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低涵洞台背回填质量缺陷率中铁二十局集团工程有限公司G109改扩建工程项目部涵洞台背回填QC小组2017.3.1降低涵洞台背回填质量缺陷--------------一、工程概况本工程起点位于皋兰县忠和镇兰秦快速路傅家窑互通立交,与现有G109线相接,终点位于兰州市城关区八里湾。
全长11.09km,路幅宽度33m,双向六车道;高架桥长度9.658km,断面宽度17.50m,双向四车道,沥青混凝土路面,加宽段桥面宽度37.5m,匝道宽度为8m。
涵洞工程包括暗涵20座,洞口急流槽、翼墙、防护栏杆,箱涵断面分别为:2.0×1.6m、3.0×1.6m、4.0×1.6m三种形式。
二、QC小组概况QC小组情况及各成员分工见下表:表1小组名称涵洞台背回填QC小组课题名称降低涵洞台背回填质量缺陷率成立时间2016年9月12日注册时间2016年9月12日活动次数2次活动时间2016年9月~2017年3月小组宗旨持续改进,保证涵洞台背回填质量小组类型现场型小组成员情况及分工序号姓名性别年龄文化职务接受QC接育时间(h)组内分工1 男38 本科项目总经理300组长(统筹组织)2 男35 本科项目总工280顾问(技术指导)3 男30 本科工程部部长280顾问(技术指导)4 男30 本科试验室主任280顾问(技术指导)5 男30 本科分段经理260副组长(质量监督)6 男32 本科分段经理助理240副组长(质量监督7 男26 本科工程师220组员(对策实施)8 男27 本科工程师220组员(对策实施)9 男26 本科工程师220组员(对策实施)10 男27 本科工程师220组员(对策实施)11 男29 本科工程师220组员(对策实施)12 男30 本科工程师220组员(对策实施)制表人:制表时间:2017年3月1日小组活动计划表表2时间进度16年9月16年10月16年11月16年12月17年1月17年2月课题确认现状调查目标定位可行性论证原因分析要因确认制定对策实施对策效果检查巩固措施制表人:制表时间:2017年3月1日三、选题理由理由一:本工程位甘肃省兰州市重点市政工程,争创甘肃省兰州市优质工程,业主是兰州新区城投发展投资有限公司对其施工质量十分重视,涵洞台背回填的施工质量将直接关系到道路使用的舒适性。
同时该工程工期紧,必须杜绝施工质量问题返工影响工期;理由二:本工程为改扩建工程,本工程地质多为失陷性黄土,新老路基的不均匀沉降,施工过程中要保持道路的畅通等客观原因,造成路基成型后,极易形成不均匀的沉降,特别是在结构物附近;理由三:涵洞台背回填过程中,回填材料的选择、施工工艺的方法、机械设备的配合与工人的操作方法等,对涵洞台背的回填质量影响很大,有必要进行专题研究;理由四:对已回填的涵洞进行回填质量的抽检分析表明,由于涵洞回填材料存在差异,造成标准击实差异很大,涵洞回填质量管理难度较大。
因此如何更好的控制涵洞回填施工的质量成为路基施工的主要质量问题来加以解决与预控。
综合以上原因,经过小组全体组员讨论确定本次活动的课题为:降低涵洞台背回填质量缺陷率。
四、现状调查小组成立初期,首先对已施工完毕涵洞回填质量抽检,回填质量缺陷主要表现为:回填料粒径过大、回填料未达到最佳含水率、回填沿路线横向宽度不足、自然沉陷,回填边坡松散等。
通过对15个涵洞回填质量缺陷统计与检查结果,涵洞回填质量缺陷集中表现为回填料粒径过大、回填天然砂砾未达到最佳含水率、回填沿路线横向宽度不足、自然沉降,回填边坡松散。
15个涵洞出现上述质量缺陷的点数共计24个,其频率达60%。
