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学语文教学与情感教育课

中学语文教学与情感教育课

浅谈中学语文教学与情感教育课
语文是一门既简单又复杂,且工具性极强的学科,它既是人们的思维工具,又是人们进行交际的工具。

然而,长期以来,在教学中存在与生活脱节的现象,使丰富多彩的语文课堂变得枯燥无味,如果在语文教学中注意灌输情感教育,让学生的情感得到培养。

情感教育,是指教育者依据一定的教育教学目的,通过相应的教育教学活动,促使学生的情感领域发生积极变化,产生新的情感,形成新的情感品质的过程。

在语文教学中,应“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提高文化品味和审美情趣”、“培养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具有阅读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比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

”、“阅读应该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情趣”、“受到优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励。

”这就明确告诉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应该培养什么样的情感以及怎么实施情感教育。

语言文字是文章思想内容的存在形式,也是作者表达认识与感受的媒介和手段。

因此,语文心理素质要从文章的语言文字入手,结合教师的范读和学生的阅读训练,注重观点、思想、感情的潜移默化,以情动人。

一、培养敬老爱幼的中华美德
“一切景语皆情语”。

有效教学,其实就是感情的教育。

语文教学中,我们只有抓住作者所描写的人、事、物、景,从中体会作者所要
表达的思想感情,让学生投入到作者为我们渲染的感情氛围当中,和作者一起分享快乐,一起承受痛苦。

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感情就会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感染,情操也会得到相应的陶冶。

《背影》这篇著名的纪实散文,多少年被选语文教材,哺育了几代人。

它之所以能打动读者,在于它充满了亲子之情,在如今青少年身上恰恰很是欠缺。

我应通过《背影》这课的教学,使学生们体会你们父母对自己的一片爱心,引导他们爱自己的父母,爱自己身边的人。

尊老爱幼,发扬中华民族传统的美德。

”课文结束后,我布置了题为《我爱父亲(或母亲)》的作文,很多同学在文章中谈到对自己过去的不孝行为感到愧疚,及现在对父母爱心的理解。

二、培养勤劳俭朴的良好习惯
现在不少独生子女在勤劳俭朴方面做得也很不够。

好逸恶劳的“小懒虫”不乏其人。

针对这种现象,在语文教学中,我加强了这方面的教育。

杨朔的《荔枝蜜》热情地歌颂了劳动人民勤劳的品质和奉献精神。

讲解时,我竭力赞扬蜜蜂勤劳的品质,并启迪学生结合自己的懒惰状况谈心得体会。

在《一辆纺车》的教学中,我在赞扬革命前辈“自力更生,丰衣足食”精神的同时,联系学生在衣、食等方面花费过大以及平时的种种浪费现象,进行批评教育。

结合课文《俭以养德》,从理论上讲清“节俭不仅是经济方面的事,而且牵联到思想品质”的道理。

让同学们对节俭的重要性,从理性上得到提高。

我不仅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加强勤劳俭朴的教育,在语文活动中也对学生加强了这方面的教育。

在演课本剧时,需要各种道具,同学们
本着勤俭节约的原则,自己动手做各种动物头罩,用丝编织蜘蛛网,改装门铃,修改服装。

三、培养坚强的性格
诗歌朗诵,培养能力。

古代诗词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中又一束耀眼的奇葩,其中不乏名言警句,读之让人亢奋,增加信心和勇气。

以《最后一次讲演》一文为例,这篇讲演辞激昂慷慨,爱憎分明,充分表现了闻一多坚持真理、追求正义的高尚品质和不畏强暴、视死如归的斗争精神以及对前途和胜利充满信心的坚定态度。

教师在讲读这篇文章时,要结合讲演辞本身的特点,首先搞好范读,力求逼真的扮演好讲演者的角色,表现出讲演者沉重悲愤、激昂慷慨的情绪,以激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从而使学生受到心灵上的震撼;诗歌朗诵不仅激活了课堂气氛,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也培养了他们的表演能力,更重要的是,在优美诗句的熏陶之下,增强了他们自强不息,勇于拼搏的精神。

坚强的性格无论对个人的成长还是社会的进步都极其重要的。

但目前的青少年不少人都显得那么“弱”(在心理上)。

他们希望一切都是顺顺当当的,经不起任何的坎坷,挫折。

面对这种状况,我在教学中很注意对学生们进行:磨难教育”让学生明确“故天将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的道理,明确“磨难”是人成长的重要性。

再用身边周微民同学的例子作为活教材激励学生自立自强。

四、作文创作中培养情感
实施语文有效教学的主旨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教学中,我们应全方位、多角度地指导学生学习,给他们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介绍好的学习方法,让他们有施展自己才能的机会。

只有这样,他们才能有勇气大胆尝试,勇于创新。

在一次作文课上,我让学生用学过的文学知识写一篇文章,要求是:“歌颂祖国,歌颂人民,歌颂家乡;感恩父母或感悟生活。

文体不限,抒发真情实感”。

在短短的九十分钟内,同学们巧妙构思,仔细斟酌,提笔撰文,很快完成了作文。

我将作文收上来一看,真是文体各异,亮点纷呈,令人爱不释手,让人刮目相看。

其中何珊的演讲《腾飞吧!中国》,陈晨的散文《带血的父爱》,常睿的诗歌《妈妈是“圆”》等数篇诗文情真意切,催人泪下。

在教学中如能正确把握课堂中情感教学,则语文教学就会象人的脉博跳动,现代心理教育需要我们努力在课堂中创造奇迹,以情动人、以爱感人,让爱在课堂情感教育闪光。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我们今天的努力将会孕育出未来瑰丽之花。

“文章不是无情物,师生俱为有情人”,让情感教学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熠熠闪光吧——为了我们的孩子!。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