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插损与回损

插损与回损


連接器的研拋類型



研拋水平決定光纖連接器的回波損耗水平; PC研磨端面呈球形;APC研磨端面呈8° 角; APC研磨能夠顯著降低回波損耗。
插回損以及3D技術標準
连接头型号 模式 端面规格 PC ≤0.3 ≥45 FC、SC、LC、ST、MU、E2000、D4、DIN SM UPC ≤0.2 ≥50 MT-RJ、MPO ≤0.7 ≥30 / / ≤0.7 ≥50 ≤0.5 ≥25 APC ≤0.3 ≥60 MM PC ≤0.3 ≥35
(Pout表示輸出光功率,Pin表示輸入光功率,單位為dB)
回波損耗


回波損耗(Return Loss):当高频信号在电缆及通信设 备中传输时,遇到波阻抗不均匀点时,就会对信号形成反 射,这种反射不但导致信号的传输损耗增大,并且会使传 输信号畸变,对传输性能影响很大,这种由信号反射引起 的衰减被称为回波损耗。 計算式:
P0 RL 10* lg P 1
(P0表示反射光功率,P1表示輸入光功率,單位為dB)
IL&RL與連接器性能

光纖通信要盡可能的減少傳輸過程中的損耗,以光纖跳線 為例:在輸入光功率恒定為1的情況下,Pout越大、P0越小 就表示傳輸過程中的損耗越小,即連接器的性能越好—— 反應在計算式里則為:IL越小越好、RL越大越好。 即在生產中要盡可能的降低插損、提高回損。
APC SC、FC、 E2000 SM 5-12 ≤30 LC、MU SM
端面幾何形狀 (3D)標準
8±0.3 ±0.5
IL的類型與產生原因

端接損耗是指兩根光纖跳線通過適配器連接而引起的損耗。 產生損耗的原因有很多,主要包括纖芯尺寸失配、數值孔 徑失配、折射率分佈失配、軸線傾角、橫向偏移、同心度、 端面間隙、端面形狀及端面光潔度等。
IL與RL之間的聯繫

光纖連接器兩端參數不一致而產生的損耗可以通過選擇參 數完全匹配的光纖(同一跟光纖)來消除;而隨著光纖連 接器結構的改進及製造水平的提高,光纖連接器的對中定 位結構的精度可達到亞微米級,由光纖橫向錯位、角度傾 斜產生的損耗亦可忽略不計。當前影響光纖連接器插入損 耗的因素——光纖端面間隙、端面形狀以及端面清潔度, 同樣是造成光纖回波損耗的主要原因—— 研拋加工控制的因素是能否生產出高性能跳線的關鍵! 同時,只需要探索連接器回損,回損的問題解決了,插損 的問題也就解決了。
IL的類型與產生原因

光纖連接器的插入損耗是由光纖固有損耗和端接損耗引起 的,而固有損耗主要包括光纖吸收損耗和瑞利散射損耗。 目前光纖的製造技術可以使光纖的固有損耗在1550nm附 近降到0.2dB/km,而光纖跳線的長度通常為10m左右,因 此光纖跳線的固有損耗幾乎可以忽略不計,故光纖連接器 的插入損耗主要取決於光纖跳線的端接損耗。
插入損耗&8
插入損耗


插入損耗(Insertion Loss):是指在传输系统的某处由于 元件或器件的插入而发生 的负载功率的损耗,它表示为 该元件或器件插入前所接收到的功率与插入后同一负载所 接收到的功率以分贝(dB)为单位的比值。 計算式:
Pout IL 10* lg Pin
插損、回損技術標準
IL(dB) RL(dB) 其他型号 IL(dB) RL(dB)
PC、UPC 项目 SC、FC、ST、E2000、 D4、DIN SM 曲率半径(mm) 顶点偏移(μm) 光纤凹陷(nm) 角度偏差(°) 键角偏差(°) 光纤直径(μm) 0 0 123-135 10-25 ≤50 ±100 MM SM 7-20 LC、MU MM
相关主题