涵洞回填质量缺陷调查表:表3序号项目检查点数不合格点数频率(%)累积频率(%)1 宽度不足40 6 15 252 边坡松散 4 10 253 自然沉降 8 20 254 其它 7 17.5 25 5合计2460100制表人:李杰 制表时间:2017年3月1日五、目标确定从质量问题排列图可以看出,自然沉降是造成涵洞台背回填质量缺陷率的主要原因,宽度不足和边坡松散是次要原因,而通过积极采取预控措施,涵洞台背回填的质量缺陷是可以降低的。
根据工程进度与业主质量方面的要求,同时依据《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F80/1-2004,即要保证涵洞回填的内在质量,又要保证涵洞回填的外在质量,因此确定降低涵洞回填质量的控制目标位15%。
质量控制目标图 图3制图人:李杰 制表时间:2017年3月1日 六、原因分析及要因确认(一)小组针对涵洞回填质量缺陷问题进行了多次的讨论,广泛收集现场工人、班组长、质量检查员的意见,集思广益,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做出如下关联图。
现状缺陷率目标缺陷率102030405060出现频率质量缺陷控制目标60%15%质量因素关联图 图4制图人:李杰 制图时间:2017年3月1日(三)要因确认序号 末端原因 确认情况 确认 方法 负责人 是否要因1 技术交底不彻底或没有 施工前均进行了彻底的技术交底,现场共抽查各工种施工人员13人,对施工工艺、方法明确,确知施工中应注意的质量与安全注意事项。
现场调查 赵沛峰否 2 质量检查不到位 项目部的质量人员是有着丰富的经验的同志,且对工作认真负责,各工序都按排了兼职质检员,各工序报监理验收均通过质检部专检后才进行报验。
调查、分析申亮 否 3 超粒径含量过高 前期施工出现质量问题的涵洞选用的填料中超粒径过高或者过小,从而造成涵洞台背回填中空隙较多,回填不密实。
现场验证 梁波 是 施工工 艺措施不当标准击实试验不精回填分层过厚 回填料的最佳含水率控制不严各种原材要求小型夯实机功率不足技术交底不彻底或没有 涵洞台背回填质量缺陷 施工方法不规范 施工人员责任心不强、质量意识淡薄 质量检查不到位施工机械不能满足水车不能满足施工要求夯实遍数或面积不 施工连续性组织不合理 半幅施工的客观影响 回填料透水性不符合要求 超粒径含量过高序号 末端原因 确认情况 确认 方法 负责人 是否要因4 回填料透水性不符合要求 前期施工选用的回填料不能完全符合涵洞台背回填的要求,透水性偏低,进行填料重新选择后符合了规范的要求,保证了涵洞台背回填的质量。
现场验证 郑智斌否5 小型夯实机功率不足 小型夯实机的功率不足,对回填的夯实不能满足设计要求。
现场验证 赵江 否6 水车不能满足施工要求 水车常不能按时到达现场,对回填料进行洒水闷料。
现场验证 赵沛峰 否7 夯实开始时间选择不当 现场洒水完成及进行夯实施工,回填料并未充分浸水。
现场验证 柯勉 否8 夯实遍数或面积不充足 现场施工过程中夯实遍数和面积不能保证涵洞回填的质量要求。
现场验证 张虎 是9 回填料的最佳含水率控制不严 回填料未达到最佳含水率的控制范围内,现场没有进行检测,只有现场技术员的目测。
调查、分析 赵培峰是10 回填分层过厚 现场未做回填厚度标线,回填厚度较随意,为赶进度,常常分层过厚。
调查、分析梁波 是 11 施工连续性组织不合理现场施工中,涵洞回填运料、倒料、摊铺、洒水、夯实及检测连续性较差,常常工序衔接跟不上或赶时间导致上个工序施工较粗糙。
现场验证 柯勉赵培峰 否 12 标准击实试验不精准试验室选料击实试验与现场回填料差别较大,不能确定现场填料的真实最大干密度。
