碱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A.抗心律失常B.正性传导作用C.正性肌力作用D.降血压 E.抗心肌缺血5、下列中药哪味对肾脏毒性较大()A.马钱子B.乌头C.木通D.雷公藤 E.黄芪6、不具有利胆保肝作用的中药是()A.苍耳子B.柴胡C.茵陈D.大黄 E.栀子7、甘草、桔梗、远志祛痰的机制是因为都含有()成分,通过()而起作用的。

A.多糖,粘痰溶解B.生物碱,中枢作用C.黄酮类,促纤毛运动D.皂苷,刺激性E.挥发油,刺激性8、辛味药所含的主要成分是()A.氨基酸B.有机酸C.挥发油D.生物碱 E.皂苷9、下列泻下药有利尿作用的是()A.芒硝B.番泻叶C.火麻仁D.大黄 E.郁李仁10、与黄连功效相关的药理作用不包括()A.抗炎B.解热C.中枢兴奋D.降低血压 E.抗溃疡11、服用甘草流浸育,常发生血压增高、浮肿、血钾降低等,是因为甘草具有()A.收缩血管,升高血压B.拮抗醛固酮受体C.升高肾素水平D.盐皮质激素样作用E.直接保钠排钾12、银杏内酯抑制血小板聚集的作用机制是()A.抑制磷酸二酯酶活性,升高血小板cAMPB.对抗血小板活化因子(PAFC.抑制环氧酶活性,减少TXA2合成D.对抗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E.促进PGI2生成13、人参益智的作用机制不包含()A.促进脑内RNA和蛋白质的合成B.抑制脑内神经递质Ach合成和释放C.促进脑细胞发育D.增加脑供血E.保护神经细胞14、清热药抗细菌内毒素作用的主要环节是()A.中和内毒素B.抑制细菌的生长繁殖C.提高机体对内毒素的耐受能力D.抑制内毒素的释放E.提高机体免疫功能15、许多寒凉药具有哪项药理作用()A.兴奋中枢神经系统B.兴奋交感神经系统C.促进内分泌系统功能D.加强基础代谢E.抗感染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1、中药药理学不仅要研究中药对机体的作用和作用规律,也要研究机体对中药的影响,前者称为___________,后者称为___________。

2、五味与其所含化学成分的关系是:辛味药含_________最多,其次是_________和_________;甘味药含有_________。

3、金银花抑菌的主要成分为_________、_________和木犀草素。

4、静注枳实、青皮注射液能_________血压,但口服无效。

这是因为所含成分_________。

和_________静注兴奋α受体,收缩血管;此二成分化性不稳定,口服易被破坏。

5、三七止血有效成分为三七氨酸,具有_________血管作用,但不耐热,所以止血宜______用。

6、川芎嗪能提高血小板中_________含量,抑制_________生物活性和合成,从而抑制血小板聚集。

三、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10分)1、中药药理2、中药药效学3、不良反应4、双向调节作用5、适应原样作用四、简述题(每题6分,共30分)1、四性的药理2、简述常用祛风湿药的抗炎作用,试举例说明其主要的作用环节。

3、附子抗休克的作用机制4、简述当归对子宫平滑肌的作用5、大黄泻下作用的机理是什么?五、论述题(每题10分,共30分)1、试论解表药治疗表证的中药药理学基础2、活血化瘀药对血瘀证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一、名词解释(5×3分)1. 中药药理学:是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运用现代药理学方法研究中药与机体相互作用及规律的科学。

2. 中药药动学:研究中药及其化学成分在人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过程及特点。

3. 不良反应:是指在正常用量用法下,机体产生的与治疗目的无关的反应。

4. 双相调节:指某些药物可使两种极端的病理现象向正常的方向转化。

5. 适应原样作用是指某些补虚药能增强机体的的适应性,增强机体对物理、化学和生物等各种有害刺激损伤的非特异性的抵抗力,使紊乱的功能恢复正常。

二、单项选择题(15×1分)1.C2.C3.D4.C5.A6.C7.B8.D9.B 10.B 11.A 12.B 13.C 14.A 15.D三、多项选择题(5×2分)1.ABCDE2.BDE3.AE4.ABC5.A BD四、填空题(15×1分)1.发汗解热镇痛2.强心扩张血管抗休克3.甘草甜素能解除平滑肌的痉挛有显著的镇痛作用4.挥发油,苷类生物碱5. 镇痛作用镇静催眠作用抗冠心病作用六、简答题(5×6分)1. 答:不可以。

因为目前还没有在实验研究中得到证实有哪一个清热解毒药的体内外抗菌作用强度与抗生素相似。

但是,有的清热解毒药虽然没有较强的体内外抗菌作用,但在临床上对许多感染性疾病有很好的疗效。

目前认为,清热解毒药的抗菌作用与其调节机体的功能有关,是其它药理作用(对免疫功能的影响、解热、抗炎等)的综合作用的结果,其药理作用比抗生素要广泛。

2.答:柴胡“疏肝解郁”功效的药理基础是其具有明显的保肝、降脂和利胆作用,其保肝作用机理是由于皂苷对生物膜直接保护的结果,也认为是与肾上腺分泌糖皮质激素有关,柴胡皂苷可使血浆中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增加,进而使皮质甾醇含量升高,因此认为柴胡皂苷有通过促使脑垂体分泌糖皮质激素及拮抗甾体激素对肾上腺萎缩的作用,从而提高机体对非特异刺激的抵抗力。

此外,柴胡具有明显的利胆作用,能使实验动物的胆汁排出量增加,使胆汁中胆酸、胆色素和胆固醇的浓度降低。

3. 答:①成分:蒽醌苷,双蒽酮苷。

②机理:大黄口服后,结合状态的蒽苷大部分未经吸收直抵大肠,在肠细菌、酶的作用下,分解成蒽酮、蒽酚,刺激肠壁,使肠蠕动增加;苷元能抑制Na+从肠腔转运至细胞,使肠内渗透压增高,保留大量水分,肠容积增大,机械性刺激肠壁使蠕动增加;部分蒽苷自小肠吸收,在体内还原成蒽酮,经血流或胆汁运输至大肠而发挥作用。

4. 答:“血瘀证”血液流变学异常,血液出现浓、粘、凝、聚等现象。

浓,指血液的浓度增高,表现为血浆渗出,血液浓缩,红细胞比容增加,红细胞聚集性增加,血球压积增加,血浆蛋白、血脂含量升高。

粘,指血液粘稠,表现为血浆粘度增大,全血和血浆比粘度增加。

凝,指血液凝固性增加,表现为血液中聚集型血小板数目增多,阻塞微血管,加速凝血过程,红细胞沉降速度加快。

聚,指红细胞聚集力增加,表现为血流速度变慢,切变率降低,红细胞电泳时间延长。

红细胞表面负电荷减少,使红细胞彼此靠拢而发生聚集。

活血化瘀药及其复方一般均能改善血瘀病人血液的浓、粘、凝、聚状态。

其中以丹参、赤芍、川芎、益母草、蒲黄等作用更为明显。

5. 答:人参能加强大脑皮质的兴奋和抑制过程,使兴奋和抑制得到平衡,使紊乱的神经得以恢复,有安神的作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