现场验证 张虎 是 13 半幅施工的客观影响 由于该项目的特殊原因,大部分涵洞只能半幅施工,并且要保证道路畅通,因此给涵洞回填工作带来较大的不利因素。
现场验证 吴家瑞 刘鹏否 制表人:李杰 制表时间:2017年3月1日 从要因确认表可以看出,造成涵洞台背回填质量缺陷问题的主要原因是:1、回填料超粒径含量过高;2、夯实遍数或面积不充足;3、回填料的最佳含水率控制不严;4、回填分层过厚;5、标准击实试验不精准;七、制定对策在“要因确认表”中分析出的要因项目为5个,遵循4W1A1H的原则,我们小组制定了相应的对策表。
序号要因对策(What)目标(Aim)措施(How)地点(Where)完成时间(When)责任人(Who)1 回填料超粒径含量过高固定几个填料取土场,按规定的频率检测,对超标的填料严禁进入施工现场超粒径含量控制在4.0%以内。
1、对超粒径超标的填料料清退施工现场;2、按规范规定频率进行抽检,杜绝不合格的材料进场;3、对将要回填的涵洞的填料要经过现场工程师认可。
取土场、涵洞回填现场2017/2/13张虎赵培峰2 夯实遍数或面积不充足控制夯实机的夯实遍数和夯实面积,最少夯实遍数要根据试验确定,夯实面积要满足路基施工要求。
夯实遍数至少5篇,夯实面积至少和涵洞八字墙齐平。
1、对现场的夯实次数严格执行,并根据夯实面积控制最少夯实时间;2、严格按规范要求对台背回填的长度和宽度执行;3、涵洞台背回填前,必须清理出涵洞回填工作面。
涵洞回填现场2017/2/15赵培峰梁波3 回填料的最佳含水率控制不严由试验室进行现场含水率的测定现场填料的含水率控制在最佳含水率的+2%的范围内。
1、由试验室根据相关试验标准、规范在现场做含水率检测;2、量化现场洒水量的控制;2、试验过程加强监督管理。
试验室、涵洞回填现场2017/2/17 张虎84 回填分层过厚在涵洞台背划分层回填标线分层回填厚度控制在20cm左右,最大厚度不得超过25cm。
1、严格涵洞台背回填报验程序,涵洞回填前,指派专人进行现场检查进行回填检查和抽查;2、涵洞回填现场技术员,必须在回填前做分层标线;3、为现场施工人员做好按线施工的技术交底。
涵洞回填现场2017/02/17 赵培峰5 标准击实试验不精准由试验室加大对现场回填料的取样试验严格控制现场回填密实度,保证不低于现场回填料最大干密度的95%。
1、由试验室根据相关试验标准、规范做击实试验;2、由现场技术员与试验室相互沟通配合,客观、合理取样,再由试验室做室内标准击实。
试验室2017/02/18赵培峰张虎9八、实施对策实施1:针对“回填料超粒径含量过高”的要因1、对涵洞回填料进行筛选及品质控制,由试验室进行颗粒分析检验控制;2、回填前现场工程师确认回填料的颗粒满足规范及设计要求;3、最后涵洞台背回填料的性能如下:采用天然砾碎石,颗粒级配良好,其透水性较好,各项性能指标满足规范要求。
检测项目CBR 液限塑限塑性指数天然含水率(%)大于50mm颗粒含量(%)试验结果36 18 9 9 2 4制表人:制表时间:2017年3月1日效果评价:用于涵洞台背回填的填料大于50mm的粒径控制在5%以内,其它性能完全符合要求。
实施2:针对“夯实遍数或面积不充足”的要因1、对涵洞回填过程中每层回填的夯实遍数不小于5遍,并由现场技术员对记录每层夯实开始时间及结束时间;2、对涵洞的回填及夯实面积要求监理工程师做好对涵洞回填面积的抽检记录,保证每个涵洞回填必须有大于等于2次的抽检记录;3、涵洞回填前必须要清理出涵洞回填轮廓,并经检查复核;细化管理措施及施工记录保证了涵洞回填的夯实篇数及回填夯实的面积,各项施工记录完整、真实,为涵洞回填质量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